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天母晨泳會救生助人,喜迎第一百場捐血!
 
採訪撰文/張郁梵
 
天母晨泳會熱衷捐血二十四年如一日,並在今年五月迎來第一百場捐血活動。(攝影/張郁梵)
 
       緊鄰天母棒球場、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與士東路交叉口的大葉高島屋,每到假日總是吸引不少居民前來採購,是天母人逛街的好去處。看準周圍人流聚集,天母晨泳會每隔三個月就會在大葉高島屋對面舉辦捐血活動,二十四年來深耕在地、獲得社區居民高度肯定,已成為天母地區重要的固定捐血點,並在今年5月25日迎來第一百場捐血活動。儘管活動當日天氣不作美,天空不斷飄著綿綿細雨,但仍有不少在地民眾風雨無阻前來, 用行動為社會注入滿滿暖流,齊心展現天母人的熱情!
 
一群熱衷捐血的游泳愛好者
 
       談起天母晨泳會創立緣起,作為創始會員、同時也是第20屆會長及捐血活動聯絡人的楊添旺回憶,早期游泳池沒有溫水,想要冬泳就必須透過團體名義租借泳池,天母晨泳會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於民國72年創立,成為棣屬於「中華民國成人游泳協會」的民間社團。
 
       天母晨泳會成立後,會員們每天早上都會相揪聚集在天母游泳池(後改建為克強公園游泳池,並於民國113年改建體育館)一起晨泳,因為是抽取地下水,從士東路底的水脈一路引到泳池,冬暖夏涼的水溫乘載著會員們共同的記憶。楊添旺笑說,天母晨泳會剛創立的時候,台北天氣很冷,冬天偶爾會出現一、兩度的低溫,「我們都是五點開始游泳,清晨天還很昏暗,但泳池燈光很亮,水上會冒著煙,地下水水溫約二十度上下,游起來特別舒服!」
 
       在天母晨泳會成立第十九年後,時任會長蕭永輝(已往生)發現,許多會員都有長期捐血的習慣,但因當年士林、北投地區沒有固定的捐血點,只能靠自己算時間勤勞點東奔西跑去找地方捐血,於是便提議由會員們自主樂捐舉辦捐血活動,沒想到民國90年10月20日首次舉辦捐血活動,便展現出強大的號召力與行動力,當日即成功募集177袋熱血,激勵了會友們持續投入公益的決心,開始每隔三個月定期舉辦捐血活動。
 
       除了每年固定在2月、5月、8月及11月第三周的禮拜天辦理四場捐血活動以外,天母晨泳會也會因應農曆新年等血庫吃緊的時刻,應捐血中心要求加辦場次。楊添旺表示,剛開始辦理捐血活動並沒有固定地點,曾在新公園歷史博物館、天母棒球場舉辦,直到隔年考量人流,會友們才決定選在大葉高島屋對面,作為捐血據點,希望透過定期定時定點,將捐血理念深入社區,同時也推廣游泳運動,號召更多居民加入助人利己的行列。
 
成為天母在地人的捐血站
 
       為了打造天母在地人的捐血站,天母晨泳會起初辦理捐血活動時,都會準備五台捷安特腳踏車,只要成功完捐就能領取抽獎券,並在活動結束後當場抽,費用全由會員自掏腰包樂捐,慷慨程度曾讓不少接到電話的中獎人誤以為是詐騙集團。不過,楊添旺坦言,大家心裡也明白,捐血送禮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送了五年、總計送出一百台腳踏車以後,就沒在捐血時舉辦過抽獎活動,但偶爾有會員贊助物品,隔壁LA NEW偶爾也會贊助贈品券。
 
       「一開始辦抽獎是為了讓更多在地人知道這裡會有固定捐血點,隨著時間推移,居民們開始習慣定期來這裡捐血以後,我們就不再特別宣揚,想要捐的人時間到了自然就會來捐!」有別於其他團體習慣準備完捐禮獎勵捐血人,天母晨泳會希望來捐血的居民都是本著利人利己的出發點,打從心裡真正認同捐血理念,「用標新立異的方式,一次性地衝高捐血量沒有意義,我們是期許可以長期穩定地辦下去,也希望捐血人持續捐下去,而不是因為想要得到禮物才來。」
 
