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國語實小參訪台北捐中 未來的熱血小尖兵
 
撰文/陳怡瑾
照片提供/台北捐血中心
 
       時近初夏,正因頻繁的地牛翻身,搞得全台人心浮動之時,一群熱血小尖兵,大清早就從國語實小出發,遠赴台北捐血中心參觀捐、供血流程。儘管根據現行法律,需年滿十七歲才得以捐血,但「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熱血標語,早已在小朋友間琅琅上口,每張純真的面孔更是閃爍著好奇,到底捐出的一袋袋救人熱血,在醫院給病患輸用之前,還會經歷那些過程呢?
 
       在捐血中心的細心安排下,藉由觀看血液基金會的簡介影片,小朋友開始對捐血,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和大眾常誤解的「身體健康便能捐血」的認知不同,唯有年齡介於十七到六十五歲間,體溫、血壓及血液檢查皆合格的健康人士,經過面談確認身體狀況後才得以捐血,這是為了保障捐、輸血雙方的安全,讓一滴滴寶貴的熱血,都能派上用場。
 
時長六分鐘的簡介影片,完整呈現台灣捐血的現行概況。
 
參訪的第一站,就從熱血人士捲起袖子開始,國語實小的學童們紛紛振筆疾書,快速抄寫講解到的重點。
 
熱血前哨站
 
       來到參訪的第一站——捐血室,工作人員著手介紹捐血流程:「來捐血的民眾,我們會請他先抽號碼牌,同時拿出身分證確認,確保用血人都是用到安全的血!」捐血人必須符合規定的捐血者健康標準,以血紅素為例,男性捐血人的標準需在13g/dL、女性則在12g/dL以上;當血紅素無法通過檢測時,捐血中心便會委婉地請捐血人緩捐,待身體補充營養後,元氣滿滿地再來捐血。
 
       如此嚴苛的標準,讓國語實小的老師半開玩笑說:「上次就是要來捐血,結果前一晚熬夜到四點,工作人員直接請我回去。」語氣中難掩失落,而小朋友更是好奇整個過程,經過工作人員的耐心解說,小朋友們才知道血紅素與體內的鐵質含量有關,服用過量咖啡因、攝取鐵質不足等原因,都可能導致血紅素不足,讓有心捐血的愛心人士鎩羽而歸。
 
工作人員詳加解說捐血作業流程,為了捐血人及用血人雙方安全,捐血過程需嚴謹把關。
 
「捐血痛不痛?」學童們好奇地觀看捐血第一線過程。
 
       除了捐全血外,捐血室內正好有進行分離術捐血的熱血人士,看著一袋袋黃色的血小板,小朋友眼中滿是驚奇;血液分離機,不僅能分離出能救人一命的血小板,更會將紅血球送回捐血人體內,總共需耗時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僅在電壓充足、空間足夠的捐血中心、捐血站和捐血室才能見到。
 
       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功能,更是白血病、惡性腫瘤等患者所需的寶貴資源;進行一次血小板輸注治療,往往需要用到十到十二袋血小板,當工作人員如此解說時,學童們紛紛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驚訝於血液資源的珍貴。
 
不只助人,更是救命-一袋袋血品背後的深刻意涵
 
       參訪完捐血室,小朋友們依照動線,來到捐血中心的成分、檢驗和供應課,親眼見到一袋袋黃色的血漿、血小板等血品,以及離心機、壓板機等血液專門設備儀器,面對這些陌生的儀器,小朋友更是充滿好奇,紛紛提出疑問,像是屬於O型血的病患,體內若輸進A型血會怎樣呢?混血兒的血型又是哪一種?
 
血液檢驗是守護安全用血的重要步驟。
 
       面對這些問題,捐血中心工作人員耐心解惑,原則上當病患需要用血時,會輸用同樣血型或O型的紅血球濃厚液,醫院更會在輸血前進行血液交叉試驗,避免患者產生抗體或嚴重輸血反應。而混血兒的血型,更與遺傳有關,對於新生兒的血型,因嬰兒體內可能殘留母親抗體,一般建議等寶寶較大時,再檢測會較為準確。
 
學童們積極踴躍地參與有獎徵答。
 
       參訪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生動有趣的有獎徵答,多虧了台北捐血中心員工知識滿滿又不失生動的解說,老師也在一旁鼓勵學童儘量謄寫筆記,「這些知識不僅回去交的學習單上要有,還能夠幫助他人!」同學們在參觀各課室時,紛紛抱著筆記本將聽到的知識快速記下,深怕遺漏一絲一毫;因此,從最基本的捐血條件、血小板是哪一種顏色,到不同血品應儲藏的溫度的艱深問題,學生都能應答如流,人人爭相舉手回答,就怕沒拿到有獎徵答贈送的小汽車。
 
       參訪流程結束,國語實小的學童們,各自帶著寶貴的血液知識,以及滿滿一袋的紀念品離開,離去並不代表劃下終點。在結束參訪後的幾天,我們也收到國語實小老師轉寄的學習成果,這些學習成果是一張張的海報,不僅大量使用血液代表色紅色,以及象徵希望與大愛的繽紛亮麗顏色,充滿著孩童的奇想與童真,更有豐富的血液相關知識,交織成一張張充滿善與希望的美麗海報。
 
       相信這群小小的熱血勇士,體認到捐血不僅是單純的助人之舉,更有無法替代的重要意義後,終有一天會回到捐血室,挽起袖子奉獻熱血。
 
 
瀏覽人數:214
最新異動時間:2024/05/0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