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白裕文用善意溫暖世界,踏實前行熱血的人生
 
採訪撰文、攝影/周永悅
 
       騎著一輛腳踏車,黝黑的膚色加上結實的體格,白裕文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陽光又開朗。從上針到完成捐血的過程,不過是幾句閒聊的時間,他爽朗地笑著說:「有特別快嗎?我一向都是這樣啊!」還不忘稱讚護理師的技術好,幾乎無痛完成捐血。短短片刻,便能看出他是個細心觀察、善於感受的人,總是樂於給予正面的肯定與感謝。「因為我真的覺得他們很棒!每次在上針前我都會保持正念,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很好。幾十年來,每次捐血都很順利,真的很感謝他們的辛勞。」
 
捐血40年,對白裕文來說這就是日常,一件該做的事,心裡充滿喜樂。
 
       從小就練柔道,高中還是柔道校隊的一員,健康一直是他非常重視的事。至於當初為什麼開始捐血?他說其實起因很簡單,只是覺得可以幫助身體代謝。「我就想,我也可以透過捐血達到代謝的效果,每次捐完血心情就會特別好,身體也覺得很輕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了。」他笑著說,當年為了讓身體更柔軟,還試過每天喝醋。只要對健康有幫助的事,他總是願意去了解、去嘗試。
 
從捐血到生活哲學:把健康當成一輩子的責任
 
       擔任物流業宅配司機已有25年的白裕文,生活作息一向規律,每天晚上最晚八點半就上床睡覺,清晨四點起床,準備早餐給自己與家人,再騎40分鐘腳踏車通勤。他的生活自律又簡單,長年把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習慣融入日常工作中。他說:「資訊清楚,就能更認真的對待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更好。」這句話,也成了他一貫的生活準則。
 
       每天早上,他會煮溏心蛋、打豆漿,簡單又營養。上班時搬運貨物、整理棧板,他會刻意運用健身時學到的動作和肌群運作原理,讓體力消耗更有效率,避免受傷。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清洗腳踏車鏈條上的泥沙,確保隔天上班不會出狀況。有空的時候,他也會在家用壺鈴做自主訓練,讓身體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他笑說:「我每天早上起床心情都很好,會期待去上班!騎車時看到自己手臂上的汗水,或在工作中發現自己正確用到肌肉群,那種感覺會讓我覺得很開心。有人可能覺得我們這種工作很辛苦,要搬那麼多東西,但我不怕,因為我平常就有準備好,不會覺得累。」
 
在工作崗位上,白裕文永遠都是樂觀正向、認真努力,不虛度每一天。(攝影/潘嘉慧)
 
捐血四十年,給予他人生命延續的力量 
 
       捐血40年,是一段不短的路程。白裕文說自己的人生一直很順,也沒遇過什麼特別的事,一直都是用平常心去捐血。「就是覺得自己可以,就去捐。每次捐血的心情都很簡單,也沒有想太多。」直到有一次,這份平凡的習慣發揮了不凡的力量。當年表姊發生車禍急需用血,他立刻翻出自己的捐血卡,讓舅媽拿去醫院領血救急。「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自己平常默默捐血的行動,有一天真的能幫到身邊的人。」那次經歷讓他更加相信捐血的價值,也更珍惜自己擁有健康身體可以持續付出。
 
       如今,白裕文的兩個兒子也陸續加入捐血行列。大兒子從小怕打針,但勇於嘗試、喜歡挑戰,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完成第一次捐血。小兒子則從學生時期就有捐血的習慣,至今仍持續參與。看到孩子們主動去做這件事,他心裡有滿滿的欣慰,「我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受到我的影響;但他們願意踏出那一步,這件事本身就很讓我感動。」
 
不張揚的光芒:一位父親、司機、捐血人的生命風景
 
       得知自己獲選代表受邀前往總統府接受捐血表揚,白裕文既驚喜又有些遲疑。這幾十年來,他收到過不少感謝狀,但每次都因為工作忙碌、怕麻煩請假,從未參加表揚典禮。他覺得,做這些事本來就不是為了獎勵,「榮耀放在心裡就好」,他淡然說道。
 
       但這次進總統府接受表揚,是難得的人生經驗,一輩子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他詢問太太的意見,獲得全力支持。「我常常送貨經過總統府後門,看到有人在排隊等參觀,我都會多看幾眼,心裡其實滿羨慕的。」他坦率地說,「因為很喜歡歷史建築,希望有一天能進去參觀。」他甚至還參加過台北保安宮的導覽志工培訓,對古蹟和文化保存有一份特別的關注與熱情。所以這次能有機會進到總統府,不只是接受表揚,更像是完成一個長久以來的小小心願。他的臉上有著開心的笑容:「這應該也算是我工作以外,最值得紀念的一天了吧!」
 
       五年前,他的大兒子白昆禾以YouTuber的身分,拍攝了一部以父親為主角的紀錄片《爸爸被革職的那一天》。片名雖讓人一驚,實際上是對父親職場堅持與家庭角色的深情紀錄。影片中那一幕幕樸實場景、與同事客戶的互動,以及父子之間細膩的情感交流,觸動了無數觀眾,也讓更多人看見這位看似平凡卻充滿力量的爸爸。
 
       他常說:「我做的事情沒什麼特別,就是把該做的事做好,把人對待得好一點。」但就是這樣的日復一日、踏實以對,他用自己的方式,一直默默影響著周遭的人。也許他不曾刻意追求什麼成就感,但他的存在,早已是一種溫柔而穩定的力量,讓認識他、甚至只是與他短暫接觸過的人,都留下了難忘而溫暖的印象。
 
大兒子白昆禾曾以他為主角拍了一部YouTube 紀錄片《爸爸被革職的那一天》,平實卻溫暖的刻畫出白裕文一整天工作的日常和與同事及客戶間的互動,父子情深令人動容。(照片提供/白昆禾)
 
瀏覽人數:165
最新異動時間:2025/09/2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