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退休警官蕭小林,捐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採訪撰文/蘇曇
照片提供/蕭小林
 
       27歲那年,蕭小林在苗栗縣(市)擔任警察派出所所長。有天,距離他們不到500公尺的苗栗縣警察局舉辦了捐血活動。這是他在警校與警大就讀期間從未遇過的活動,他雖然知道可以救人,但對捐血實際情況並不是很了解。不過既然離得那麼近,於是他號召派出所內有意願的同仁,一起響應捐血活動。
 
       捐血後完全可以正常上班,一點都沒有受影響,又可以幫助別人,讓他從此與捐血結下了不解之緣,就捐到了退休後的現在,仍然持續捐血。
 
在工作中看見捐血的意義與重要性
 
       蕭小林分享,警察雖有不同職務分工,但整體接觸流血傷亡事件的機率,仍然比一般人高上許多。「像是嚴重的交通事故,比如摩托車撞到大卡車,當場就頭破血流那種,其實不少見;還有像是接到兇殺或鬥毆的報案,到了現場已經血流滿地的狀況也很多。即使後來隨著職務升遷,比較少去接觸第一線,但還是會看到來自基層的陳報。這些傷者經常需要大量輸血,我親身體認到捐血的重要性,這時候就更覺得透過捐血可以幫助別人是很有意義的,也讓我想更努力維持身體健康、可以持續捐血的狀態。」
 
       除了警務工作上接觸到的情形,他也分享了一個自己身邊的案例。「我有一位已經過世的同事,他60歲左右才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之類的疾病,那時候罹病,在治療期間也要接受輸血。那讓我覺得,一個人不管是年輕還是年長都一樣,無論什麼時候,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血液,這時候就非常需要捐血人的愛心。」
 
       在職期間分別在苗栗、南投、彰化等地的警察局服務,但無論去到哪裡工作,排休時還是會盡量保持捐血的習慣,附近沒有捐血室時,就去找捐血車。雖然家人大多因為身體因素無法捐血,但他從不忘向同事們推廣。這樣捐全血捐了大約十年後,他在彰化捐血站,與站長成為不錯的朋友,並在站長鼓勵之下改捐分離術,從此也積極向身邊的同仁推薦分離術捐血。
 
熱心分享傳授捐血經驗,鼓勵年輕同仁多捐血
 
       蕭小林待過的單位,在他記憶中大多有很好的捐血風氣,「警察本身就是一個為社會服務的職業,所以如果有能力,大多數同仁都願意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在彰化縣警察局服務時,那裡幾乎每幾個月就會舉辦一次大型捐血活動,供員警與附近民眾參加,甚至一次就出動四部捐血車,每一次募得的捐血袋數都非常可觀。
 
蕭小林在彰化縣警察局服務時,單位時常舉辦捐血活動,捐血風氣之盛行讓他至今仍印象深刻。
 
       他與同事之間也時常互相交流捐血相關資訊與經驗,因為派出所和警察局皆提供24小時服務,基層員警通常都會需要輪值大夜班,有時一週的大夜班就有2~3天之多。這時蕭小林就會分享傳授作息紊亂仍然可以捐血的方法:「我會鼓勵他們,排休一次通常都連排兩天,第一天盡量睡飽一點、飲食清淡,第二天休假還是可以去捐血,應該沒有問題,也不會影響你第三天再回來上班的精神。」
 
       年輕同仁愛吃炸雞排、炸雞腿等炸物的很多,他也會分享關於乳糜血的訊息給大家,若血液中脂肪含量偏高,經離心處理後,血漿呈現混濁的乳白色,就無法使用;提醒他們要捐血的話,至少前一天要吃得清淡一些,他自己更是一直都在注意這點。「我平常就會很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過油膩,因為我希望既然要捐血,我的血液品質可以更好。現在我已經60歲出頭了,更會注意保持身體健康狀況,維持在最佳的狀態。」
 
       如此用心之下的成果就是,蕭小林捐血三十多年來,只遇過幾次體檢沒過的狀況。「有幾次可能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血壓飆得比較高一點。當下體檢沒過時,其實自己就心裡有數了。後來也是透過調整作息,加上壓力解除,就過關了。」
 
捐血讓自己和他人更健康,是利人利己的終身志業
 
       對於不少步入中年的捐血人都會提到捐血讓他們感覺身體更健康、更輕鬆這件事,蕭小林也深有同感。「40、50歲以後,身體真的就開始感覺有體能下降的趨勢。像我昨天脖子有點僵硬,肩膀的兩邊肩胛骨也都有緊繃的感覺,今天來捐血後,就已經舒服多了,不再有緊繃的感覺。」
 
       他接著說:「捐血這麼多年來,我的身體一直都很健康。因為有在控制自己的飲食、注意自己的作息,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就可以掌握得更好。而且捐血助人嘛,可以幫助到更多人,當然你自己也會感覺更快樂啊,算是利人利己的終身志業。」
 
       多年來,因為警察工作通常要輪班之故,蕭小林參加表揚的次數不多。他也提到,「全國有愛心的捐血人很多,我只是其中一個而已,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對於拿到的獎狀、獎章、獎牌等,他都會珍惜地收藏。特別是有三頂分別在捐血150、175跟200次時拿到,繡有捐血人姓名、捐血次數與年度的帽子,是他印象最深刻、也是特別珍惜的紀念品。
 
       對於這次身為績優捐血人晉見總統,他則說:「剛好也退休了,沒有職場壓力工作的羈絆,沒有多想什麼,就當作是順便去台北走走這樣。」
 
在歷年來捐血所得的紀念品中,這三頂繡有捐血人姓名與捐血次數的帽子,是蕭小林印象最為深刻,也是最喜歡的。
 
捐血500次得到的紀念金幣(右),及捐血1000次得到的琉璃獎牌(左),平時蕭小林都妥善地收藏在家中。圖為退休前在警分局留下的紀念照。
 
退休後,捐血仍會是生活的一部分
 
       捐血已逾千次的蕭小林,113年7月16日正式卸下了彰化縣警察局員林分局副分局長的職務。如今他退休已經一年多了,仍然保持每兩個星期就到捐血站捐分離術的行程,閒暇時間除了泡茶、看書之外,也開始有餘力構思讓退休生活更精彩的方式。
 
       他因為在FB捐血社團看到別人分享環台旅遊邊玩邊到處捐血打卡的行程,而十分心動。「我認為可以結合搭火車旅行的方式,去各地旅遊,順便去捐血,這樣很不錯。」
 
       雖然尚未開始認真規劃,不過他表示:「我會想要把第一站排在花蓮。花蓮好山好水,那種生活步調和風景是在西部感受不到的。我今年去了十天,現在還想再去,應該算是先去探路的吧。」
 
       幾十年來,捐血默默影響著他的生活方式,如今,也成為他退休後計畫中的一部分。雖然他並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但這份堅持捐血助人的心意,卻十分美好而動人。
 
蕭小林手上現存最早的紀念照,是民國96年8月他在彰化捐血站捐血時留下的,由當時陪同前往的妻子留下了紀錄。
 
103年6月,蕭小林分離術捐血第501次拍照留念。
 
瀏覽人數:298
最新異動時間:2025/09/2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