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攝影/張郁梵
每年農曆春節過後,全台容易缺血,今(114)年過年又一口氣連放九天假期,趁著難得長假,許多民眾紛紛選擇出國旅遊,光是春節假期首日,桃園機場旅客數便創下疫情後最高紀錄,大台北地區人潮大幅減少,加上天冷衝擊血庫存量告急,台灣中油公司因此特地趕在二二八連假前辦理捐血活動,以紓解全台缺血危機。
中油大樓位於台北市松高路上,鄰近北市地標豪宅陶朱隱園,每次辦理捐血活動都會安排兩輛捐血車停放在南2門前廣場。
年年獲獎,樹立企業公益典範
台灣中油公司為推動企業捐血風氣,響應「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助人理念,自民國102年起辦理「百萬CC熱情公益捐血活動」,以接力方式串聯中油全台單位,除了鼓勵員工及其家屬積極參與,更延伸至泛中油體系,將捐血的愛心網絡擴大到全國,形成一股源源不絕的善念力量,展現企業致力於社會公益的決心。
台灣中油員工熱情響應捐血公益。
近十年來,台灣中油年年獲得台北捐血中心「績優捐血團體」表揚肯定,成為企業公益的典範。其中,位於台北市松高路的中油大樓(台北業務單位),每次辦理捐血活動都會安排兩部捐血車停放在南2門前廣場,不僅員工響應熱烈,更吸引附近民眾前來參與,透過實際行動為國內血庫儲備貢獻心力,將愛心傳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事實上,台灣中油公司熱心提倡捐血活動由來已久,民國88年9月首次辦理捐血活動即募得106袋血液,為往後的捐血公益奠定了堅實基礎,至今二十六年從未中斷。
直至民國102年,時任董事長林聖忠先生認為捐血是很有意義的善舉,於是開始系統性地組織同仁挽袖加入捐血行列,並親自指示員工籌辦公益捐血活動,以「中油百萬CC熱情公益捐血活動」為名,將捐血活動全面升級,擴大至全國所有事業單位,正式將每年舉辦三次捐血活動列為年度計畫,並以地區做為單位,用團體競賽的方式,計算各單位年度累積捐血量,號召同仁響應,於週年慶上表揚前三名捐血成績最好的單位。
主管帶動,讓生命無限延伸
做為活動的靈魂推動者,一直都有捐血習慣的時任董事長林聖忠先生總是以身作則,在捐血活動上親自捲起衣袖帶頭捐血,以實際行動為員工樹立榜樣,也讓員工深刻感受到企業高層對公益的重視與承諾。
在林聖忠先生的拋磚引玉下,中油內部許多主管也紛紛身體力行支持響應。董事會秘書室主任李華芍第一次捐血就是在中油,爾後只要公司辦理捐血活動,她總會義不容辭當女性同仁的標竿。
董事會秘書室主任李華芍首次參加捐血的契機,正是因為公司舉辦的活動,至今已在公司捐血活動上累計捐了二十餘次,是女性捐血楷模。
轉投資處副處長宋先鵬雖然在進公司前就曾捐血,但受惠於公司長期致力於熱血公益,捐血車直接開到公司樓下,讓有心捐血的人不用再刻意計算時間或尋找捐血點,捐血變得更省時且方便!他很感謝公司用心把中油大樓變成捐血據點,而且每隔三個月就辦理一次捐血活動,所以只要沒有出差,他在公司就一定會參加。
轉投資處副處長宋先鵬只要沒有出差,就一定會參與公司辦理的捐血活動。
現任台灣中油公共關係處處長陸昶龍更是捐血活動的熱心推手,他表示,自己是在民國98年調來台北服務後,得知公關處就是舉辦捐血活動的主要單位,才在同事的邀約下嘗試捐血。他回憶一開始心裡也很忐忑,不知道有沒有能力捐到血,後來有了捐血成功的經驗以後,就好像著了魔,開始會想要累積捐血次數,也從捐250毫升改捐500毫升。目前他已捐血七次,而且都是在中油公司舉辦的捐血活動中完成。
為緩解血庫燃眉之急,處長陸昶龍這次還特地戒酒兩天,沒想到因為前陣子手肘不小心撞到了,傷口蔓延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吃了一陣子的抗生素,直到前兩天才停藥,本來已經準備好要捐了,結果卻在量血壓時被告知不能捐血,令他扼腕不已!
