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捐血週」日捐百袋血 學生讓師長刮目相看
 
採訪撰文/李祖翔
圖片提供/銘傳大學桃園校區
 
       你喜歡你的學校嗎?有那麼一群人因為學校延續了「傳統」而擁有強烈的歸屬感,一想到就藏不住臉上的笑。
 
       捐血,是銘傳大學桃園校區的傳統活動,醫務室護理師蔡惠雅說,「與眾不同的,我們的活動長達一個禮拜,有一整個捐血週。」全校教職員工與學生都參與,平均每天可以捐出100袋血,一年兩學期下來足足超過1,000袋熱血。
 
教職員工與學生一起參與捐血活動,平均每天捐出100袋血。
 
       特別的是,捐血的魅力不只在捐血本身,還要一群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
 
專注做每件事  學生讓校方很驕傲
 
       「鄭組長,如果讓你分享印象深刻的、關於學生的幾件事,你會想到什麼?」不到三分鐘,學務組長鄭典誠就笑說:「三件事!」
 
       第一件是校園實施全面禁菸,偶爾還是會有漏網之魚,被教官目光瞥到的人就得掃菸蒂、做清潔等愛校服務,「我訝異學生沒有不聽勸阻或咆哮,反而甘心認罰、主動登記,有的還提醒教官什麼地方比較髒,需要打掃。」品格是讓鄭典誠難忘的事,學生的表現無法讓他不頻頻讚嘆「素質真好」。
 
       第二件也是學校的傳統「新生盃合唱比賽」,他說,每個系的新生都要參加這場競賽,一開始學生認為比賽是學習之外的負擔,後來卻一改常態,認真練習,享受上台領獎的樂趣。「活動聽起來你也許覺得應該就是高中生那樣,一群人唱唱歌、看名次吧?其實不是,他們玩出了每個系的風采!」鄭典誠滑開手機相簿,果然畫面繽紛,造型目不暇給,真的眼睛一亮。
 
銘傳大學的傳統──新生盃合唱比賽,是學務組長鄭典誠印象深刻的事。
 
       「學生會為自己做造型,例如設計學院會設計時尚藝術感的服飾,應用日語系打扮日本風,建築系手上會拿各式各樣的量測工具,醫工系打扮成醫師,中文系穿旗袍,數位媒體設計系走動漫風,國際學生則穿他們國家的傳統服飾,每一年的比賽都很有看頭。」
 
       第三件是啦啦隊,銘傳大學的啦啦隊是大專院校啦啦隊錦標賽的常勝軍,校慶也慣例舉辦「創意啦啦舞蹈錦標賽」,鄭典誠說,許多畢業校友會相約回來看,學弟妹都想要得名、卯足全力,「我知道他們有主動請專業的老師來教,常常練到好晚,為了安全,教官不讓他們在晚上九點過後還在操場逗留,但仍有調皮的。」
 
       他還不忘分享帶學校「金釵們」,即禮賓大使參加國慶閱兵、接待外賓的畫面,及天真、有禮貌的福智青年社團定期到社區服務老人的故事,彷彿每個學生都是他引以為傲的談資。
 
銘傳大學的禮賓大使,是學校的門面也是驕傲之一。
 
捐血寶寶加持  可愛魅力增加意願
 
       看似與捐血不相關的內容,其實才是捐血活動能延續這麼多年並繳出好成績的關鍵。校內有一群教職人員始終認真地「解決難題」,就為了把活動辦好、想透過捐血助人同時照顧學生,還有一群學生「認真支持」這些活動,以及校方和一群熱心的企業家「連年贊助」捐血贈品,提高首捐族的意願,讓善心在人與人之間流淌、傳承。
 
       蔡惠雅說,促成捐血活動的推手很多,例如每次辦活動時,捐血中心都會出借「捐血寶寶」助學校一臂之力,他們刻意選在中午,一個學生必然會聚集在餐廳和便利超商的時段,讓寶寶人偶去發揮魅力,還會透過大聲公告訴大家活動開始了。
 
捐血寶寶發功,一到中午就會在校園人潮聚集處打招呼。
 
       「捐血寶寶很可愛,學生們都很喜歡。」有趣的是蔡惠雅會在校園插旗,環繞校園,讓學生看到就意識到「捐血週來了」,她在校17年,捐血活動也超過17年,活動辦到學生都會期待插旗的日子,有的甚至會問:「阿姨,妳忘了插旗子嗎?」捐血日子還沒到,學生已經很想要參與捐血活動了。
 
