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吳庭維
紅色布幔拉起 用初心串起靜脈中的生息
我記得第一次捐血是在大學的時候,看見捐血車駛進校園募血,但完全沒有捐血經驗的我對於陌生、冰冷的針具感到恐懼跟緊張,碰巧室友有多次的捐血經驗,被他熱情的邀約與溫柔的鼓勵,逐漸被感動並克服心魔而去嘗試,最後帶著愉悅的心情坐上捐血椅,順利挽袖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捐血。
從本來畏懼、害怕、對捐血帶著刻板印象,在自己親身接觸之後理解到捐血意義,所謂:「分享就是回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有時候我們覺得是在幫助別人,其實最大的受惠者是自己,對社會、對自身,都是一種正向循環。期許自己能持續堅持下去,只要帶著一顆熱血的心就可以幫助他人,何樂不為呢?
愛與被愛都感謝有你。
健康才有滋養的力量 照顧好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捐血不但可以幫助需要的人,也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保持身體機能,不但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更健康─生理、心理都健康。
對我來說,定期捐血也算是一種定期的健康檢查。我記得自己因為有兩次被「退貨」經驗,才讓我意識到「捐血是身體健康的象徵」!爾後,為了達成定期捐血的目標,我更加注重每天的睡眠質量,並督促自己規律運動,自動自發追蹤自己的健康,這種推自己一把的動力,遠比一年做一次身體檢查更有效。
月娘總是這呢光 媽媽給阮的手牽牢牢
因為之前捐血有被「退貨」的經驗,除了維持體能之外,我也很注意飲食和養生,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捐血助人,身體狀況不好,捐血給別人會有風險。在這裡,我想先大聲的對媽媽說:「謝謝媽咪,我永遠愛妳,妳偉大和深厚的愛是我一輩子的功課,妳養我長大,我會陪妳到老。」我打從心底非常感謝我的媽媽全年無休、不辭辛勞的準備兼具營養均衡與色、香、味俱全的米其林餐點照顧全家人的健康,特別是在我準備捐血的前夕與其後,都備有富含鐵質的蔬果,例如:菠菜、海帶、黑豆、葡萄、櫻桃等,而動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也常為桌上佳餚:滷牛三寶、京醬肉絲、迷迭香羊排、麻油豬肝等,靠食補的方式讓血紅素慢慢上來。每天可以吃到媽媽煮的佳餚,是讓自己保持健康,亦是間接使需要輸血者接受到安全血液的方式。所以,我的媽媽也是促成讓愛延長的一員,能使他人受惠,是另一種層次的欣慰與喜樂。
圈圈的潭水是媽媽無聲的愛。
慈母手中鏟,人間一廚神。
再相見 讓每一次結束都期待新的開始
每次步入捐血室內,迎面而來的是笑容可掬的護理師,雖然已是捐血常客,但看見針頭的管徑依然會浮現一絲緊張,但一面和他們如老朋友般的談天說笑,看著他們一面熟練的操作,內心的緊張與不安頓時減輕許多。而他們盛放的笑顏,讓人既溫暖又有歸屬感,偶有空閒時會和大家聊聊天,真誠的互相關懷,相見而歡、相識而悅,大家無不感染了她們所帶來的輕鬆愉快氣氛。
每次捐完血,我都有一種很奇特的溫馨感,看著自己所捐出的鮮血能夠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彷彿吹奏一首生命之歌,讓我體悟到人間的溫暖,一句問安,一個微笑,一袋血液,都可以傳逹我們的關懷與愛心。有時在街上看著熙攘往來的人們,我常想:很多人遇到需要輸血的狀況往往是逼不得已的,這裡說不定就有人曾經輸過我的血,甚至因為及時輸血而保住一命,與延續生命是如此接近。心中自然會升起喜悅,那種感受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步出捐血室,春天和煦的陽光,溫暖地揮灑照耀路上的行人,捐血室內的護理師與志工們滿面笑容的引導前來捐血的民眾,和藹可親使滿室溫馨,像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用微笑的面容布施他的喜樂,用翩翩的絮語施頌他的溫暖。
綻放的一彎彩虹 我們都是有福人
真實的快樂和幸福感是基於「無私的奉獻」、「不求任何回報」的初心去行善。持之以恆的做下去,快樂一陣子就會變成快樂一輩子。捐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利人,使他人的生命脈動不因之而停止;利己,能夠捐出一袋熱血,代表自己的身體很健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朋友看到捐血車都能踴躍上車挽袖捐血,讓我們一起搭乘這輛幸福巴士,在未來的每一個停靠站都有機會成為點亮社會公益的一盞明燈,讓愛延伸擴大,讓世界繼續跳動,讓人生的旋轉木馬繼續馳騁,用雀躍的腳步寫下熱血的生命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