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感恩無限,傳遞愛與希望—台北捐血中心113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
 
撰文/周永悅
攝影/林容琪
 
       每年四月,是一個充滿感恩的月份;全台各捐血中心都會在此時舉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向所有熱心參與的捐血人、企業、社團、學校及志工致上最誠摯的謝意。正如今年台北捐血中心表揚大會的司儀陳淑麗所說:「捐血不應只是公益活動,它是無私奉獻的精神象徵,也是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它彰顯了對他人的關懷,也是一種愛的行動。」在這樣的時刻,無數懷抱「善與關懷」的群體齊聚一堂,會場中洋溢著溫暖的正能量,熱情與笑容綻放在每一張臉上,讓人深刻感受到愛的力量與社會的溫度。
 
       「113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在114年4月20日於台北市中油大樓國光廳舉行,特別邀請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專門委員紀咸仰、國防部軍醫局衛勤保健處處長曾元生、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黃建華、新北市衛生局主任秘書林惠萍、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台灣血液基金會執行長王宗曦及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副理事長魏昇堂出席頒獎。此次表揚大會個人捐血績優部分,全血捐血100單位以上4,705人、分離術捐血100單位以上2,999人、獲榮譽紀念章者531人、獲榮譽紀念牌者74人、獲榮譽紀念徽章者14人。在團體部分,受獎機關、社團及企業有127單位、特殊貢獻獎14單位、學校11所、部隊團體6單位。
 
       活動的開場是由士林國小合唱團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快樂天堂」。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在第二首歌曲「快樂天堂」與士林國小校長吳明郁和同學們一起演出,同時當天也恰巧是該校130週年校慶,因而讓此次的表演格外的具有意義。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前排左)特別上台與台北市士林國小合唱團獻唱「快樂天堂」。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首先感謝所有蒞臨盛會的來賓。他表示,此刻的感謝不僅是代表他個人及台灣血液基金會,更是代表全國各地的用血人,向大家致上最深的敬意。雖然去年曾面臨幾次血液短缺的危機,但所幸供需仍維持平衡,醫療院所的用血量也較前一年下降了2.3%,因此未引發太大的恐慌。他特別感謝各界善心團體捐贈捐血車、血液運送車,讓服務更加完善而有效率。而最值得敬佩的,正是被譽為「護國菩薩」的捐血人與捐血單位,因為他們無私的付出,讓全國血液的供應能夠持續而穩定。台灣目前的捐血率高達8%,居世界之冠,這份榮耀,是所有默默耕耘、熱心奉獻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董事長侯勝茂代表全國各地的用血人,向大家致上最深的敬意。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在代表市政府致詞時,特別向所有在場的捐血人及績優團體表達誠摯的感謝。她說:「今天我們不是主角,而是懷著感恩的心前來致意。各位不僅捐出血液,更是捐出了希望與生命的延續,真正扮演著護國菩薩的角色。」今年獲獎者共有2,035位來自台北市,其中1,205人捐的是全血,另有830人捐分離術血小板。這些貢獻並非一次性,而是持之以恆、長期投入的善行。此外,許多團體、企業及非政府組織也長期的提供資源與支持,讓台灣的血液供應得以穩定運作。
 
       林奕華也特別提到,她注意到不少社團長期在地方上辦理捐血活動,都有深遠顯著的成效。「台灣的善良,就是體現在這些點點滴滴裡面。」她也表示,非常榮幸能參與這次盛會,並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市民一同加入捐血的行列,讓愛持續擴延。
 
       113年度捐血績優團體共有137個,其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會長潘維剛特別親自出席接受表揚。站在台上,她是以無比興奮與感恩的心情和其他的團體接受這個殊榮。從民國93年到113年,佛光人共募血111萬2,506袋,等同於2億7,801萬4,000cc。這項成就極為難得,展現了佛光人長期以來對社會的深厚關懷,也實踐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理念。星雲大師生前也特別將三大佛教日:佛寶節、法寶節和僧寶節列為「捐血報恩日」,以具體的行動傳遞慈悲之心。潘維剛女士感性的說:「我們常說『上報四重恩』,因此對社會,我們不僅懷抱著的是感恩,甚至是報恩的心情,將一滴滴的熱血回饋給社會,讓個人或家庭重新燃起生機與希望。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們一定會持續下去,讓捐血成為我們生活的日常,也希望這樣的愛與希望,永不止息。」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中)頒贈感謝狀予特殊貢獻單位,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會長潘維剛代表受贈。
 
       在表揚捐血績優部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特別再次致詞,向所有國軍弟兄表達由衷的敬意與感謝。他表示,國軍官兵除了平日肩負保家衛國的重任,在公益事務上也不遺餘力,尤其在捐血方面更是長期的堅實後盾。根據統計,每年全國捐血總量中,有高達5%是國軍弟兄捐獻的;這個數字彰顯了他們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與承擔。侯董事長也特別強調,最讓他感動的,是每當全台血庫面臨緊急缺血的關鍵時刻,國軍總是第一時間響應支援,展現出極高的機動力與團隊精神;這份無私的奉獻與義勇的表現,也讓全國民眾深受感動與敬仰。因此,本年度表揚大會特別邀請國防部軍醫局衛勤保健處處長曾元生代表接受感謝狀,以向國軍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中)頒贈感謝狀予績優部隊,國防部軍醫局衛勤保健處處長曾元生代表受贈。
 
