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從部隊到穿梭巷弄,綠衣使者何松燊的捐血之旅
 
採訪撰文/張郁梵
照片提供/何松燊
 
今年47歲的何松燊在就讀二專期間開始捐血,並在當兵時於同事的介紹下改捐血小板,捐成習慣後,他說不捐反而不自在。(攝影/張郁梵)
 
       不論颳風下雨、寒流來襲還是豔陽高照,辛苦的郵差們總是騎著機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每天送件千餘封信是常態,偶爾還得負載四、五十公斤重的郵件,這些綠衣天使們總是冒著潛在的交通風險送信,使命必達,但送信工作再辛苦,都比不上被狗追咬的驚悚!
 
       被狗追咬幾乎是每位郵差的共同經驗,在新北市萬里郵局擔任郵差多年的捐血人何松燊也不例外,他說:「當郵差不能怕狗!」畢竟被狗追是家常便飯,甚至已成為職業傷害,何松燊也被咬過幾次,所幸都是皮外傷,並不礙事,真正讓他有感壓力的時刻,反而是在捐血被打槍的時候。
 
       何松燊固定隔週六上午捐血,累計捐血單位已破一千七百餘單位,是位名符其實的熱血郵差!
 
從本島到金門,再從離島捐到基隆
 
       何松燊第一次捐血是在17歲的時候,也忘了當時為什麼會捐血,只記得自己曾在電視上看過「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廣告,心想:「17歲了!可以捐血了!」於是就一個人跑上路邊的捐血車表達捐血意願,沒想到有了初次捐血的經驗以後,何松燊從此便一試成主顧,開始定期挽袖。
 
       「當時都捐全血,三個月一次,想說捐血不僅可以救人,也可以幫助身體新陳代謝,就一直捐下去了。」不過,何松燊並沒有捐很久的全血,總計捐了十九次全血後,就改捐血小板。
 
       談起捐血小板的因緣,何松燊回憶,當時在部隊當軍官,從本島被調派到外島金門服役,但即便人在離島,他還是如常捐血。約莫在金門捐全血捐了半年後,某次何松燊無意間與一名同事聊天,發現對方不僅是定期挽袖的捐血人,而且都捐血小板,兩個禮拜就能捐一次,讓他好奇不已。後來,何松燊便在下一次捐血時主動詢問捐血站工作人員,得知分離術捐血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以後,他便開始改捐血小板。
 
何松燊個性剛毅木納,不講話的時候很安靜,但他總是把握機會鼓勵周圍親友捐血。
 
       早期分離術捐血需要兩隻手並用,一手捐血、一手回血,全程得坐兩個小時,捐血人必須維持固定姿勢不能動,「真的很辛苦!」但對於早已將捐血視為規律日常作息的何松燊來說,捐血是一種生活習慣,「也許是潛意識有種使命感吧!」
 
       後來捐血中心引進新機台後,可以一隻手捐血,我就會特地去找有新機台的捐血站捐,比較輕鬆。」退伍後,何松燊返回家鄉基隆找工作,當時基隆捐血站還沒有新機台,但已經習慣捐血小板的他,不想再捐全血,所以即使有段距離,何松燊仍會不辭千里跑到南海捐血室和關渡捐血室,就是希望維持穩定的捐血頻率,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
 
母親曾一度反對捐血小板
 
       家人都反對何松燊捐血,尤其是母親曾經一度很排斥,「她覺得兩個禮拜捐一次間隔太短、太頻繁了!」然而,母親的顧慮並未讓何松燊打退堂鼓,反而令他認真思考該如何說服媽媽同意並接受這件事,「其實以前只要有捐血活動,我媽媽也會參加,但她是有活動才捐血,她會覺得捐血是好事,原本三個月捐一次她就沒有意見,兩個禮拜她就覺得會傷害身體。」
 
       釐清母親擔心的本質後,何松燊開始試著溝通,並用實際行動證明,讓母親明白捐血不但不會影響健康,而且還對身體有益,「像我也沒有因為捐血身體變差。」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何松燊才終於讓母親改觀,不再反對他定期捐血。太太知道何松燊有在捐血,也很支持。
 
       為了表達對捐血人的崇敬,捐血中心會寄發個人感謝狀到家中,每次只要拿到捐血中心致贈的感謝狀,何松燊就會開心地在社群軟體上分享喜悅,邀請大家一起來捐血,也因此,同事都很佩服何松燊定期挽袖的毅力。何松燊總是鼓勵周圍親友踴躍響應捐血救人,「有些人會說他們可能只能捐全血,但我都會跟他們說,次數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有沒有想要來捐血的這份心。」
 
何松燊(圖右)和孩子的相處就像朋友,一家四口感情融洽,經常一起到郊外旅遊。
 
       何松燊兩個孩子雖然還未跨出捐血步伐,但小時候都曾陪著父親捐血,「我捐血時,他們就會坐在旁邊看,我會跟他們解釋,但他們現在還是蠻怕針頭的。」何松燊形容自己跟小孩的相處就像朋友,他會跟兒子一起打球,但跟女兒感情更好,女兒會主動找他聊天、分享校園瑣事,偶爾何松燊也會跟他們講道理,在子女碰到難題時,為他們指點迷津。
 
別在意次數,只要有心就能捐!
 
       何松燊是位虔誠的一貫道信徒,打從娘胎就茹素至今,除了定期捐血,工作之餘,只要佛堂有開班授課,他就會參加,藉此勉勵自己改脾氣、去毛病,並且時時心懷感恩跟懺悔。
 
       「感恩遇到好的人事物,因為以前跟他們結的善緣;懺悔就是萬物皆有因,人生遇到不好的人事物,一切都離不開因果。」何松燊說,唯有時時心懷感恩與懺悔,才不會怨天尤人,也才能讓日子過的舒心、人生過的更快樂,否則把情緒的鑰匙交給旁人,只會讓自己更容易深陷負面泥沼,難以脫身。
 
       何松燊笑說,當時接到捐血中心電話通知時,曾以為遇到詐騙集團,還特地在捐血時,跟工作人員確認,「確認屬實後,還蠻開心的,捐血可以捐到跟總統見面很不錯!」何松燊提到,那天回家後就有和家人分享,家人知道後也覺得很驚喜!
 
       展望未來,何松燊說:「能捐多久就捐多久,捐到不能捐為止!」他也鼓勵還未捐過血的人勇於嘗試,「只要有那個心能夠捐,就歡迎大家來捐血,不要去考量次數、問題,可以捐就捐!」因為捐血,真的是件很棒的事情!
 
何松燊(圖左)受父母影響,是虔誠的一貫道信徒,只要假日佛堂有活動,他都會參加。
 
瀏覽人數:105
最新異動時間:2025/09/2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