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平凡人,平常心 林伯冠把捐血當做平凡事

採訪撰文/李佳芳
照片提供/林伯冠
 
       「林先生,恭喜您,您今年是績優捐血人代表,可去總統府見總統。」「起初,我以為是詐騙集團在騙我。經數次電話向捐血中心求證,才確定是真的。」
 
       從林伯冠踏上捐血旅程開始,他不問次數、不看獎品,就只是「時間到了,就去捐」,近四十年來,已累積逾兩百袋血。他既沒想過次數會累積這麼多、也沒想到自己如此榮幸能夠晉見總統。
 
一介平凡人
 
       第一次捐血時,林伯冠還只是個高中生。當時就讀北門農工的他,看到捐血車到校園募血,心生好奇便帶著懞懂踏上捐血車。18歲的他在勸募的宣傳片中瞥見「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標語。自那時期,便成為引領他持續捐血的信念。他分享:「我雖然不是一位醫生,可以救人的生命。但是我的血液,也是可以救人。」
 
       也是在那時候才知道,血液會先回捐血中心,經過檢驗,血液合格,才符合真正捐血人的條件,可以繼續捐第二次。當年的他,抱著既新奇又忐忑的心情,等待檢驗報告。
 
       檢驗報告出爐後,林伯冠得知自己血液合格,可以繼續捐,加上「捐血可以救人一命」的理念以及當時捐血後收到的用血通知,上頭寫著:「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讓他感到欣慰,好像真的有救了一個人的感覺。於是,他化這些理念與經驗為動力,養成每次捐500cc血液的習慣,間隔三個月就去捐血,每年都捐滿1500cc。
 
       唯一一次的「暫停」,是在林伯冠去當兵的那兩年。他解釋,由於當兵那兩年行程匆忙、因此都沒有捐血。直到退伍之後,自己開店做生意、生活作息較穩定,才又撿回固定捐血的習慣,直至目前為止。
 
康那香企業捐贈再生號捐血車,林伯冠是第一位上車的捐血者。
 
一份平常心
 
       在四十年漫長的捐血旅程中,林伯冠始終相信捐血是一種美好的行為,只需要花費一點點的時間和勇氣,就能讓他人帶來重生。而他也相信,這樣的善循環,也會為自己與家人帶來好運。
 
       他回憶,有一次跟大兒子一起去捐血,爾後幾天,兒子申購的股票就抽中了。他喜滋滋地跟兒子說:可能是因為我們做好事,上天冥冥之中安排好運給你。並以此鼓勵兒子工作之餘,要定期捐血。除了大兒子之外,林伯冠的表哥也是定期的捐血人。在表哥65歲屆齡之前,他們偶爾會相約一起在台南市佳里區、黃東公園大飯店的停車場的捐血車捐血。
 
       他分享,由於居住地與工作考量,即便目前台南市佳里區的捐血車,已從黃東公園大飯店的停車場改到有樹蔭的中山公園,依然是在住家附近,所以總是定期到中山公園捐血車捐血;而這一捐,就累積超過兩百袋的血,還能捐到見總統。
 
總是定期到捐血車捐血的林伯冠。
 
一件平凡事
 
       出乎意料的是,林伯冠一開始是打算放棄晉見總統的。他覺得能晉見總統的績優捐血人代表這個頭銜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身體沒毛病,能夠繼續捐血到65歲,告一段落。是兒子提醒他,晉見總統是捐血人的最高榮譽,不是上台炫耀也不是虛榮,他才答應北上。
 
       他謙虛地說:「賴總統算我們百姓的偶像,從礦工之子,一路當上總統,說實在,也不容易。我的一生中,要因為什麼機會見到總統,可能也沒有。這次能跟他見上一面、有機會跟他握手,是我的榮幸、也是很難得的機會,我很緊張、很興奮。」
 
       林伯冠說,對於捐血,就是「平凡人、平常心」,何謂平凡人?如何平常心?在林伯冠分享四十年來的捐血歷程中,也漸漸有了答案。
 
瀏覽人數:880
最新異動時間:2024/10/1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