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鍾采芳
一份愛心,串聯三份溫暖!114年9月16日新竹捐血中心前進桃園市大園區,一場溫馨的活動在桃園內海國小悄然展開,不只是捐血的宣導,而是一場將關懷和希望送到偏鄉孩子心中的愛心接力。當日,我們將捐血人在捐血過程中累積的點數,轉化為支持喜憨兒基金會製作的愛心餐盒,並將這些餐盒送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送去一份溫暖。
桃園內海國小是一所位於桃園的偏鄉學校,校內學生不多,每個年級僅有一個班級,整所學校的學生數也只有140位。正是這些孩子的純真與期盼,成為了這場活動最動人的背景。儘管學校規模不大,但每一位孩子的笑容和希望都無比珍貴,這份溫暖的捐贈,也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愛與支持。
內海國小全校師生一起參與喜憨兒基金會「送愛到部落」活動。
捐血成為關愛的橋梁
內海國小校長陳怡璇表示,學校因地處偏鄉,偏鄉孩童的普遍狀況,除了經濟弱勢比例偏高外,另一則是家庭功能的不彰,許多孩子都需要幫忙,因此學校及老師就成為這些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
這次活動由捐血人與喜憨兒基金會攜手合作,捐血人將所積累的點數,兌換為愛心餐盒,用來支援全台各地的偏鄉學校。每一份餐盒,都是捐血人對社會的無私奉獻。陳怡璇說,學校每個孩子都有領過喜憨兒基金會的愛心餐盒,每個月都很期待,但其實他們不清楚喜憨兒是什麼,透過這次兩位憨兒哥哥親自到學校,加上喜憨兒基金會播放宣導影片,說明了每個月收到的餐盒製作的過程以及這些餐盒是如何募集而來,讓孩子們有所感受,在享用餐盒的時候,也心懷感恩,很有意義。
喜憨兒基金會附屬廣慈工坊憨兒祐生(左2)、仁傑(右2)第一次到小學送愛心餐盒。
一份愛心、兩份感動
新竹捐血中心企劃課長周浩偉也帶領兩位捐血志工,在現場與孩子們互動。透過簡單易懂的捐血問答,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了解什麼是捐血。向孩子們介紹捐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參與捐血行動。雖然這些孩子們年紀尚小,無法直接參與捐血,但他們透過這樣的學習,從小便能夠理解愛心和社會責任的意義,這也為他們長大後能夠參與公益打下了基礎。
周課長也將《小大人的血液課》這本圖文書送給學校,這本書記錄從血液的歷史故事開始,了解自己的血液、血液保存過程與捐血流程;藉由豐富且簡明易懂的圖文,帶領孩子一次搞懂血液基本知識和捐血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新竹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周浩偉與小朋友互動,說明捐血的意義。
捐血寶寶與學生互動,可愛模樣深受同學喜愛。
新竹捐血中心企劃課長周浩偉(左)致贈小大人的血液課給內海國小校長陳怡璇(中),希望讓藉由簡明易懂的圖文,帶領孩子一次搞懂血液基本知識。
偏鄉學校的光與影
內海國小的學生雖然人數不多,但每一位孩子的眼中,都有著對學習的渴望,對未來的期盼。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偏鄉學校的資源有限,無法享有與城市學校同等的學習條件和生活保障。
內海國小校長陳怡璇表示: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義,將捐血的點數轉化為對偏鄉小學孩子的愛心餐盒,不僅讓捐血人的善心能夠持續延續,也讓孩子們在生活上獲得實際的幫助。也感謝新竹捐血中心捐贈《小大人的血液課》這本書,內容淺顯易懂,讓孩子可以輕鬆也簡單的了解血液的知識,加上親自聽到捐血過程的解說,透過這樣的捐血宣導,也能提高學生對捐血這個公益行動的認識與關注。
這次愛心餐盒的捐贈,不僅為孩子們送去了一餐溫暖,更帶給了他們對社會的信任與希望。當他們看到這些來自社會各界的幫助,他們會明白,無論身處何方,總有一股力量在關心著他們,支持著他們的成長。
將愛送進偏鄉,讓孩子們感受到各界的溫暖。
活動結束後,內海國小的孩子們或許會在心中種下對捐血的理解與對愛心的感恩,這些理念,希望能成為他們未來生活中行動的指南。而這些孩子們,未來也有機會將這份溫暖繼續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愛向下扎根,愛與希望在未來繼續蔓延,照亮每一個角落。
實地的互動,讓孩子知道手中的愛心餐盒是如何募集而來,集結眾人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