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挽袖捐血、降低手術用血量,北醫附醫攜手學、商界做公益!
採訪撰文/張郁梵
攝影/陳世利
 
       「血」是民眾在就醫過程中,協助傷病患者挽救生命的基本條件,然而過去兩年多,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下,不少民眾受到疫情影響,捐血意願降低。有鑑於用血需求不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繼今(111)年1月26日首次舉辦捐血活動後,再度攜手金樹慈善基金會擴大辦理,並選在9月14日臺北醫學大學開學後兩日,希望能藉此邀集學生、院內醫護、來院民眾和周圍里民共同響應,一起發揮愛心,做個慷慨挽袖的捐血人!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辦理捐血活動,一早就有許多醫院同仁、民眾前來排隊。
 
響應捐血不落人後
 
       考量農曆春節前後可能出現血源短絀,北醫附醫在年初就曾於第三醫療大樓外的健康廣場發起捐血活動。負責統籌協調的北醫附設醫院副院長魏柏立醫師表示,當時是第一次辦,怕經驗不夠,於是請來金樹慈善基金會張福源董事長協助,沒想到做起來蠻有成就感的,獲得醫院同仁、社區民眾及病人家屬廣大迴響,活動當天兩台捐血車共募得450袋、總計11萬C.C.的熱血,不僅在疫情下為緩解缺血盡份心力,也讓首次辦活動的同仁們受到很大的鼓舞。
 
       魏柏立副院長進一步指出,那次募血以醫院同仁為主軸,佔了三分之二,社區里民三分之一,不過因為剛好是寒假期間、農曆年前,學生都已放假返鄉過節,所以沒辦法動員到學生,「有點可惜!」因此,這次特地選在大學開學之際,並商請捐血中心出動三台捐血車,期待可以再創佳績。
 
以捨得的心延續生命
 
       活動於9月14日上午9點半開始,不到一個小時,現場就已擠滿人潮,不只北醫附醫數百位醫護、行政同仁踴躍報名參與,周圍社區鄰里及臺北醫學大學師生也前來響應,在學生志工的引導下,民眾依序拿號碼牌,排隊等待量測血壓。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本身是腎臟科醫師,對於醫療用血的迫切性感觸更深刻。他提到,捐血一直都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可以教導學生用比較「捨得」的心來延續生命,也是學習付出的一種方式。因此,校方和捐血中心長期配合,每個學期都會有捐血車來學校募血,相信只要是北醫大的學生對捐血肯定都不陌生,也早已把捐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這次北醫附醫舉辦捐血活動,許多學生得知後都自動自發來報名,不只慷慨挽袖,也擔任志工協助捐血民眾!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辦理捐血活動,匯集各企業一同共襄盛舉。(左起金樹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福源、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魏柏立、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劉正典、財團法人正隆關懷兒童基金會執行長李春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美德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賴調元。)
 
成為社區健康促進的中心
 
       北醫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提到,在醫院工作的人都知道血液很重要,因為不管是手術、重大傷病、慢性疾患或貧血的病人,都需要用血液來幫助恢復健康,但同時,捐血也可以促進血球新陳代謝,會啟動很多身體的代謝機制,包括啟動造血功能,這是金錢換不到的好處!
 
       最重要的是,透過舉辦捐血活動,可以跟社區做結合,讓醫院不再只是看病的地方而已,而是健康促進的單位,幫助社區里民建立健康意識。邱仲峯院長強調,捐血是健康的活動,除了救人以外,對自己的新陳代謝也有正面幫助,期望未來每年北醫附醫都可以舉辦兩次這樣的活動。
 
珍惜每滴珍貴用血
 
       除了辦理募血活動、提高血液庫存量以外,北醫附醫也重新檢視,如何保留珍貴的血品,減少「不必要輸血」的手術照顧模式,降低輸血率。北醫附醫從109年起參與由美國外科醫師學會發起的「國家外科手術品質改善計畫」,採用國際標準檢視外科手術品質。
 
       其中,在血品使用上,透過檢視術中失血量、輸血時機及血袋報廢率,檢討預防性叫血或輸血的必要性,配合實證醫學佐證及開刀醫師與麻醉醫師充分討論,骨科手術中的輸血率明顯降低,以國外研究換算,粗估每年可節省2萬6459美元(約新台幣82萬3364元)的輸血費用。該品質提升專案獲得美國外科醫師學會品質及安全研討會優勝獎肯定,並獲邀刊登於2022年最佳實踐案例做為國際同儕學習參考。
 
商界醫界攜手捐助展大愛
 
       除了邀請大家熱心挽袖做公益外,此次捐血活動也獲金樹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聚仁食品有限公司、正隆股份有限公司及摩斯漢堡等各界響應,並捐助物資,為熱血致上謝意。此外,金樹慈善基金會更進一步發揮愛心,推出「您捐血,我捐助」,在民眾捐出熱血的同時,基金會亦捐款給北醫附醫「小兒發展遲緩/染色體基因檢測」基金,讓醫療團隊安心救治每一位病人,齊心為醫療品質把關。
 
瀏覽人數:469
最新異動時間:2022/10/2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