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曾海溥:「好事可能會晚一點來,但一定會發生!」
採訪撰文/蘇宇翎
照片提供/曾海溥
 
       「捐血對我的意義,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別人。」曾海溥是紙盒公司的貨車司機,亦為今年晉見總統的績優捐血人代表。統計至去年為止,他分離術紀錄為1,283次,這也是曾海溥週末休假時,每兩星期報到一次的累積成果。
 
       得知今年成為績優代表人,即將前往台北到總統府報到,曾海溥直言自己有點興奮跟好奇。過去聽前輩說過,這次終於有這個機會獲此榮譽,默默做好自己能做到的、用捐血盡一份心力,已經成為他的日常習慣。
 
曾海溥在104年時,分離術紀錄已破800次。
 
你的舉手之勞 往往帶來更大的影響
 
       貨車司機工作忙碌,東奔西跑的勞力工作緊繃,但絲毫未減弱曾海溥捐血意願。他回憶自己初次與捐血結緣,源於高職三年級時,在此之前他對捐血印象只有電視廣告「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口號。當捐血車開進校園後,那日正好是他十八歲生日,首次就捐出500C.C.熱血成為意義非凡的紀念,自此歲月裡就與捐血有了密切關係。
 
       起初,父母知道曾海溥在捐血,曾經大力反對過,擔心他捐血會影響身體,但時間證明了曾海溥捐血過程一切都很順利,慢慢地父母也就安心了。後來有一次,曾海溥的家人身體有緊急狀況,需要開刀急救並輸血,身為家屬他對此感同身受,讓他堅定自己對捐血的堅持是正確選擇。他意識到對他來說的舉手之勞,可能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是救命泉源。
 
       「你覺得沒什麼的事情,很多時候會在無法預期的地方造成影響。」曾海溥分享一段故事,年輕時他在屏東當兵,姊姊剛好在屏東念書並當慈濟的志工,當時慈濟正在推骨髓資料庫,希望能協助需要的病患配對到適合的骨髓。那次他在姊姊的邀約下,也做了骨髓配對,「其實就只是去填個資料、做個檢驗而已,我沒有想太多。」
 
       沒想到十年多後,曾海溥忽然接到慈濟通知,告知他之前做的骨髓配對有望可以幫助一位小妹妹,想詢問他意願,並希望他能來再次檢驗確認。「我其實相當驚訝,因為十多年前填寫的資料已經是縣市合併前的地址,通知我的人說他們也是一直找不到我,透過戶政系統去查詢才找到,真是太有毅力了。」
 
       好事或許會晚一點出現,但一定會發生。曾海溥是這樣想的,既然好事自動找上門來,他義不容辭就答應了,並且也迅速完成捐骨髓的任務。「其實跟捐分離術很像耶,只是捐分離術可能坐1至2小時左右,但捐骨髓是要花6小時,所以要選休假日才能捐,捐分離術跟捐骨髓的機器看起來很類似,我反而感到很熟悉。」曾海溥回憶起五年前捐骨髓的經驗,仍歷歷在目,捐骨髓時他沒有絲毫的不耐或害怕,內心就祈禱著希望能盡自己力量,幫助年幼的小妹妹健康成長。今年或許在疫情稍緩後,曾海溥有機會可以與小妹妹見面,除了晉見總統外,這也是他很期待的另一件好事。
 
等了好久,今年輪到曾海溥擔任高雄捐血中心績優捐血代表,正如他所說的:「好事一定會來。」
 
捐血利人利己 養成習慣幫助更多人
 
       曾海溥的弟弟後來也加入捐血行列,雖然兩人不曾一起約好去捐血,但偶爾會在捐血中心相遇。除此之外,曾海溥有時也會在捐血中心遇到朋友,才曉得自己身邊有不少人都有捐血習慣,只是大家都默默去做,少張揚少分享就不知道做好事的人其實這麼多。
 
       「捐血對身體的新陳代謝好,每次捐完血,都有一種很輕盈、輕鬆的感覺,我自認體力還不錯,很快就能恢復過來,所以從全血轉成捐血小板分離術,也沒什麼異樣、不需要適應,雖然捐血小板要坐久一點,但可以幫到人也就值得了。」曾海溥現在都是捐血小板分離術,內心彷彿就有設下提醒鬧鐘般,固定時間報到鮮少中斷。「捐血利人又利己,這樣的好事值得推廣,希望大家都能熱血起來,發揮愛心幫助需要的人。」
 
       從一個好像可以幫助人的口號開始接觸捐血,18歲那年的曾海溥當時或許沒想過自己可以堅持二十年。現在他很篤定自己所做的事很有意義,自己的親身經歷敘說著愛心從不缺席,只要每個人都願意付出舉手之勞,社會的角落就能照入一點光,願好事都能遍地發生。
 
瀏覽人數:1125
最新異動時間:2022/01/1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