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攝影/李祖翔
圖片提供/林建成
林建成(右)急公好義,熱愛鄉里,不只年輕時就投入義警、義消、救難協會,還養成多年捐血習慣,常常邀家人、好友與顧客一起奉獻。
林建成113年捐全血達100個單位,今年4月將接受表彰,讓他的急公好義被更多人知道!不過他的「熱血」早已遠近皆知,甚至處理孩子車禍的警察說:「我知道你做很多公益,你很有福報。」
在竹東上員山,有座「上員山休閒魚池」,老闆林建成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投入救援超過30年的資深志工,他煮得一手好菜,還熱愛收藏老東西,讓下一代明瞭生活器具的演進。客人常會被園區的巧思驚艷到,更佩服他的爽朗、樂觀。
一位釣客走近,就笑說:「這裡不少古董,老闆更是老古董!」老闆也笑笑,坦然接受。
林建成參與搜救無數,因此惜福、熱愛生命,也格外重視捐血,養了近40年的習慣,去年全血捐血達100單位。
30年無私奉獻,勇敢面對生命挑戰
林建成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但每一步都充滿了對人生價值的堅持。
早年,他積極參與救援工作,無論是湖口的氣爆事故,還是曾經發生在各地的交通意外、溺水,林建成總會比救護車、消防隊還早到,第一時間將事故現場進行安全隔離。讓他印象深刻的救援回憶,是在現場默默對罹難者說,要找尋能向警察證明身分的東西,沒多久就尋獲皮夾。
因為創業,能自己調配時間去助人,所以聽到無線電說哪裡有難,都可以衝去幫忙。有次飯吃到一半無線電響了,他奪門而出,朋友瞠目結舌:「這生意是賺多大?連飯都不吃了?」實際上是事故發生,他要趕去現場,至於報酬多少?答案是沒有。心甘情願奉獻,只為滿腔熱血。
園區櫃子上的捐血生肖公仔,可見林建成捐血不缺席的毅力。
他看過車子闖平交道與火車相撞後的慘烈,也遇過摩托車在橋上被轎車撞下來的淒涼。
有次颱風釀成走山意外,檢查哨被土石淹沒,他也與弟兄們上去協助,提醒怪手不要傷到遺體。內灣洪水,很多輛車子被淹,十多人被水沖下來,找到的罹難者大體已經浮腫,他也沒有畏懼,只是默默祈禱說:「我們帶你回家。」而他源源不絕的勇氣,都來自一個念頭:我要救人!
為了救人,他去考四級無線電證照。林建成說,在看過這麼多傷亡事故後,讓他更珍惜生命,也才會保持捐血的習慣將近40年。每年定期捐血三次,更鼓勵家人、好友、顧客一起捐血,尤其是在缺血的時期不曾缺席。
食療鞏固健康,不吃精緻加工、多喝茶
林建成很少運動,卻有一個能捐血的好身體,他認為是積極養生、重視食療的緣故。
他喜歡泡茶、喝檸檬醋、桑椹酒、蒜頭酒,並告誡身邊的朋友要遠離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過度依賴手搖飲料。他的身邊不乏長期喝珍珠奶茶、三十歲左右就上天堂的年輕人,反觀自己在15度的氣候中只著一件短袖T恤,聲音宏亮、面色紅潤,可見飲食的重要。
他也很注重捐血前的身體狀態,如膝蓋受傷時吃了藥、打了針,就緩了一個多月才去捐,「這是因為需要輸血的人身體已經很虚弱,要保持最健康的血。」他慶幸自己的血還可以助人,立志捐到不能捐的那一天為止。
懷舊,是為了讓下一代惜物、惜福,更有情感
除了熱血,林建成還是一個幽默十足的頑童。或許常保年輕、激發創意,才讓他連心情都很健康。
林建成的休閒魚池入口兩側有數不盡的馬桶植栽,四周充滿創意,還有各式老物件,就像穿梭一個個時代,讓人樂此不疲。
走進林建成的休閒魚池,首先會被他的古董車吸引,然後是兩側的馬桶植栽,公雞、母雞帶小雞逛大街的情景,還有巧思不斷的各種收藏和創意。「我最早收藏的是老時鐘和偉士牌機車。」林建成說,自己曾因為這兩樣老物被電視台採訪,被封為偉士牌機車達人。
他是農家子弟,國小六年級就要放牛、牽牛吃草,國中要插秧、割稻,他也是客家人,所以從小有著根深蒂固的惜福觀,醞釀出把老東西都留下來的夢想。最著名的是他的偉士牌機車,從1975年起,陸續收藏了10輛偉士牌,每一輛都保持得像新的一樣,每天騎著不同的車上街,成為鎮上獨特風景。他不騎快車,表示「開帥不開快」,非常帥氣。
老時鐘收藏更獨具特色,牆上與櫃子上放了十幾個不同年代的時鐘,每一個時鐘都有著獨特的故事與情感。這些古物,讓他的家中成為了一個回憶與歷史的展示館,也讓他的下一代能夠看到過去的生活與工藝。
林建成收藏老物,為下一代留回憶也促進客人、親子話題。
收藏老物,為下一代留回憶也促進話題
客人說,林建成收藏的手機和相機,像是見證了一個個年代的更迭。如他指著黑金剛說,那是很早的手機、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會用。去吃飯、釣魚的客人也常發出驚嘆:「啊,這款我有用過!」創造許多飯後話題。很多客人被他勾起回憶,會到處挖貝給他送過來。
「我家以前是三合院啊,會有老時鐘,像傳家寶一樣。」他對老時鐘的好處讚不絕口,如老物件的特色是耐用,只要上發條、轉動機關就能走,轉動時都會散發濃郁的木頭香。他也收藏錄音帶、卡帶、黑膠唱片與留聲機,他說:「很多收藏內行的客人告訴我,阿娟的卡帶很貴,阿娟就是蔡幸娟,但我其實不刻意看價值,收藏都是講隨緣,重複的也OK。」

從老時鐘到娃娃,醞釀滿滿的回憶殺。
用餐區四周都是娃娃,有客人帶孩子來吃飯、慶生,林建成會大方送,部份比較新潮的娃娃是小孫女鼓勵他收的。
他有許多小汽車模型、直升機玩具、高處吊著早期買洗衣精送的袋子,牆上有包括消防猛男和介紹魚種的月曆,天花板有劉德華海報,櫃子上有可樂瓶、阿嬤時期的魚蝦盤、撥號式老電話,還有捐血中心每年推出的動物公仔。就話題而言,老少咸宜。
至於馬桶植栽更有意思,有回做衛浴設備的客人說,問他要不要馬桶?他想到可以種花而且移植比較簡單就點頭,沒想到對方越送越多,快成了馬桶博物館!
