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用己身心田,種出他人生命中的春風—記112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
 
採訪撰文、攝影/蘇曇
照片提供/台中捐血中心
 
       「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用它來種什麼,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在惠明盲校樂團悠揚的歌聲,以及〈將軍令〉激昂的鼓聲之中,台中捐血中心112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於113年5月9日在潮港城國際美食館拉開了序幕。
 
       惠明盲校樂團的指導老師沈思妤表示,樂團的成員從國小到高中都有,大部分人仍有極微弱的視力,雖無法看得太清楚,但其實他們平日時常受邀在各種場合演出,所以這群孩子對於上台通常不太會緊張;每次上台表演前,帶隊的師長都要比他們還緊張得多。從當天台上忘情投入的演出,也可以看出他們平日練習的用心。
 
       由於疫情之故,這是睽違三年後的第一場實體表揚大會。前幾年雖然有線上直播等,但大家終究無法到場與朋友相聚,因此這一天的氣氛格外熱鬧。許多平時在各網路捐血社團相識,或是分散在各捐血室的好友們,都在大會開始前大聊特聊,對於能夠來到現場受獎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112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全體與會人員大合照。感謝大家共襄盛舉,典禮因為有您們而精彩!(照片提供/台中捐血中心)
 
年度總捐血數683,462袋背後的所有無名英雄
 
       表揚大會開始,台中、彰化、雲林、南投的縣市首長雖然未能到場,但都拍攝影片表達對無私的捐血英雄們的感謝;此區域六所醫療院所的院長也代表醫療第一線的人員,感謝現場所有人拯救生命的善舉。表揚大會主席台中捐血中心主任林冠州在致詞時,先是感謝及肯定了現場所有樂於助人的捐血者,而後提及,近年捐血量雖然仍在逐步提升,但因少子化的影響,年輕族群捐血的比例實際上是逐漸下降的,長遠看來血液供應量的不足仍然是可以預見,且非常需要大家關心的問題。他也透露,自家孩子剛滿17歲時就被他抓來捐血,更期盼捐血的良好習慣能延伸到下一代年輕人身上。
 
       接著表揚的是四個於112年度有特殊貢獻的單位,國軍台中總醫院協助於部隊內推動捐血活動;快樂麗康股份有限公司與彰化縣彰工國際獅子會分別捐贈了名為「HAPPY ANGEL號」與「彰工金葉號」的大型巡迴捐血車;台中市私立衛道高級中學校友會則捐贈了名為「石伯男修士精神號」的血液運送車,這些單位在宣導捐血活動與捐贈硬體設備上都有極大的貢獻。
 
       隨後針對112年度捐贈全血與分離術達百次以上的捐血人、捐血達千袋以上的團體、學校、軍方等各單位頒發紀念章及感謝狀等,總計捐分離術百次以上的捐血人共有1,665位,捐全血百次以上的捐血人4,289位,捐1,000袋以上的團體單位有115個、學校單位11個、軍方單位1個及25個特殊貢獻單位。台中捐血中心去年總捐血數達到683,462袋,供應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等中部四縣市醫療院所使用,而這都要感謝台下每一位堅定又熱血的無名英雄。
 
捐血績優部隊與學校背後的用心
 
       捐血績優部隊,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的代表人員是身為醫政官的張凱峻,由於在軍中時常會因救災接觸到需要輸血的傷者,再加上軍中的各種相關講座也會提及類似內容,因此O型的張凱峻在下部隊後也開始養成了捐血的習慣。他輕鬆地表示,畢竟O型是最受歡迎的,能順手做一件好事,自己又沒有什麼損失,因此不知不覺也持續捐血近十年了。在部隊裡,大家要去捐血時總是一個拉一個,自然而然就養成了把捐血當作一件必做事項的習慣。
 
