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親子共學的暑假時光 捐血中心探索之旅
 
圖、文/陳伊純
 
       每到暑假,孩子們總是滿懷期待,渴望遠離課業壓力,享受無憂無慮的假期時光。然而,暑假不僅是一段讓孩子放鬆的時間,更是一個難得的學習契機。在玩樂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家長共同的課題。
 
       114年高雄捐血中心利用暑假舉辦第二屆向下扎根捐血營,去年辦理高雄場時,獲得家長們的迴響,反應熱烈。此次除了高雄場8月14日外加開台南場8月19日,讓台南的民眾也有機會帶小孩來參與,了解每一袋血液從捐血者手中到達病友手中的每一個步驟,這二場活動出席人數都很踴躍。
 
認識捐血的第一課
 
       活動首先介紹捐血中心的使命與任務,再由同仁帶著各組小朋友前往捐血室,認識捐血的流程;在檢驗課介紹血液檢驗的重要性、展示檢驗設備;在成分課說明血液分成的方法和用途;在供應課了解血液保存的方法和用途。
 
       來參與的小朋友,大約都是國小生,兄弟檔、姊妹檔一起同行,家長團中,有家長也有曾經捐血的經驗。在參觀捐血流程時,一位媽媽搶當捐血人,接受血紅素測試,檢視是否符合血液比重。到了採血區,護理師姐姐詳細的介紹捐血的流程,也讓小朋友近距離看到血液緩緩流入血袋中;這時有位小朋友好奇發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支試管、做什麼用等,護理師姐姐都耐心解答。
 
小小實驗員體驗
 
       在成分課,小朋友換上小小實驗衣,全副武裝進入成分課工作區,同仁們忙著製作血品,成分課同仁指著一台台像洗衣機一樣的機器介紹,那就是離心機,利用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的比重各不相同,透過高速離心機的作用,可以將這些成分依照比重差異分離。當離心機運轉時,血液會開始分層:較重的紅血球沈降到底部,而較輕的血漿則浮於上層,而這也正是成分課負責的工作。
 
       到了供應課,這裡的主要任務是接收來自成分課核對完成的血液成品,並確保每一袋血液都能妥善儲存。小朋友對供應課體驗最深的,就是進入到冷凍庫中,第一次感受「極地般」的零下環境。供應課同仁講解,不同血液成分的特性各異,其保存條件也大不相同,因此必須進行分類存放:血漿類需存放於冷凍環境,溫度必須保持在≤ -20°C,而紅血球類需存放於冷藏環境,溫度維持在 1~6°C;血小板類則必須存放在室溫20~24°C的環境中,並且持續不斷地搖盪,以防止凝集。
 
親子共學的夏日回憶
 
       藉由參訪,讓孩子們透過有趣的課程與互動遊戲,了解血液的組成、捐血的重要性,家長也在活動中重新認識捐血的價值,並與孩子討論關於健康與公益的議題。透過這樣的共學過程拉近了親子關係,也是一堂實地體驗的生命教育,希望成為孩子人生中一段充實美好的回憶。
 
小朋友們近距離觀察捐血人,護理師姐姐也詳細解釋每一步驟。
 
其中一位大哥哥搶先體驗測試做血紅素測驗。
 
成分課同仁介紹血袋的構造,一個採集完成的血袋,有過濾器以及聯袋,破除了一般的想像。
 
成分課同仁講解血袋經過離心機離心後,裡面的血液會變成怎樣
 
讓參與的小朋友看到血小板雲霧狀的樣子
 
今年度暑假舉辦高雄捐血中心小大人的血液課體驗營
 
瀏覽人數:41
最新異動時間:2025/09/24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