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打開繪本,上一堂《小大人的血液課》
 
文/洪佳如
 
       長年有捐血習慣的我,在等候時,打開了放在雜誌架的繪本書頁,上起了一堂《小大人的血液課》。週末早晨的等候人數並不多,很快就要輪到我了,於是我匆匆瀏覽,打開又闔上,闔上又打開,為這一堂課,感到驚艷與驚喜。
 
       為什麼當初會挽起袖子?得從2016年初讀《血殤:中國河南HIV/AIDS田野報告》這一本書開始說起,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一直迴盪至今,這本書傳遞的訊息太過於深刻,使我願意一次次走進捐血車或捐血中心。
 
       只是我沒想到,捐了十次會有一張獎狀,捐越多,獎狀還會累進,讓我覺得既光榮又有點不好意思,曾和對捐血之道有志一同的朋友打趣說「我們的米是血換來的!」也曾互相坦承,即使到了現在,每次捐血還是會害怕,我們都會害怕,我們也都會現身。
 
       身為一名兒童文學工作者,走在研究與創作的路上,很自然的,沿途會被許多事物吸引,這樣一本具有倡議目的性的科普繪本,在一開始就明白的告訴讀者,旨在向下扎根,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世代,希望能即早告訴孩子捐血其重要性。
 
       將生硬的科普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生動的歷史故事流暢連串,搭配編輯與插畫家討論、協商繪製的年代表與表格,讓讀者明白一切皆有歷程,臺灣不是沒有緣故的國民捐血率世界第一。
 
       繪本裡有許多好玩的橋段,比方說,滴血真的不能認親!解釋了為什麼不同血型的人輸血不行,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臺灣「米田堡陽性」特殊血型,這一顆顆小珍珠讓閱讀變得有趣。
 
       對我而言,《血殤:中國河南HIV/AIDS田野報告》作者劉倩血淋淋的書寫,讓我明白捐血能為血液帶來高穩定性,定期捐血也是一個小型的健康檢查。可是誠如我會查閱相關資料,正增強自身的捐血意念。
 
       但對年幼的孩子和青少年來說,成年後的他們,捐血的契機,又會是什麼?
 
       在繪本的最後,提及了2015年的八仙事件,繪本裡寫道「傷後漫長的清創過程,更需要大量血品的投入。此事件引發全臺民眾的不捨和關懷,紛紛前往捐血站捐血。」
 
       我曾擔任特約記者,訪問其中一名傷友長達半年的時間,也因此,書中這一段文字,讓我特別有感觸,因而回憶起自己曾經寫下的報導文字。
 
       「一心為好朋友找水的意志,支撐著依欣,度過最難捱的生死關頭。但意志力不敵生命力流逝,使當時的依欣漸漸失溫,陷入了極度疲憊狀態,在即將失去意志之際,身旁一直有個陌生人呼喚著,要她不要入睡。
『我一直好想跟他說聲謝謝。』是茫茫人海中的緣分,救回了依欣寶貴性命。」
 
       願這一本書,能成為串起人與人緣分的那一條線,在茫茫書海中,能被看見。
 
瀏覽人數:397
最新異動時間:2023/12/2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