民國90年天母晨泳會於新公園歷史博物館首次舉辦捐血活動,隔年為了營造社區捐血風氣,便將捐血據點定在現址迄今。(前排右為第十九屆會長蕭永輝,左為現任捐血組張明德組長)(圖片提供/楊添旺)
 
       每次辦理捐血活動,均由第32屆會長魏致祥統籌活動器材,並向主管機關申請路權和停車格;捐血組張明德組長則會在活動前一週來路口掛上紅布條,提醒路過居民三個月一次的捐血時間已到。會友王儷璇雖已搬居台南,但只要天母晨泳會舉辦捐血活動,她總會自費搭高鐵北上幫忙,從不缺席,在捐血車旁喊著「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廣邀社區居民踴躍參與。
 
       活動當天,捐血組的成員也會提前一小時抵達現場架設帳篷,方便捐血車一到就能馬上作業。張明德組長補充,「這個據點已經成為士林、北投地區固定的捐血常駐站,剛好全血每隔三個月就能捐一次,有在定期捐血的人都知道,時間到了來這裡就能捐。」也因此,許多經常到捐血活動現場幫忙的會員們,早已和不少長期穩定捐血的當地居民打成一片。
 
       會友們也會盡量把活動現場弄的很熱鬧,「會員們來來去去,人很多,現場大概都會有至少十幾人左右。」偶爾碰到地方媽媽想捐血,但是沒有人照顧孩子,會友們就會主動提議幫忙照看;如果遇到開車來的捐血人,會友們也會變身泊車小弟幫忙顧車;還有遇過居民遛狗,路過看到捐血車,臨時起意上車捐,大家就會幫忙看狗。
 
深信有人氣才會有人潮,天母晨泳會每次辦捐血活動,現場總會聚集十多名會員齊聚幫忙。(攝影/何萬枝)
 
       張明德笑說,雖然沒有準備捐血紀念品,但會友們總會自發性地帶很多咖啡、點心來探班,大家聚在一起邊聊天邊品嚐美食,還曾因為太多人聚集在這裡吃東西,而被路人詢問在賣什麼好吃的,「每當此時,我們就會邀請對方一起加入,所以很多捐血人都說,我們這裏比較有人情味!」當年還有其他團體在此協辦捐血,但都已早早收攤了。
 
       最難忘的是有一次辦捐血活動還碰到台北下雪,「在這裡就可以看到雪積在山上白白的一大片,真的太冷了,我們就架火爐,大家圍在一起取暖,很好玩!」不只寒流帶來酷寒,會友們還得時常面臨狂風帶來的考驗,楊添旺進一步提到,「這個路口剛好是風口,海邊的風吹過山頭衝下來就是這裡。有一次風很大,一口氣吹斷了兩根帳篷支架,所以現在我們都會在帳篷四個支架上掛水袋,但儘管如此,器材折損率還是很大,大概兩年就要買一次帳篷。」
 
有人願意捐,我們就提供管道!
 
       不論天氣好壞、颳風下雪,天母晨泳會二十四年如一日,每隔三個月定期辦理捐血活動,夏天熱到受不了就吃冰,冬天冷到不行就烤火,在會友們持續不懈的努力下,捐血量屢創新高,還曾創下單次活動募集超過三百袋的驚人紀錄,讓會友們大受鼓舞!
 