把血留給學校  拚公益可以不熬夜
 
捐血贈品他們也極具巧思。
 
       鄭典誠強調,「東西不貴,但是會是學生需要、想要的。」為了讓學生買單,校方煞費苦心的,例如麥當勞餐券,捐血就送漢堡和薯條,許多是國際獅子會校園熱血獅贊助的,校方額外加碼優待券、生活用品與嘉獎。
 
國際獅子會校園熱血獅是長年贊助捐血紀念品的愛心單位。
 
       為了鼓勵首捐者,校方會給出更多的福利,如眼部按摩器,「因為首捐族增加才會帶動捐血潮!」其他還有消費250元折價5元、消費350元折價10元的優待券,很多點小心意組合起來,就讓學生難忘又充滿新鮮感了,常有學生問「今年送什麼?」或幽默的說:「上次給的衛生紙用完了,真希望捐血週快點到。」
 
       蔡惠雅說,除了生活用品,還有小手環、餐盒,部份學生因為血紅素不足不能捐,感到懊惱,「我就提醒他們不要熬夜,睡眠不足會血壓太低,結果都有聽進去喔!我也常看到同一批孩子來捐。」不少學生後來都會特地睡飽,減少滑手機與追劇的時間,就為了參加捐血;也有人堅持不要禮物,或說拿過的東西就不用再拿,可以留給其他同學。
 
為了鼓勵首捐者,校方會給出更多的福利,包含學生愛的小物、民生用品與嘉獎。
 
       教職員同樣醉翁之意不在酒,即使拿到餐券也常常忘了兌換,因為本來就不是為了拿禮物來捐的。有一回校外友人邀鄭典誠捐血換牛排,他竟婉拒,表示:「我要把我的血留給學校。」他們就是如此支持校內活動。
 
溫暖搭配體貼  意見領袖也是關鍵
 
       「只做這些,真的就能讓捐血活動辦得這麼好嗎?」在鍥而不捨的追問下,蔡惠雅終於說出訣竅,她分享了一個重要的元素:意見領袖。亦即跟學生社團合作,請學生幫忙宣傳,以及請每個班級的「衛生幹事」在臉書、LINE群組通知大家,登記要參加捐血的名單,才能適時提醒學生要捐血。
 
班級的衛生幹事是捐血活動能順利舉辦的原因之一,努力用各種通路宣傳,提醒同學們要捐血。
 
       如果碰到下雨又寒冷的天氣,蔡惠雅會考慮運用每間教室的電視,發無噪音廣播,加強通告,再請來捐血的同學將心得分享出去,她常厚著臉皮說:「同學,你們班上的群組幫阿姨發一下訊息啦。」還會找志工謝助宣傳,增加大家來的意願。
 
       銘傳大學的學生對護理師的信任感很高,蔡惠雅說,或許是因為校內有設醫師看診的福利,每天醫護會有二小時為師生、教職人員看病,包括外籍生,免掛號費,看完再去山下拿處方箋即可。「我們醫務室是真的很忙,從早上8時到晚上5時都有學生過來,要看診又要換藥,所以固定的志工人數都維持在30至40人上下,有的學生做完時數還會想留,或邀同學一起來協助。」
 
或許是學校提供教職、學生免費看診的福利,所以捐血活動也受到外籍生的支持。
 
       在醫務室,常常可以聽到蔡惠雅與學生溫馨又好笑的對話,如學生總會為了練習高難度的啦啦隊動作而把膝蓋跪到瘀青,在擦藥的同時,學生會跟她說,「我們在研究怎樣比較不會痛,發現可以用衛生棉包紮。」讓蔡惠雅笑翻。而有學生自己把異物從手上的傷口摳下來,詢問蔡惠雅是不是可以不用處理?蔡惠雅卻嚴肅的說:「都破皮了,還是要擦藥!」為了防止傷口感染,他們可不敷衍了事。
 
       而正是這樣的溫暖與體貼,在整個校園蔓延,也難怪當捐血中心說:「惠雅,可以幫忙一下嗎?血不夠了。」蔡惠雅就知道這個捐血活動無論如何都要辦下去。
 
血不夠了嗎?和銘傳大學說!
  
學生們捐血已是校園傳統,希望這樣的風氣一直在銘傳大學傳承下去。
 
瀏覽人數:128
最新異動時間:2024/03/2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