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栗彤恩
攝影/林容琪
「2025首都圈市政體驗營」由台北市議員鍾佩玲、林亮君以及新北市議員戴瑋珊、顏蔚慈共同舉辦,活動聚焦於市政建設、議會合作,及議員自身的服務和觀點,帶領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童及其家長體驗城市運作,希望能引導學童發現問題,進而更認識並關心社會。114年7月11日體驗營共有31位大小朋友參訪了位於北投的台北捐血中心。血液至今仍無法以人工的方式製造,是極為珍貴的生命資源,唯有仰賴健康民眾的自願捐贈,才能在關鍵時刻挽救病患的生命。透過本次實地參訪,在捐血中心工作人員的導覽、問答及互動下,不僅讓參訪的學童及家長能更加了解捐血的意義與重要性,也建立正確的捐血觀念,更讓「捐血救人」的理念從小扎根。
2025首都圈市政體驗營參訪台北捐血中心。
首先播放介紹影片,內容概述台灣的捐血歷史、流程與基本知識,使學童們對捐血規範有初步了解。接著,參觀捐血室,以及成分課、檢驗課與供應課,實地了解血液從採集、分離、檢驗至供應配送至醫院前端的整體流程。
工作人員介紹血液作業流程。
在導覽過程中,工作人員也逐一解答學童及家長提出的問題。例如:「為什麼需要捐血?」許多情況,如重大疾病、手術或嚴重外傷等,都可能導致病患需要輸血挽救生命。血液無法人工製造,且保存期限有限,因此須仰賴熱心民眾穩定且持續的捐血,以維持足夠的血液庫存。至於「為什麼有些人不能捐血?」則可能是因其身體狀況無法負荷捐血,或因其他因素使其血液不適合輸入他人體內。例如:看牙醫後須暫緩7天;感冒則須等症狀痊癒,且停藥14天後方可捐血;而進行刺青、霧眉或霧唇等皮膚穿刺行為後,須暫緩捐血一年。這些規範是為了保障受血者的安全與血液品質的穩定,因此每位捐血者皆須通過嚴格的健康審查。
實地參觀血液的分離與檢驗作業。
參觀關渡捐血室時,不少學童表現積極、踴躍提問,並專注觀察捐血過程與現場各項設備。其中有幾位學童迅速記住了工作人員的解說內容,在後續複習時都能正確回答相關問題,展現出高度的理解力。隨行的家長也分享自己有定期捐血的習慣,期望透過自身實際行動影響下一代,讓孩子們更具體的理解捐血的重要性,並在長大後接續傳承,一同投入捐血的行列。
小朋友在導覽中積極提問。
活動尾聲,進行「有獎徵答九宮格」的遊戲。現場氣氛熱絡,每位小朋友都爭相舉手搶答,甚至有小朋友還沒等問題問完就興奮地脫口而出答案。題目內容涵蓋了捐血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項與血液相關知識,幫助小朋友們加深印象。學童們反應踴躍,幾乎每道題都能夠正確作答,顯示出對活動內容吸收良好。
透過遊戲互動,孩子們不僅加深了對捐血知識的記憶,也更樂於表達與學習。這些問題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知識點,而是引發思考、理解捐血意義的起點。相信這場寓教於樂的活動,讓這些孩子們都能對捐血有更深入的認識,也悄悄種下了關注生命與公共議題的種子;或許在未來,他們也會成為挽起袖子、挺身而出的溫暖力量。
有獎徵答小朋友們熱烈舉手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