       而捐血績優學校之一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石文傑則表示,彰工不同於一般由學生會主辦捐血活動的大專院校,校內由四大社團(校友會、家長會、文教基金會、彰工獅子會)串聯推動捐血事宜,無論在宣導、辦理等方面,皆十分投入。前述的大型捐血車「彰工金葉號」,就是由彰工文教基金會與彰工國際獅子會一同捐贈的。
 
       此外,家長會長為了鼓勵同學們勇於踏出第一步,養成捐血助人的好習慣,特別鼓勵首捐族。因此該校今年的捐血人中,就有大概250位為首捐。石文傑校長更希望透過捐血,能讓同學們在生命教育及品格教育方面都有更深刻的體會。
 
資深捐血人及外科醫師致詞,要持續做好事,更要把能量擴散出去
 
       頒獎過程中,也邀請到資深捐血人歐安臺女士,以及秀傳醫院外科醫師黃漢斌醫師致詞。歐安臺從18歲開始捐血,適逢台灣開始推動血液事業,至今已有50年。一開始是因為大學時她曾依靠獎助學金度日,內心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回饋社會,因此選擇了最簡便的方式——捐血。出社會以後,她懷著這份感恩之心持續捐血;又很幸運地因為持續捐血,而數次及早發現自己身體方面的問題。
 
       最初微小的善心,也在時光中逐漸茁壯,她說:「每一次捐血,都是歡喜和感謝的。歡喜的是我的身體還健康,能夠繼續捐血;感謝的則是不用花錢,只要捐出我的熱血,就可以實現我回饋社會的心願。」最後她也呼籲大眾一起挽袖捐出熱血,讓社會因為有我們而更美好。
 
已捐血50年的歐安臺認為能捐血是幸運的,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一起來參與,讓社會因為有我們而更美好。
 
       緊接著致詞的,則是素有「媽祖認證的醫師」之稱的彰化秀傳醫院外科醫師黃漢斌醫師。這個稱號的背後其實有個小故事:台北有一名90多歲的阿嬤,手上長出約有羊角大小的皮質角狀物,在進行手術切除前,家人因擔心而至桃園龍德宮請示媽祖,沒想到媽祖竟降乩指示家屬可至秀傳醫院尋找外科醫師黃漢斌治療。後續當然平安順利地完成手術,而受到「媽祖」指名的黃漢斌醫師也因此聲名大噪。
 
       黃醫師一上台,便幽默地表示,自己今天能站在這裡,不是因為他捐的血最多,而是因為身為外科醫師,他在醫院裡用的血可能是最多的。自己雖然每三個月都會去捐全血500cc,但自己經手的病患可能是車禍脾臟破裂、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等等,許多傷病出血量動輒3000、5000cc。這讓他意識到,比起個人持續捐血,當個「捐血大聲公」,呼籲身邊的人一起來捐血可能更為重要。
 
       因此,黃漢斌不僅自己持續捐血,也會鼓勵身邊因各種因素無法捐血的朋友,多多分享捐血資訊,影響更多身邊的人來捐血。為此,他甚至自己製作影片來鼓勵及宣導捐血。黃漢斌分享,醫院裡也會舉辦捐血活動,但因為忙碌、不了解,或是有些同仁根本不太注意公告,有時可能成效不彰。因此在捐血活動前,黃漢斌不僅會自製影片講解各種注意事項與相關內容,甚至還會巡迴各部門,呼籲大家踴躍捐血。
 
       不僅如此,每當逢年過節,或是颱風下雨,其他人開開心心歡聚出遊,或是根本懶得出門窩在家裡時,黃漢斌便特別擔心捐血量會因此受到影響,會主動以辦活動、發文等方式提醒身邊的人們:別忘了捐血!他也呼籲現場的所有人,一起在持續做好事的同時,把這份能量擴散出去。
 