       然而樹大招風,楊添旺無奈指出,早期也曾被抗議過,「說我們佔據人行道,導致行人走路不方便,也曾被其他社團檢舉,質疑我們是不是有用一些傷風敗俗的方式吸引人潮,結果還真的有派人來監視??」所幸後來會友們在活動裡汲取經驗,做中學、學中覺,慢慢找到平衡點,盡量不造成用路人的困擾。
 
       「其實,跟到我們的護理人員都很辛苦,沒有時間吃東西、上廁所,所以我們一來就會跟附近店家打點好,讓他們來可以跟店家借廁所。有時人太多,護理長還要跑下車來量血壓。」辦捐血活動不僅需要人力,還要有足夠的熱忱,尤其活動當天,張明德組長和組員魏致祥一定要早早準備器材運送,結束還要將器材歸位,超過十小時的忙碌,雖然累,但他們甘之如飴,「過程有苦有甜,也意外在社區結交到很多朋友,捐血對身體很好,還可以幫助人,有能力就繼續辦下去。」
 
天母晨泳會每隔三個月就會在大葉高島屋對面舉辦捐血活動,是天母地區固定的常駐捐血點,即便疫情嚴峻期間也未曾停辦。(攝影/張郁梵)
 
       截至民國114年6月為止,天母晨泳會總共募集高達兩萬袋寶貴血液,這份持續不懈的愛心與行動,值得記錄與傳頌。特別是在民國109至110年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期間,當多數團體紛紛取消或延後活動時,天母晨泳會依然堅定舉辦不退縮,按照原排定的計畫持續辦理、熱血相挺,協助台北捐血中心募集血液。
 
       「有些事情當下沒感覺,事後回想才驚覺我們怎麼這麼勇敢。」楊添旺笑著提及,「當時想法很簡單,疫情期間醫療用血需求不減,有人願意捐,我們就應該要提供管道給他,畢竟如果這邊他們都不敢來,醫院就更不用講了!況且來這邊捐血的人,基本上還是在地人比較多。」
 
傳承救生助人的使命
 
       除了深耕社區推廣捐血,早期天母晨泳會也很熱衷水上救生活動,會友們會集資購買水上摩托車,在週末前往位於新北市石門區的白沙灣海水浴場駐站救生,「我們都是義務志工,沒有收錢,想著週末在那裡駐站救生,還可以順便帶老婆、小孩去玩,後來政府把救生外包出去變成僱傭制後,我們就沒興趣參加了!」楊添旺說,會友們喜歡不受約束、自由自在的發揮,大家也很有理想,不是為了錢,只是單純喜歡水上活動、想要利用自身專長優勢來幫助人。
 
       第15屆會長、現任泳會總幹事賴晉朗則認為,天母晨泳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很珍惜週末聚在一起聊天打屁的時光,對許多會友們來說,這裏就是一個轉換心情和工作壓力的場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處三、四十年,彼此感情比兄弟還要親,「我們男生在泳池游完泳,洗澡都脫光光,很多事情都可以討論,能幫忙就互相幫忙,吵架也沒關係,隔天解釋開就好了,也是情緒發洩,有些沒辦法跟家裡太太、小孩講的事情,就來這邊吼一吼,抒發一下。」
 
       從最初的七人小組,天母晨泳會一路發揚,最蓬勃時會員人數一度超過一百五十人,直到現在四十二年過去,隨著年齡增長,有人離世,加上少了固定游泳的地方,會員來來去去,如今剩下七十多人,平均年齡超過75歲,很多會員初次捐血都在這裡捐,現在雖然早已過了捐血年齡,但只要舉辦捐血活動,還是會回來幫忙。
 
       「大家會利用這個時間來聊天,畢竟以前每天早上晨泳都會見面,後來泳池翻新改建後,大家都各自鳥獸散,現在捐血這裡就像是隱形會址,方便會員聚會。」楊添旺笑稱,如今捐血活動,已變成大家三個月一次固定聊天的場所,未來能辦幾年也不知道,「看我們體力到哪裡!」
 
       張明德說,現在有慢慢傳承給下一代,「今天我孫子有來,雖然還小不能捐,但我讓他現在開始見習,出點體力。捐血是好事,所以我們都有鼓勵小孩來捐,告訴他們,來捐血是為你好!」也希望在資深會員引退後,子女們能接替下去,讓好不容易打造而成的天母捐血站能繼續匯聚在地人的愛心。
 
天母晨泳會由一群熱愛游泳的人組成,不只捐血,早期會友們也很熱衷水上救生,每週末固定前往白沙灣做志工。(圖片提供/楊添旺)
 
瀏覽人數:1119
最新異動時間:2025/07/11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