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愛心導護爸爸楊文宗靠運動,捐血四十年從未被打槍!
採訪撰文、攝影/張郁梵
 
       為了趕在早上7點多抵達學校,以便能準時在上學時間引導學子們安全過馬路,楊文宗不論前一天多晚睡,總會在隔天早上鬧鐘鈴響後,馬上從床上彈起,片刻都不敢耽擱,就怕會因為一時貪睡、留戀溫暖的被窩而遲到。
 
       在台北市大安國小擔任導護志工已經快20個年頭了,未婚的楊文宗從姪子、姪女還在大安國小就讀時就加入導護志工的行列,成為學子們口中的「愛心爸爸」,一路做到現在,兩名姪兒今年都30多歲、畢業多年了,楊文宗還是沒有停止平日早晨到校門口協助導護的習慣,即便是疫情期間,只要學生必須到校上課,楊文宗就會帶著口罩、穿上志工的專屬背心、手持指揮旗,準時站在路口,耐心引導學生安全過馬路。
 
       對小朋友而言,楊文宗無論晴雨始終堅守交通崗位的身影,早已成為上學路上最熟悉的風景;而對於生活自律的楊文宗來說,守護學童行進安全已經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容易改了!」就像17歲那年初次嘗試捐血後就停不下來,不知不覺就捐了超過37年!
 
全年級唯一捐血的學生
 
       楊文宗高職一入學就加入學校的建教合作班,在學三年內,固定維持三個月在校修習一般學科及專業理論課程、三個月在建教合作的工廠打工實習,交替進行學校與職場的輪調生活。
 
       捐血初體驗是在高職二年級的時候,當時楊文宗剛結束三個月的工廠實習,沒想到才剛返回學校上課,就碰上捐血車來學校舉辦捐血活動。楊文宗印象很深刻,學校在下課時間廣播「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口號,鼓勵同學踴躍挽袖,然而那個年代的學生,願意捐血的人並不多,楊文宗就讀的建教合作班屬於半工半讀性質,下課時間比起普通班充裕許多,因此在聽到廣播後,楊文宗抬頭看一眼掛在教室牆壁上的時鐘,距離上課前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捐血,於是他便鼓起勇氣一個人走上捐血車。
楊文宗還記得第一次捐血成功的時候,拿到的贈品是一盒針線組,「我們那一屆只有我會去做這件事情,所以班上也只有我拿到那盒針線組!」就像是把心愛珍藏拿出來獻寶的孩子般,楊文宗的神情中隱約透著一股滿滿的成就感。
 
       全血每隔三個月就能捐一次,剛好三個月後,楊文宗準備返回工廠實習時,捐血車又來到學校,他便再度捐出了自己的第二袋熱血,「然後就默默地養成習慣,我都是捐五百毫升,三個月可以捐一次,我都是到公館那邊的捐血車,後來改捐血小板才到南海捐血室,到現在算一算也捐了三十幾年,沒有中斷過!」
 
       出社會以後的楊文宗還是有持續捐血,某次捐血時,在捐血車上看到關於分離術捐血的廣告簡章,好奇不已的他便隨口詢問護理師,得知分離術捐血可以捐比較多的血小板,但必須專程去捐血室捐,楊文宗便開始改捐血小板。
 
       「其實也是剛好我那時候換工作,本來在工廠都是固定早上8點半上班,後來換到餐飲業服務,上班時間比較晚一點,就可以趁早上上班前先去捐血,就從三個月捐一次全血,改成兩個禮拜捐一次分離術。」
 
照顧年邁雙親和姪子的日常
 
       從事餐飲服務業多年,楊文宗一度因為操勞過度,膝關節嚴重受損而疼痛難耐,不得不辭職在家休養。離開工作崗位後,楊文宗除了繼續平日早上到學校擔任導護志工,還要照顧同住在一起的年邁雙親和姪子。
 
       楊文宗提到,姪子今年32歲,因先天智能障礙而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不僅無法自己洗澡,刷牙力道也不會拿捏,但「還年輕,所以活動力很旺盛,每天都吵著要出門走走,」也因此需要有人在旁陪伴、協助打理生活。
 
