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17歲的熱血青春 捐血助人讓愛延續
 
圖、文/連雅婷
 
       侯建廷國中時期,因為貪玩想參與露營活動,誤打誤撞加入了童軍社。那段日子不僅教會他如何搭帳篷、照顧自己,更重要的是,童軍社的銘言「準備、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深深影響了他。這些信念像一顆善的種子,在建廷心中悄悄萌芽,成為日後投入公益、持續捐血的原動力。現在他始終相信「一日捐血人,終身熱血魂」,這份信念早已融入他的生活。
 
捐血開啟奉獻之旅
 
       17歲那年,第一次遇見捐血車的志工,告知「17歲就能捐血」時,腦海立刻浮現「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標語。當下與朋友互相慫恿,鼓起勇氣挽起袖子,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捐血,那一刻便開啟了捐血人生。
 
       隨著年齡增長,捐血已不再只是單一行動,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高中時,當捐血車再次開進校園,立刻與朋友一起捐血。進入大學後,不論校內外,只要身體健康狀況允許、時間合適,他都會主動捐血。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類社團與志願服務,像是辦理新生訓練、品格教育、偏鄉服務、樂山療養院志工等,使他在服務中不斷成長。
 
       「在樂山療養院服務時,記得當時有一位小朋友,儘管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但他用最純粹的方式,擁抱及牽著我的手。」這份熱情讓他深受觸動並體會到,服務的真諦不只是付出,更是自我成長與心靈的豐盈,這些經歷讓他明白,真正的助人,不僅是行動上的幫助,也讓他更加珍惜每一次無私奉獻的機會。
 
       大學畢業後,建廷選擇到偏鄉擔任教育替代役。即使忙碌,依然堅持捐血,因為他深知,捐血是一項不能間斷的愛心行動。雖然出社會後因長期出國一度暫停捐血,但每當回到台灣時,他都會再次走進捐血室,延續這份愛。
 
侯建廷一有空就到南海捐血室捐血。
 
捐血愛無限 
 
       能夠在表揚大會上代表捐血人分享自己的經驗,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能藉此鼓勵更多年輕朋友加入這項有意義的行動。「每次在南海捐血室捐血時,都會發現年輕捐血人相對較少、比例相當低,一間捐血室18位裡面僅有2到3位與我年紀相仿的人。我記得護理人員曾告訴我,血液是有保存期限的,每天都需要有血液捐入,平日捐血也很重要。」因此,他大多會選擇在平日捐血。
 
陳淑麗訪問捐血人侯建廷。(照片提供/台北捐血中心)
 
       每次捐血時他都會好奇自己的血液去了哪裡?直到有一天,捐血時看到宣傳影片,看到許德英飛官的故事,他在大型事故後前後接受了14次手術,並輸了7,000cc的血液,這些血液救了他的生命。後來,飛官也成為熱心捐血人,這個故事讓侯建廷十分感動,並更加堅信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捐血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能延續他人的生命,傳遞無限希望。
 
       年輕人慶祝跨年的方式有許多形式,而他選擇在跨年當天捐血,則成了一種獨特又充滿儀式感的習慣。這不僅象徵著用行動迎接嶄新的一年,也像是將健康與正能量傳遞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為了維持這份習慣,平時會特別注重健康管理,像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均衡飲食,並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這些簡單的生活調整,不僅讓身體更有活力,也讓心情更加愉快,對於持續參與捐血充滿信心。捐血是舉手之勞,卻能為他人帶來希望,讓愛與善意在社會中持續流動。他希望能與所有熱血的前輩們一樣,捐到自己不能捐血為止,因為捐血是一份寶貴的生命禮物。
 
侯建廷說:「要持續捐血,捐到無法捐血為止。」
 
瀏覽人數:334
最新異動時間:2025/05/06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