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把運動當日常,黃銘榮擺脫貧血成捐血人!
採訪撰文/張郁梵
 
       「划龍舟」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傳統節慶活動,每到這天,幾乎全台各個有水域的地方都會舉辦龍舟競渡,河畔邊也總會擠滿觀賽人潮,爭相一睹這延續千年的競賽習俗。響亮的口號、隆隆的鼓聲、整齊劃一的節奏,賽道上的選手們在分享彼此的心跳聲之餘,也不忘奮力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直到旗手搶下標旗的瞬間,汗水伴隨著熱烈的掌聲,歡呼著勝利的喜悅。
 
       激烈的賽事,總是令人熱血沸騰,看著一艘艘乘載著希望的龍舟,動作一致地在賽道上奔馳,是賽龍舟最迷人之處,也是吸引捐血人黃銘榮一頭栽進這項傳統水域活動的原因。
 
從28歲定期捐血至今,黃銘榮累積捐血次數已達一千兩百餘單位。(攝影/張郁梵)
 
國小時常因貧血暈倒 靠運動改善體質
 
       黃銘榮初次捐血是在大學的時候,和大多數的捐血人一樣,由於捐血車剛好來學校捐血,黃銘榮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順利完成首捐,之後隔了近十年,黃銘榮都沒有再捐過血。直到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後,黃銘榮因為在北車附近工作,每天搭乘捷運通勤時,總會經過當時位於台北車站地下一樓的捷運捐血室,心裡默默埋下捐血種子。
 
       一個尋常工作日的午休時間,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黃銘榮突然有股捐血衝動,便跑到觀望許久的捷運捐血室報到,並開始了定期捐血的習慣。某次捐血時,黃銘榮被護理師告知血液中的血小板含量充足,可以嘗試分離術捐血,於是開始了兩個禮拜捐一次血小板的日子。對他來說,每次來都可以順便量血壓、做個基本的健康檢查,是捐血的小確幸,而且「可以捐血表示身體狀況還不錯,所以就持續捐到現在了!」
 
退休至今五年了,黃銘榮除了定期捐血、每日運動以外,偶爾也會帶著家人出國旅遊。(照片提供/黃銘榮)
 
       作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黃銘榮很感激公司願意支持員工捐血,「捐血小板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我都是用午休的時間去捐血,但公司中午只休息一個半小時,時間其實不夠,可能老闆認為捐血可以幫助人,所以都默許讓員工請『公假』,只要不影響工作,捐血日中午晚一點回公司也不會說什麼!」
 
       事實上,小時候的黃銘榮體質並不好,除了有慣性貧血的老毛病,只要免疫力較弱時,頭皮上還會長俗稱「癩痢頭」的頭癬。黃銘榮印象很深刻,每次發作,頭上都會長一顆顆紅紅的斑塊,一開始會很癢,之後會紅腫疼痛,還會長膿包,有時嚴重一點甚至還會掉頭髮,而且會反覆發作,「當時,家中長輩不知從哪聽到偏方,說把荔枝去皮,用鹽巴醃漬一段時間後,拿來敷在患部,就可以去紅消腫,所以常常會幫我敷,我還記得那個醃荔枝肉的味道聞起來鹹鹹的……」
 
       偶爾學校升旗開朝會,校長訓話講比較久的時候,黃銘榮就會中暑暈倒,「我都是瞬間暈倒,本來站得直挺挺的突然就倒下去,可能上一秒的記憶還在開朝會,下一秒睜開眼睛就是躺在醫務室了!」由於體弱多病,所以國小時的黃銘榮經常需要打針,每隔一段時間,媽媽就會帶他去醫院打「蒜頭針」,希望可以藉此增強抵抗力,也因此,黃銘榮從小就不怕扎針。
 
       不少步入青春期的男同學都喜歡在下課或放學後相約打籃球,黃銘榮也不例外。上了國中以後,黃銘榮開始迷上打籃球,體質也因此慢慢改善,變得健康起來,「後來就不會再長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也不會貧血,連感冒都很少了。」
 
       也許是從學生時代便養成運動習慣,為健康打下深厚基底,黃銘榮定期捐血三十多年,只被打槍過一次,「剛開始不知道水餃很油,有一次就先吃了水餃,結果就乳糜血,所以後來只要捐血,我就不會先吃午餐。」
 
退休後,為自己投資健康
 
       黃銘榮出生於民國五十年次,算一算今年虛歲已經63歲了,但挺拔的身形,配上一頭烏黑茂密的頭髮,卻一點都不顯老。雖說不少科學研究都已證實,運動能使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但運動必須持之以恆才能看得出成果。
 
大學加入羽球隊後,黃銘榮(左二)即開始愛上打羽毛球,至今仍維持每週與隊友練球的習慣。(照片提供/黃銘榮)
 
