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周永悅
照片提供/台灣血液基金會
《身體之河:血液探索之旅》是台灣血液基金會繼《小大人的血液課》之後,推出的另一部深入介紹血液知識與捐血意義的書籍。透過這本書,基金會希望帶領讀者深入了解血液在醫療中的重要價值,並啟發他們對生命的關懷與思考。為了響應6月14日的「世界捐血人日」,台灣血液基金會特別在這天辦理新書發表會暨贈書儀式,現場並邀請長期致力於推廣捐血的知名部落客「村子裡的凱莉哥」參與新書與談,分享她閱讀本書後的心得與感想。
長期致力於推廣捐血的知名部落客「村子裡的凱莉哥」參與6月14日的《身體之河:血液探索之旅》新書與談,分享她閱讀本書後的心得與感想,也鼓勵大家發揮影響力,影響身邊的人參與捐血。
母親默默行善,埋下捐血的種子
踏上捐血這條路,雖然是因為身為護理師的妹妹帶領,但回想起來,凱莉哥覺得其實是從小受到母親的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家有五個小孩,媽媽是工人,家境一直不算寬裕。但小時候,我常常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家裡的桌上總會不定期出現餅乾或牛奶。在那個只要繳學費或班費就讓人感到壓力的年代,這些『驚喜』讓我忍不住好奇它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這個謎底終於揭曉了:原來是媽媽一直默默地在捐血。那個年代,村子裡的捐血車最常停在廟埕,因此凱莉哥小時候都以為媽媽是去拜拜,從未想過她其實是去捐血。但是媽媽從不對孩子們提起這件事,只是持續的用行動行善助人。
「直到很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媽媽一直在做這麼了不起的事!」她說:「其實我曾經懷疑過,媽媽是不是去當血牛賣血?因為那個時代的背景也讓人難免會這樣想。但在看了《身體之河》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解開心中的疑惑。書中提到關於血牛的歷史,我對照之後才確定,媽媽不是賣血,而是真的在無償捐血幫助別人;而且她至少捐了40年,真的很厲害!」也許是受到一些電視台醫療劇的影響,媽媽總覺得捐血救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就這樣,她默默行善,不知不覺間,也延續了幾十年。
從疑惑到感動,從捐血體會助人之樂
曾在急診室與重症病房工作的妹妹,則是實際帶著凱莉哥走上捐血之路的啟蒙者。「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缺血的新聞時,我常會懷疑到底是不是真的這麼嚴重?」她坦言,「直到妹妹跟我分享了她在醫院裡親身經歷的種種故事,我才真正了解原來血液對那些病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甚至攸關生死的資源。」
有一次,她去接剛下大夜班的妹妹,準備一起去吃飯時,妹妹問能不能先跟她去捐血,就此讓凱莉哥第一次走進捐血室,也正式開啟了她的捐血旅程。而在今年年初,另一個妹妹也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捐血。家人之間這份彼此影響、共同行善的氛圍,讓她感到特別珍惜,也深深以此為傲。
增加對血液與捐血的知識,利用同儕力量推傳善意
「其實越了解血液的運作方式,越知道它能幫許多人續命,就越能接受捐血,也更會樂意做這件事!」這是凱莉哥的親身體會。收到《身體之河》後,她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冷知識。「這是一本知識含金量很高的書,因為有很多專有名詞,所以一般人可能要看兩次才能消化。但我們不妨轉個彎,換個角度來看:試著發掘它有趣的地方,內化完再用自己和孩子可以溝通的方法討論。」藉由這個新書發表會,她也希望全國的高中能鼓勵適齡的學生們捐血,以嘉獎的方式驅動,善用同儕的影響力往下扎根。「或許有很多人會問:『那要如何克服恐懼?』我覺得:如果能想著有很多人等著用你健康的血,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可以捐血,心裡的使命感一定會大過恐懼感。」她也提到有一次在關渡捐血室捐血時,意外發現整個捐血室裡的氣氛輕鬆活潑,原來是有年輕人來捐血,她也特別鼓勵坐在隔壁的男學生邀請他的同學一起來捐。隨時隨地的用自己的優勢和影響力倡導捐血,始終都是凱莉哥努力的方向。
「捐血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她說,「我們一起做好事,讓接受的人感覺很幸福。也可以多多利用『愛捐血』的LINE官方帳號,裡面有許多非常有幫助的資訊,這些都是大家努力集結而成的心血,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站出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