國防部軍醫局衛勤保健處處長曾元生(左2)頒贈感謝狀予績優部隊單位。
 
       新北市衛生局主任秘書林惠萍此次代表市長侯友宜出席,並向所有與會者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與敬意。她表示,能夠身處這樣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場合,親眼見證眾多捐血人、團體與志工所付出的善行,讓她深受感動與敬佩。她高度認同侯董事長與林副市長的說法,認為每一位捐血人都是人間菩薩。他們不僅捐出寶貴的血液,更傳遞了一股堅定、無私的善念,為社會注入溫暖與希望。期盼這股強大的善的力量能夠從台灣延伸到全世界,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美好與溫情。最後,她呼籲在場的每一位持續支持捐血,並邀請更多民眾加入這項充滿意義的活動,讓善與愛流轉流傳。
 
新北市衛生局主任秘書林惠萍頒贈感謝狀予個人全血100-130單位績優捐血人。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正,代表市長謝國樑向與會的捐血人、績優團體及志工們致謝,感謝他們長期以來的付出與奉獻。張局長表示,捐血是一種愛的流動與循環,有些來自外縣市的民眾在台北工作或旅遊時,會順便捐血;而台北的居民則可能在前往中南部時,選擇以捐血行善。這樣的互相支援與照顧,正是穩固台灣醫療能量的關鍵。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左7)頒贈感謝狀予個人分離術捐血350-1000單位以上績優捐血人。
 
       位於台北捐血中心附近的關渡宮,不但是親切的好鄰居,這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也長年積極舉辦捐血活動,致力於傳遞善與愛的力量。為了弘揚媽祖慈悲濟世的精神,關渡宮於106年成立了「干豆媽太鼓團」,肩負著對內凝聚與對外交流演出的重要使命。今年的表揚大會上,「干豆媽太鼓團」帶來精彩演出《熱血奔騰愛飛揚》,成為活動中的一大亮點。鼓手們以整齊劃一、氣勢磅礴的鼓聲,向所有無私奉獻的捐血人與支持團體致上最誠摯的感謝。透過這場震撼人心的演出,也期盼能激發熱情與能量,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捐血的行列。
 
「干豆媽太鼓團」以整齊劃一、氣勢磅礴的鼓聲帶來精彩演出。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專門委員紀咸仰(左4)頒贈感謝狀予捐血績優學校。
 
       此次表揚大會特別邀請捐血人上台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侯建廷先生今年34歲,17歲時的首捐是因為在南陽街補習的休息空檔,被鄰近公園號捐血車的志工宣傳捐血的好處吸引。「從小就聽說『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這個口號,我們幾個男生都覺得這蠻酷的;在互相慫恿之下,我們就一起上車捐血了!」就是一個這麼簡單的想法,開始了他長達17年的捐血生涯。
 
       但是讓他更堅定支持著自己的意念,則是有一次在南海捐血室電視看到的飛官許德英的親身分享。因為飛行任務中發生意外,他歷經14次手術,輸了7000cc的血;痊癒後許德英立志捐血助人回饋。這個「血債血還」的故事讓侯建廷深受感動;在那當下,他更強烈而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事看起來或許渺小,但是這每一袋血蘊含的力量與意義,卻是如此的重大!
 
       此外,每年12月31日,侯建廷總是會把所有事情排開去捐血。他認為,除了捐血本身助人與促進健康的意義外,選擇在一年的最後一天捐血,更具有一種「除舊佈新」的儀式感。對他來說,這不但是一個習慣,更是一種承諾與使命感,在歲末之際,用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溫度。
 
       他的這段經驗分享感動了許多在場的來賓。相信每一位出席的與會者,也都能從中深刻體會到捐血助人的喜悅與意義。每一袋血,都是一份無私的愛;而當這些點點滴滴的善意匯聚起來,就能轉化為守護生命的大愛,讓愛與善的循環在社會中持續不斷、源源不絕。
 
捐血人侯建廷(右)於大會中接受主持人陳淑麗(左)採訪,分享他的捐血心路。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左4)頒贈榮譽紀念徽章予個人捐血2000單位績優捐血人。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左4)頒贈榮譽紀念牌予個人捐血1000單位績優捐血人。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左6)頒贈感謝狀予個人分離術捐血1050-2300單位以上績優捐血人。(攝影/蘇東興)
 
台灣血液基金會執行長王宗曦(左5)頒贈感謝狀予捐血績優團體。
 
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副理事長魏昇堂(左4)頒贈榮譽紀念章予個人分離術捐血500單位捐血人。
 
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中)致贈感謝狀予本次大會協助單位。
 
瀏覽人數:12
最新異動時間:2025/04/30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