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鍾采芳
攝影/黃美惠、宋宛臻
為了感謝捐血人多年來無私奉獻,捐血救助無數傷病患者,今(114)年10月14、17日、30日分別在竹北愛心樓,苗栗捐血站、南門捐血室及中壢捐血室舉辦「114年捐血樂齡感恩座談會」邀請屆齡70歲的捐血朋友,一起分享他們的捐血經驗,同時感謝他們多年來的熱心熱血。
新竹捐血中心主任王雲龍致詞時表示,捐血運動是持續性的,希望各位捐血朋友即使70歲後無法身體力行捐血,也能秉持向下扎根的理念,發揮以身作則的影響力,鼓勵年輕一輩,持續定期響應捐血。
這次座談會中,許多捐血前輩跟我們分享他們的捐血旅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聚在一起聽聽別人的經驗,互相交流,為彼此的捐血旅程留下有意義的樂齡旅程碑。
新竹捐血中心舉辦「114年健康樂齡捐血感恩座談會」。
感謝每一位資深捐血前輩多年來的無私奉獻。
因為太太開始捐血
陳一清會捐血,是因為自己的太太曾經是受血人。回憶起40年前,陳一清說,當時太太胃出血,手術急需用血,但當時捐血風氣不普及,醫生請他趕緊去備足4袋血,跑了一輪,買不到血,沒有血怎麼辦?
陳一清想到可以請醫院幫他配對,所幸他符合捐血資格,於是他當下就捐血。第一次捐血就是救了自己的太太,丈母娘知道後,買了好多東西,幫他補身體。那一次以後,他經常告訴別人捐血的意義,太太身體痊癒後也捐血,孩子也一起,陳一清全家都捐血。
捐血人陳一清(右)與我們分享他的捐血故事。
捐血到70歲是我一生的榮耀
朱玉春會接觸到捐血,是因為跟著兒子去捐血,自此踏上捐血之路。除了全血,她也響應分離術血小板捐血,共計捐血174單位,原本設定自己12月30日生日,滿70歲前,要捐滿200單位,但計畫趕不上變化。
日前因為天雨路滑,朱玉清跌倒,膝蓋粉碎性骨折,意外受傷讓她的捐血之旅提前畢業了。她說,從捐血開始,就很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就是希望可以順利完成每一次的捐血。雖然受傷了,無法繼續捐血提前畢業,卻也如期參加捐血樂齡感恩座談會,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福音。
兒子跟他說,腳受傷了,你還要參加捐血座談會嗎?「這是我這一生的榮耀,所以我必須來!」朱玉清不僅自己來,還開車載朋友一起來幫她拍照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
「我經常在社群上po文鼓勵大家來捐血,我到70歲這個年紀,不僅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沒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經常有朋有問我如何維持健康,她說就是要時時刻刻養生,並且持續,健康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報酬。
從我開始捐血,我經常鼓勵親朋好友捐血,所以我們經常在新竹捐血中心聚會,雖然不能達到原本的目標,但慶幸自己大家陪我捐到70歲。
朱玉清(左2)邀請朋友一起來幫她拍照記錄歷史性的一刻,與新竹捐血中心主任王雲龍(右1)、醫師寇崇德(左1)合影留念。
活到老學到老 鍵盤手羅春華
「看不出來我70歲了吧」捐血人羅春華,帶著太太一起參加樂齡捐血座談會。活動中他跟我們分享,是如何養生,像是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澡,這是他獨特的健身之道。從年經就是音樂人,至今70歲了持續玩音樂,透過興趣樂活每一天。
羅春華與太太一起參加健康樂齡捐血感恩座談會。
將捐血畢業禮物送給太太 感念當初她的鼓勵
葉進沂70年開始捐血,至今299單位。他與我們分享自己是因為太太鼓勵開始捐血,他在座談會上,也將畢業的紀念品領帶,換成絲巾打算要送給她。因太太開始捐血,也想將這份禮物送給太太,有始有終。
他與我們分享,日前因為看牙齒,必須暫緩捐血,自己的捐血日期也因而延宕,無法達到預計的目標。不過,人生本來就是充滿意外驚喜,這算是另類的收穫。
捐血人葉進沂分享捐血故事,感謝太太當初鼓勵他,開啟他的捐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