       退休以前,黃銘榮每週都會固定打羽毛球和跑步,「羽球是大學就接觸的興趣,跑步則是在同事的邀約下,參加路跑活動以後,慢慢培養的習慣。」從最輕鬆的九公里路跑體驗組開始入門,慢慢升級到21公里的半馬、最後挑戰42.195公里的全馬,黃銘榮從2006年開始跑馬拉松至今,已經跑了近百場馬拉松,幾乎全台各個眾所熟知的大型路跑及馬拉松賽事,都有他征戰的紀錄。
 
       全馬考驗的是選手的肌耐力及體力,平時沒練習,很難跑完全程,黃銘榮都會利用下班或週末休假的時間練跑。許多跑者參賽都會設定完賽秒數,黃銘榮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卻只有「成功完賽」,因為他認為運動就是要健康,「硬要逼自己交出多好的成績單,反而容易受傷,為了健康而運動結果卻受傷,這不是本末倒置嗎?所以輕鬆跑就好,也比較沒有壓力。」
  
黃銘榮(圖中)接觸馬拉松十多年,已跑了近百場馬拉松。其中,光是台灣第一場標籤賽事——「萬金石馬拉松」就挑戰了好幾次,其他像是日月潭環湖馬拉松、太魯閣峽谷馬拉松等國內知名賽事,也都有他征戰多次的紀錄。(照片提供/黃銘榮)
 
       「要活就要動!」黃銘榮經常以此勉勵自己:「我就是要運動,尤其現在六十歲了更是要投資健康。」所以,從五年前退休開始,他幾乎每天都在運動,「每週一、五早上,我會去登山步道走一走,鍛鍊心肺功能;每週二、四都會和羽球隊的成員一起團練,禮拜六則是下午跟大學同學去打羽毛球,早上先去划龍舟;另外,還有禮拜三、禮拜日也是固定練龍舟的日子,如果有比賽,還會有集訓,一個星期要練四、五天。」就像記者採訪這天,雖然是禮拜五下午,但因為臨近端午節龍舟大賽,所以黃銘榮早上才剛划完龍舟。
 
從完全不會到愈來愈會
 
       隨著熱播實境節目《全民星運動會》的加持,讓原本微冷門的「划龍舟」運動打開「熱血」的知名度。這是一項需要團結一心、一起合力、同步前進的運動項目,強度高、訓練時間長、同船隊友還需要培養默契。
 
       黃銘榮透露,會接觸龍舟也是因為同事鼓勵,「他已經划十幾年了,知道我一直有在運動就有約過我幾次,但之前因為要上班、還要跑馬拉松跟打羽球,行程已經很滿,我就一直婉拒他,直到退休後時間比較多,他又開始找我去,本來只是想說沒試過可以試看看,沒想到就此踏上不歸路了!」
 
為了順利奪冠,每次比賽開始前,龍舟隊的成員們都會緊鑼密鼓的訓練,經常天還沒亮就開始集訓,有時一個禮拜還要練個四、五天。(照片提供/黃銘榮)
 
       黃銘榮笑說,剛開始練龍舟的時候,真的是苦不堪言。由於還沒有掌握到正確的划水技巧,第一次練完手臂就痠到不行,加上缺乏適度的肌力訓練,又很怕自己跟不上會拖累大家,所以一直搶拍,只要一上場就被教練唸動作不標準、太快了,一度想要因此放棄。
 
       「當時被唸到快得憂鬱症,有停了一個禮拜、想說不練了,後來同事有來勸導、一直鼓勵,我才又重拾划槳,不然那時候真的是練到快崩潰,心理壓力也很大,因為只要上了船,節拍就是跟人家不合。」從完全不會的菜鳥新手,到如今可以在體驗營教龍舟,回想一開始入門的那段時光,再苦再累,黃銘榮也都熬過來了。
 
       「我還記得當時一開始划就碰到世界盃,前一年十一月才加入龍舟隊,隔年八月就要去泰國比賽,有被集訓的強度嚇到,一開始真的想打退堂鼓。」黃銘榮分享,去泰國划龍舟是自己第一次出國比賽,也是初次見識到國際賽事浩大的場面,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聚在一起,說著不同的語言,卻因為龍舟打破了文化隔閡,讓大家有了共同語言,在賽場上激烈的氣氛渲染下,內心也會默默燃起鬥志,希望能夠盡全力拼出好成績!
 
       「這跟以前跑馬拉松不一樣,馬拉松是單打獨鬥,尤其因為是世界各國的人都來,所以有辦開幕式,一排人妖在跳舞的畫面,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好玩。」談到泰國比賽的種種經歷,黃銘榮嘴角不自覺地笑出聲來。
 
       也許是小時候身體真的太差了,長大後的黃銘榮努力把運動當日常,經常早上四、五點天還沒亮就開始運動。對黃銘榮而言,讓生活充滿運動,不只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也是為了能定期捐血、替急需用血的受血人盡一份心力!
 
由於國中就開始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黃銘榮不僅成功擺脫體弱多病的厄運,今年63歲了卻也看不出年紀。(照片提供/黃銘榮)
 
 
瀏覽人數:452
最新異動時間:2023/06/06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