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一片真心映年輪—劉安洸
撰文/林伯憲
照片提供/劉安洸
 
       捐血運動推展初期捐血地點並不多,捐血機構成立的第一個據點是在重慶南路,第二個是潮州街,後來才陸續在長庚醫院、南海路、台北新公園……等地設立據點。台北新公園就是現在的二二八紀念公園,這個地點也是全台最早的擺放捐血車的地點,許多捐血人的第一次捐血,都是在這裡獻出的。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劉安洸先生,早在民國65年3月就在新公園捐血車捐出他人生的第一袋鮮血,初時也是憑著年輕熱情及救人願望踏上捐血車,從此之後就開啟了持續捐血的習慣,至今45年。
 
       退伍後因為在台北工作,捐血也方便,因此慢慢養成定期捐血的習慣,81年底開始嘗試分離術捐血(血小板或血漿),雖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但覺得捐一次即可滿足一位病人所需的血小板數量,造福更多需要的人,這就值得了。經過5年,86年底開始定期每二週捐分離術血小板,至92年5月間隨著機器的進步和自身條件符合而改捐2單位的分離術血小板,直到65歲屆齡。
 
       45年的捐血人生,從偶爾捐血,到定期捐全血,再轉為定期捐分離術血小板,現在屆齡了,又回到捐全血的時期,45年的捐血年資,彷彿是在劉安洸身上的捐血年輪,一圈又一圈,密密麻麻,充滿愛與關懷。
 
       早期的血液分離機是雙臂式,上針之後捐血人雙手是無法移動的,期間不管有任何問題,小到搔癢,大到喝水、飲食,都需要工作人員的協助,劉安洸都說真佩服自己當時的勇氣,也覺得當時的捐血救人的理念是這一生中最崇高的時候,不但要注意平常飲食,也要時刻保持身體健康狀況,方能完成每二週的捐血任務。
 
       後來改為單臂式機型,不但較舒適亦可縮短捐出作業的時間,心情上也輕鬆了不少,只是偶爾還是會碰到一些小問題,例如回血不順、機器故障、耗材破損、臨時停電……等等意外狀況,輕者再扎一針,重則兩個月後再來,點點滴滴,沁入心腸,真是往事只能回味啊!
 
       90年初加入台北捐血中心志工隊行列,與捐血運動結下的善緣就更深了,至今20個年頭,累積了6,000多個小時的服務時數,無怨無悔,倍感驕傲。
 
       人生有夢,但也有破碎的時候;由於持續不間斷的捐血小板,劉安洸的捐血次數也快速的累積,原本想著在滿65歲之後,需間隔ㄧ個月才能捐分離術血小板,雖然次數減半,但人生的第2,000次還是可以完成,算是對這將近50年的捐血人生寫下完美的句點。不料就在滿65歲完成捐血之後,即被通知僅能改捐全血,讓他的希望整個破滅了!經過心情上的調整,雖然有遺憾,但劉安洸依然決定還是要維持良好身體狀況繼續捐血志業,直到70歲畢業為止。正所謂:風雨走過留跡痕,熱血湍湍出吾身,紅河歲月終歸靜,一片真心映年輪。

劉安洸超過45年的捐血人生依然熱血不減。
 
瀏覽人數:1845
最新異動時間:2021/06/18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