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泰國國家血液中心訪問團 來台交流汲取台灣經驗
 
       泰國國家血液中心(National Blood Centre)隸屬泰國紅十字會(Thai Red Cross Society),為皇室管理,肩負泰國全國血液招募與供應管理的重要職責。泰國國家血液中心旗下有12所地區捐血中心(Regional Blood Centre)與一所血漿成分中心(Plasma Fractionation Centre)。
 
       為了加強國際間的血液服務交流,泰國國家血液中心一行七人於113年12月10日至12日來到台灣血液基金會與台北捐血中心進行為期三天的實地訪問與意見交流。泰國國家血液中心本次是由Ms.Piyawadee Witthayawiwat(Assistant Director for Administration)分別率領主管GMP規範、品保、檢驗、成分分離、血液供應、採血作業、捐血人公關企劃招募等專長之工作人員組成訪問團。
 
捐血公關企劃招募,各國都是最困難的展開工作
 
       在三天的經驗分享中,雖然雙方都是血液服務機構,但也有少許不同的地方,例如在捐血人公關企劃招募方面,泰國國民捐血率大概為4%,捐血年齡規定為17歲至60歲之間。目前泰國國家血液中心已經推出手機APP,可以讓民眾更方便進行預約捐血,但目前僅限於曼谷市區使用,尚未開放至全泰國。在全血方面,主要是350cc與450cc兩種,但兩者之間的捐血間隔時間均為三個月,以確保捐血者的健康與安全。泰國訪問團特別注意到目前台灣已經擁有3輛EV全電動捐血車,這是台灣血液服務在環境永續發展(ESG)方面的一大亮點。與之相比,目前泰國的捐血車仍以傳統能源為主,尚未導入電動車輛。
 
       根據泰國國家血液中心的現行制度,大概有50%的血液供應來自各大醫院自行募集,另外50%則是由國家血液中心來提供。而曼谷市區各醫院每天約有2000袋血液的需求量,但曼谷市在整年幾乎持續高溫和數個月雨季的挑戰之下,嚴重影響血量的穩定捐入,故泰國國家血液中心經常會推出各種募血宣傳活動與紀念品,其中,最受歡迎的紀念品就是熱帶國家的代表穿著——T恤,不同標語的外觀設計,吸引許多捐血人踴躍參加。
 
血液處理作業國際標準化流程,為病人重重把關
 
       台灣與泰國的血液中心相關標準化流程條文依據,幾乎都是依據血液與生物治療促進協會(AABB)與國際輸血學會(ISBT)的規範來訂定的。泰國比台灣更早實施NAT檢驗(核酸擴大檢驗),能夠有效縮短病毒檢驗的「空窗期」,大幅提升血液安全性。其他常規的血液篩檢項目與台灣相比,泰國目前不檢驗HTLV(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及ALT(血清轉胺酶,肝功能指標)。此外,泰國部分地區目前已加測HEV(E型肝炎病毒)。未來,泰國國家血液中心將根據各地流行病學的特性,逐步增加Malaria(瘧疾)的捐血篩檢。值得注意的是,泰國對於所有捐血者採取了「不提供任何檢驗報告」的政策,這與台灣的做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在杜絕藉由捐血來進行疾病檢驗。泰國的分離術目前有分離術血小板、分離術血漿以及分離術白血球,且所有分離術血品,都必須進行照光處理(Gamma射線照射),以降低輸血後可能出現的感染風險。在血液供應與運送方面,泰國均有遵照冷鏈規範(cold chain),以維持血液品質並確保供應安全;但在曼谷市區,各大醫院需自行派遣人員至血液中心領取血液,外縣市才採取物流委外運送的方式。
 
       透過此次與本會的交流,雙方都更深入了解血液管理方面的經驗,並期望能借鏡彼此的做法,共同持續提升血液安全與供應的品質。
 
泰國國家血液中心訪問團來訪台灣血液基金會合影,左起公關處處長黎蕾、Mrs.Palika Sakuntalak、Dr.Duangnapa Intharasongkroh、Ms.Treungtra Leelarungsun、Ms.Piyawadee Witthayawiwat、本會執行長魏昇堂、Ms.Wadee Rungpradubvong、Ms.Parichat Pothiratch、Mr.Theera Witthayawiwat、業務處處長洪英聖。
 
參訪台北捐血中心檢驗課,交流檢驗的項目以及方針。
 
參訪台北捐血中心大安號捐血車,觀摩定點捐血車的捐血服務以及接電式捐血車的運作。
 
瀏覽人數:532
最新異動時間:2024/12/31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