彰化秀傳醫院外科醫師黃漢斌醫師,不僅持續捐血,還致力於當個「捐血大聲公」,試著透過做影片、辦活動、發文章等各種宣傳方式,影響更多人加入挽袖捐血行列。
 
典禮的隱藏大功臣:主持人小倩,也是個熱血的捐血人
 
       在漫長的頒獎,以及所有受獎人心滿意足的笑容之中,112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圓滿落幕。這不僅有賴於所有捐血人、頒獎者共襄盛舉,台中捐血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及志工隊的努力,還有一個雖然十分顯眼卻容易被忽略的功臣,那就是當天的主持人——台中大千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小倩。
 
       從典禮進行中適時的接話與活絡氣氛的內容中,可以發現小倩對捐血有很深的了解,果然,她本人也是捐血已有近十年之久的捐血人。小倩二十幾歲在電台工作時,對面就是捐血室,由於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本來很怕針的她在猶豫好一陣子之後,有天終於鼓起勇氣捐血。踏出第一步後,一切事情就都簡單了許多,當時電台裡有另一個主持人也是捐血人,兩人時常在節目中分享捐血資訊,鼓勵聽眾踴躍捐血。甚至到後來,有些聽眾去捐血時,還會用臉書私訊分享自己在捐血車前挽袖燦笑的照片給她,讓她十分感動。
 
       一直以來血壓都偏低的小倩,好幾次在捐血時因為血紅素沒有達到標準,而特地就醫調整身體。對她來說,捐血不僅是為了助人與行善而做的付出,同時也是提醒自己身體健康狀況最好的守門員,因此她也非常樂意宣導捐血的好處,期盼能讓更多人對捐血產生興趣。
 
台中大千廣播電台主持人小倩,是本次表揚大會的主持人,更是一名捐血人。
 
捐血是在自己心田上,種出他人生命中的一陣春風
 
       相信這一天齊聚在此的所有捐血人,就像小倩、像致詞的歐安臺女士與黃漢斌醫師等人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與捐血結緣的過程與故事,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為捐血做出貢獻。
 
       當天台下有位受到眾多志工和捐血人紛紛推舉,說「他的故事最多」的葉世斌先生,他出生時,母親因為前置胎盤而差點血崩,當時媽媽便曾接受輸血;而他自己年僅4歲時,也曾因腦血管瘤兩度開刀,小小年紀就已接受過輸血;16歲時,又因家中發生火災,全身有約四分之一面積受到二到三度的燒燙傷而接受輸血。也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接受過那麼多人的善意,葉世斌17歲就讀夜校時,適逢獅子會到學校來募血,他在同學的起鬨之下響應,從此便捐出了興趣。
 
       葉世斌自言,自己把捐血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兩週就要捐一次分離術。腦部開過刀的他因平衡感不佳無法騎車,因此有一段時間,他會搭公車後再步行到最近的捐血室,即使來回花上四個小時,他也甘之如飴。如今雖然在離家較近的地方有了新的捐血室,仍要走上大概6公里,他便邊走邊進行間歇訓練,邊走邊健身,仍然維持著每兩週捐一次分離術的習慣。
 
       和在網路上的捐血社團認識的朋友在捐血室相聚,大家彼此良性競爭捐血數據,在熟悉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動力,捐血為他帶來了許多生活樂趣。葉世斌說:「我從受血人變成捐血人,捐血對我來說是一個好的循環,讓我發現人與人的距離其實沒有那麼遠。我捐出去的血我不知道是給誰用,但我知道捐出去的血可以幫助到某個人;同樣的,你會發現很多關心你的人,他們捐血是沒有目的、不求回報的。」
 
葉世斌(左)與在網路捐血社團結識的好友蘇昭忠合照。蘇昭忠頭上戴的有趣帽子,則是豐原捐血室的捐血人們一起團購的產品,豐原捐血室的大家以此表達自己對捐血的熱愛。
 
或許正如同開幕時惠明盲校樂團所唱的歌曲〈夢田〉歌詞所述,在這個表揚大會上的每個人,都用自己心裡的那畝田,種出了某個陌生人生命中的一陣春風。
 
台中捐血中心工作人員大合照。他們是112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順利落幕,背後最大的功臣。
 
瀏覽人數:1392
最新異動時間:2024/05/28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