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去捐血中心吹冷氣!」 劉崑田輕鬆捐血數十年
 
採訪撰文、攝影/李佳芳
 
       嘉義溪口的劉崑田,從學生時代捐出第一袋血開始,到如今已過一千單位的捐血紀錄,這條行善之路,他走得輕鬆自在、自然順暢。
 
       「一開始是因為可以獎勵,然後想說救人又順便做健康檢查,也沒什麼不好。」回憶第一次捐血的時候,「那時候在嘉義農專讀書,捐血車開進學校,捐完250cc還可以拿到嘉獎。」他說。
 
從學校捐血車開始的第一袋血
 
       第一次捐血,是在一台開進學校的捐血車上。當年,劉崑田跟同學們排著隊,輪流走上捐血車。「那時候也不懂太多,就覺得可以幫人,又能得到一點獎勵,沒壞處。」當年政府大力宣導「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他記得標語鮮紅,讓人印象深刻。劉崑田說,他大約是在專科四、五年級時接觸到這樣的機會,沒隔多久就畢業了,卻也因此開啟了他與捐血之間的長期關係。
 
定時到嘉義捐血站報到的劉崑田。
 
       畢業後留在嘉義工作,劉崑田的捐血習慣沒有間斷。無論當兵放假回嘉義,還是工作之餘,只要時間許可,他總會走進熟悉的捐血點。「我比較習慣去捐血站,捐血車只捐過一次,捐血站護理師都認識了。」
 
       原本在嘉義中正路的捐血站,後來搬到博愛路,裡頭的護理師還是那幾位熟面孔,「去久了,就像家人一樣。」而他對於捐血這件事的態度,也慢慢轉變,從熱血參與變成一種日常的、清涼的小休息。
 
捐血就像休息一下,順便吹個冷氣
 
       「我常笑說,去捐血中心,夏天有冷氣,冬天很溫暖。針一打下去,我就開始睡,捐血小板要兩個小時,我睡起來剛好捐完。」他說得自然,一點都沒有壯烈情懷。
 
       這些年來,他捐過全血,也捐過血小板,捐血過程中從不覺辛苦;甚至護理師打趣地問他是不是上捐血站來休息,他也不否認:「對啦,有時候工作忙,反而捐血那兩小時可以完全放空。」
 
       起初劉崑田一直是捐全血,直到民國87年,一位護理師詢問他是否願意改捐血小板。對方詳細解釋了分離術的運作方式,也說明這類血品通常用在什麼樣的病患身上。剛好劉崑田身邊有朋友罹患肝癌,他心想,如果自己捐的血能幫上他們,當然願意試試看。
 
       他也曾親眼見過母親在病房接受全血輸血時出現畏寒、發熱等不適反應,讓他開始關心不同血品的差異。他想,分離術所提供的血品,或許對病人而言更好、副作用也少一些。只要時間允許,他就會去捐;對他來說,這樣的轉變,反倒是順其自然的延續。
 
       劉崑田分享道,早期捐分離術的人不多,幾乎不需要預約,想捐就捐,彷彿是走自家廚房一樣自然輕鬆。但近七、八年來,捐分離術的人逐漸增加,預約制度也變得必要。一捐完,護理師常會問:「下次什麼時候方便再來?」彷彿這已經成為生活裡固定的節奏與承諾。
 
不間斷的習慣,也有過小波折
 
雖然這條路看起來順風順水,但劉崑田也不是沒遇過小插曲。
 
       「有一次捐完後,他們打電話來說檢驗不合格,叫我先不要捐,那時候有點小挫折。」後來檢查沒問題,他又回到捐血室,繼續他的輕鬆捐血日常。
 
       還有一次是捐血前吃了太油的東西,抽血時就被請回家。「護理師說血太油,叫我下次再來。」爾後,為了捐血,劉崑田會特別注意不要吃太油、不要太鹹,像芝麻、封肉筍乾這些就會先避開。
曾經,劉崑田也遇到護理師針沒打好,針頭在皮下找血管、或是機器有問題、護理師非要拔出來重新扎針的情況,他也不太計較,「這種事情難免,畢竟我來這裡吹冷氣、睡個午覺還能幫人,賺到了啦。」
 
沒有壯志宏圖,但就是會一直捐下去
 
       家人都知道劉崑田會去捐血,也從來不會多說什麼;他們從不反對,反而默默支持,只要知道他要去捐分離術,就會貼心地準備一些有助造血的水果,像是火龍果、葡萄之類的,為劉崑田補充體力。
 
「哥哥也在捐血,我們兄弟就這樣一起,把這件事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捐血已成為劉崑田生活的一部分。
 
       劉崑田口中的哥哥,去年已經接受總統表揚。而面對今年的績優捐血人進總統府受獎,他一開始其實不打算去:「以前十次、二十次的表揚我都沒參加,想說捐血是好事,但也不用特別張揚。」
 
       之所以會答應這次,是因為哥哥去年有去,也鼓勵劉崑田去,加上剛好他近期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可以安排時間北上。
 
       面對即將來臨的65歲,劉崑田笑說:「我在你們捐血中心,都可以退休了啦!」
 
       從年輕捐到現在,數十年過去,他在嘉義捐血站進進出出,看著一批批護理師退休、工作人員換了又換,自己卻始終如一,默默地走進熟悉的捐血室、伸出手臂。劉崑田說,現在捐血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時間到了,就去,很自然。」上了年紀之後,越來越享受這份熟悉感,「反正捐血中心的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回去捐血,就像回去看看老朋友一樣。」
 
       由於捐分離術時間長,剛好能躺著休息,冬暖夏涼,是難得的清閒時光。在過去,他總是開玩笑說:「兩週一到,我就會跟自己說:『走了走了,要去睡午覺了。』」「現在比較擔心的是,未來如果有一天不能捐血了,那時候日子要怎麼過呢?」劉崑田語氣輕描淡寫,卻聽得出來,捐血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瀏覽人數:124
最新異動時間:2025/09/2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