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宜娟
圖/蘇東興
人生走過無數個日子,第一次捐血的畫面依舊清晰。那一年,我17歲。學校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參與各種校外活動並提供手冊蓋章紀錄,而捐血活動不僅能累積次數,還能完成學校任務。懵懵懂懂的我,第一次踏上陌生的捐血車,獻出了此生的第一袋血液。此後,我便加入了定期捐血的行列。
然而,「能捐血」是多麼的不容易。無數次,在面談室接受護理師扎手指檢測血色素後,總是被告知血紅素不足而無法捐血。這樣的經驗讓我對「不能捐血」這件事充滿好奇。直到查詢台灣血液基金會的官方網站,我才明白,捐血者必須符合衛福部公告的捐血者健康標準。原來,擁有捐血的心意固然重要,更需要確保自身健康,並且確認自己是否屬於「暫緩捐血」及「永不得捐血」的情形,才能避免受血者在治療過程中,因輸血而感染疾病的風險。
如今,我已經成為捐血中心的一員。從參與採血課金門捐血活動,成分課的血液分離與核對作業,再到供應課的血液供應作業;我深刻體驗了一袋全血從採集、製備到送往醫院的每一道環節。從一位捐血人轉變為血液處理人員,我更能理解要珍惜每位捐血人的愛心,也珍惜可貴的醫療資源。您的每一滴血液,我們都依醫療需求,製備成不同的成分血品供病人輸用。
能夠成為台北捐血中心的一份子,我感到無比榮幸,無論身處哪個崗位,我都會秉持這份責任,為每一位捐血者的愛心貢獻我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做「生命的傳遞者」。
執行血液庫存盤點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