儘管他不在乎老物價值,卻還是藏有「黑金」在其中。
原來女兒小的時候患有玫瑰斑疹,吃類固醇身體浮腫且不見康復,車友告訴他丫頭中毒了,讓他去找老菜脯煮水喝(民俗療法),竟然見效。從那時起開始收藏,越收越多,後來有人報導老菜脯,他才知道30年份以上的一斤竟要1萬5,而他有一整個櫃子。
林建成分享老菜脯的故事,展示整櫃的黑金。
從釣魚到料理研發,打造獨特休閒天地
「爸爸常說我是傻瓜,做不賺錢的事,像當義消、義警、加入救難隊,虧了很多錢。」談起如今心胸豁達與事業有成的原因,林建成不諱言地說,是源於從小到大被許多人瞧不起,想讓人刮目相看。國中畢業後,父親就送他去台北大直的一間中醫診所當學徒,學做中藥、處理草藥,還要做黑藥丸。待了三年,回到新竹,繼續找中醫診所的工作,然後服兵役。服役前做過燈管外包、開堆高機,也在這個時候認識了太太。
相比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林建成退伍後做的是送建材的工作,抬木板、做水泥,並跟著爸爸蓋房子、成為水泥師傅。29歲左右,環境景氣不佳,加上愛釣魚,索性開了釣魚用品店,只籌畫一年就開業,卻走了30年。
40歲事業擴展,從釣魚用品店擴增到休閒魚池、魚餐廳,林建成說是受很多貴人指點。
40歲時,釣友問他是否願意把爸爸的田租出去,改成魚池來釣魚?他問了爸爸,爸爸竟勃然大怒,喝斥:「我才不要租,要租不會租你的?」他恍然大悟,對啊,為什麼不自己來做呢?那時他收的老物件也已具規模,正好需要一個空間來儲存,於是有了一座露天的休閒魚池。
然而魚池生意沒有想像中的火熱,淡季時一天可能只有200元,那時他已在救難協會擔任大隊長,400多個弟兄常來家門口聚會,他都會炒幾道自己研發的創意料理,大獲好評,有人就提議開餐廳。而打動他的關鍵,還是孩子說:「爸爸,你煮的菜比外面好吃呢!」
於是上員山休閒魚池就有了釣魚區和餐廳。對於料理,他強調魚的新鮮度,那是最關鍵的。尤其泉水養殖,沒有消毒水的味道,讓客人放心食用。他菜單上的魚多達20幾種口味,全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用餐區像是被一間大型柑仔店環繞,話題都隱藏在細節裡。
特別是園區內的許多創意巧思,都是回收物再利用,環保又奇異,像廁所沖水拉繩一般是下拉,他改為上拉,把手是角落生物的捏捏樂;開燈時上方的收音機會大力播放,牆上則有街頭塗鴉,掛軸是日本漫畫《神劍闖江湖》;小便斗同樣勁爆,用的是三角錐!
不求回報,捐血與行善化為他的人生信條
林建成捐血帶著孫女,讓孩子從小養成捐血是助人好事的觀念。
林建成將於今(114)年4月獲表揚。
林建成的故事說不完,但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孩子出車禍,警察說他是有福報的人。
有天,兒子來電告知出了車禍,因為還能意識清醒的說話,父母認為應該不嚴重,趕到現場卻是重大事故。車子嚴重毀損,兒子坐的副駕撞上電線桿,應該是傷勢最重的,卻莫名飛到了後座,只有眉骨擦傷流血,主駕則是手腳骨折、昏迷指數3,後座另一人也傷重。警察說,可能是爸爸做了太多善事,有很多福報,神明保佑的。
「我們沒有刻意追求福報。」林建成其實不在意名利,九年前一場大火也把他的得意收藏帶走,但他認為也許是擋了一劫,重新開始收藏,也感謝一路走來的貴人、客人給他提點。而兩年前爸爸過世,生前對他這個長子改觀了,會自豪兒子有許多成就。他因此鼓勵大家多做善事,現在的他日子過得很舒適,得到很多客人的信賴與餽贈,包括店內還有三尊木雕彌勒佛,眾人都說看了就想到老闆。
如果大家在新竹看到一對開著古董車在兜風的歡樂夫妻,別忘了上前打招呼,或抽空去上員山休息魚池吃美食、尋寶,最好一起加入捐血行列,一起助人。林建成說,朋友笑他有很多非親生的兄弟,「因為那些受傷、生病需要輸血的人,身上可能都流著我的血。」無論救人還是捐血,都能豐富人生,活得更健康。
如果在路上遇到一對歡樂的夫婦,開著古董老車,可以跟他們打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