「上次是因為前一天喝酒未滿8小時不能捐,這次他們說吃抗生素要間隔兩個禮拜才能捐,害我已經等了三個月又落空,只能說能夠成功完捐的人都是幸福的。」處長陸昶龍覺得捐血可以證明自己身體健康,像公司很多同仁有意願想捐,但條件不允許,有的是因為低血壓、有的因為貧血,還有女同事每次捐血車來體重都差一點,讓她覺得很遺憾。
「其實,主管下來捐,對同仁影響也大,同仁看到自己主管都捐了,就會想要試試看。」處長陸昶龍認為,透過主管帶頭產生的效應與熱忱,不僅凝聚了中油內部的向心力,也讓更多人加入到拯救生命的行列中。
公共關係處管理師王勝禾分享,自己也是在進入中油以後才開始捐血,覺得捐血能夠助人,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是助人利己的善事!不過,他也很不好意思地說,有幾次在捐血前檢查時被告知血太油被退貨,讓他深刻體會到捐血中心對血液品質的重視,更加努力約束自己,在捐血活動前注意飲食。
週年慶表揚,鼓勵員工傳承使命
除了活動前一週會廣發電子郵件宣傳捐血訊息以外,中油公司對於捐血活動成績卓越的單位和個人也會給予高度肯定。每年周年慶大會上,都會特別表揚辦理捐血活動表現優異的事業單位,同時也表彰那些多次參與全血或分離術捐血的高貢獻員工。這些公開的表揚不僅是對參與者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讓更多同仁感受到自身參與公益的價值與意義。這些善舉逐漸成為中油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讓捐血活動成為員工共同的驕傲與傳承的使命。
民國100年考進中油的王勝禾也發現,自從公司於102年祭出獎勵機制後,同仁就開始有榮譽感,想要爭取第一名,努力把捐血活動辦的更好更盛大,不僅每年累計捐血量都突破百萬CC,113年更首次突破千萬CC。很多單位為了鼓勵更多同仁參與努力號召,由總公司(中油大樓)公關處提供活動預算給全省各單位辦理捐血活動、準備捐血感謝禮。
公共關係處管理師王勝禾是在進入中油以後才開始捐血,他覺得捐血能夠助人,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是助人利己的善事!(照片提供/台北捐血中心)
中油大樓作為主要帶動單位,每年都是「中油百萬CC熱情公益捐血活動」常勝軍,在周年慶大會上屢獲表揚,還曾因同仁太熱情、活動太踴躍,導致血袋不夠,只好派人至距離最近的台北市政府捐血室調度血袋。自112年起,捐血活動次數更由一年三次提升為四次,總計113年四場捐血活動共吸引958人次參與,募集1,549袋血液,為台灣醫療體系注入珍貴的救命資源。
員工對捐血的熱情不僅限於在職期間,更成為一種傳承的象徵。其中,退休員工高樹進先生便是最佳典範;雖然因皮膚過敏無法捐血,但只要公司有辦理捐血活動,他就會主動來幫忙,協助把桌椅擺好、指揮同仁上捐血車、廣邀同仁共襄盛舉,不只在職時便積極參與捐血服務,111年退休後依然熱情不減,只要公司辦理捐血活動必定前來相助,到活動現場服務捐血者,讓負責主辦捐血活動的公關處同仁們感激不已。
對此,高樹進謙虛表示,公益活動要更多人推廣,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剛好家裡就住附近。習慣早睡早起的他,早上八點就會來幫忙,到五點活動結束、收拾完畢後才離開,每次來他都會熱情地帶幾杯咖啡請大家喝,「主要是來這裡幫忙還可以順道看看老同事,聊天敘舊,挺好的!」他的堅持與奉獻,不僅展現了中油人深厚的公益情懷,也讓這份熱血傳承成為公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左至右為退休員工高樹進、公共關係處處長陸昶龍、公共關係處管理師王勝禾。

中油員工及眷屬紛紛加入捐血義舉。(照片提供/台北捐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