       「哥哥在大陸經商,以前都是我父母在照顧姪子,但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沒辦法蹲下來幫他洗澡,所以就變成我在照顧。」楊文宗靦腆笑說,自己雖然不像哥哥、姊姊頭腦靈活,也沒他們聰明機靈,但他個性古意,「從小就很乖,家人講什麼、叫我做什麼,我都會聽,也都會做!」
 
       五年前母親在家裡不慎跌倒後,膝蓋退化的狀況愈來愈嚴重,體力也大不如前,雙腳雖然還能行走,但已經走不遠了,不像跌倒之前可以自己走去菜市場買菜。眼看父母隨著年紀增長,雙鬢漸漸發白,歲月的浪潮在他們臉上刻畫出皺紋的痕跡,楊文宗突然意識到父母真的老了,「現在就會盡量幫忙多分擔家務,買菜、洗衣服、打掃之類的。」
 
       偶爾楊文宗也會替父母料理三餐,水餃則是他最得意的拿手菜!「別小看煮水餃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煮喔!首先要看你是買新鮮現包的,還是冷凍水餃…」訪問進行到一半,楊文宗還大方地分享煮水餃的秘訣:如果要煮冷凍水餃給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吃的話,要先把水煮滾了以後,再把水餃放下去,然後等水再滾了以後,還要放五次的冷水,每次都要等滾了再放下一次,最後再悶一下,冷凍的水餃才會煮熟,裡面的餡料才會透,「這是我煮水餃的方式!」
 
       彷彿打開話匣子,楊文宗滔滔不絕地分享「水餃經」,還不忘提醒:如果是年輕人要吃的話,水放四次就ok,但如果是要煮給長輩吃,就要煮軟一點,他們才咬的動!「所以才會說水要放五次會比較好,不然水放得不夠,餡料中間的部分就會很硬,有些老人家會咬不動。」
 
看球賽紓壓,運動讓精神變更好!
 
       楊文宗作息很規律,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出門到學校擔任導護志工,八點結束後先回家吃早餐,然後再去健身房運動,結束後回家張羅協助午餐,下午帶姪子出門散步,傍晚再回家準備晚餐,晚上協助姪子洗澡、刷牙後,最晚十二點就會上床睡覺,生活雖然平淡卻也恬適愜意,無不良嗜好的他唯一的紓壓管道就是「觀看運動比賽」。
 
       楊文宗提到自己有一陣子很瘋迷棒球比賽,尤其喜歡球賽場邊的加油氛圍,在台灣職棒還很輝煌、尚未蒙上「簽賭醜聞」這層灰的時候,他常常一口氣買半季的球票,下班後就衝到球場看球賽,即便有時候得專程搭近一小時的車程到場觀賽,他也不嫌麻煩。
 
       楊文宗說,有啦啦隊在場邊帶動觀眾邊喊口號、邊做加油動作,坐在觀眾席上很容易不自覺地就被周圍熱鬧的氛圍感染,「有時候工作下班真的很累,但感覺去那邊喊一喊、叫一叫,疲勞感就不見了!整個累的感覺都沒有了!」
 
       雖然現在楊文宗不再去球場觀賽,但在家閒暇時,他都會轉到體育頻道,「什麼運動比賽我都看,不管籃球、棒球、網球、羽球,國內國外的我都會看!」每個禮拜他也會固定三、四天,利用白天的時間到健身房運動,「只要能把汗逼出來的運動我都會做,每次都至少做一個小時!」
 
       維持運動習慣已經十幾年了,楊文宗發現,自從養成運動習慣以後,精神狀況明顯變得比較好,儘管今年將滿54歲,血脂、血壓也都維持得很不錯,「至少捐血至今從來沒有失敗過!」截至今日,楊文宗捐血累計次數已達一千三百餘次,他說,未來會持續捐血,「直到捐血中心認為,我沒辦法捐的時候,我才會停止捐血!」
 
今年54歲的楊文宗每個禮拜至少運動三天,血壓、血脂控制很好,捐血至今37年從未被打槍過!
 
瀏覽人數:677
最新異動時間:2022/08/09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