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血液基金會派員參加「第四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血液安全政策論壇」。(陳韻元提供)
台灣血液基金會於12月15至16日派員參加於印尼雅加達舉辦之「第四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血液安全政策論壇 (4th APEC Blood Safety Policy Forum)」,由董事長侯勝茂領軍,率領執行長魏昇堂、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洪正昇、新竹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台中捐血中心主任孫淑蓉、高雄捐血中心主任洪啟民、醫師林東燦、業務處長林冠州、行政處長王雲龍、副研究員陳韻元、以及技士鄭稀瑋等12人前往觀摩學習,為籌備2018年即將於台北舉辦的「APEC第五屆血液安全政策論壇」進行準備。
本次大會的核心主軸圍繞著「2020年願景」,將會議內容分成四大部分。首先請8個經濟體(含印尼、越南、中國、馬來西亞、墨西哥、俄羅斯、巴基斯坦、以及菲律賓)分享「2020年願景」的執行進度及遭遇困難。第二部分則強調品質系統,由於過去的研討會和大會均著重品質系統的建立,此次也邀請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風險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映樺和新竹捐血中心林敏昌主任,介紹政府在品質系統建立所扮演的角色、「政府-專業學會-血液中心」三方合作以提升品質的模式、以及本會自發性導入品質系統的歷程;為幫助開發中國家導入品質系統,也請中國朱永明教授、劉忠教授和泰國Charoonruangrit教授分享導入品質系統的經驗和成果。第三部分開始引入血液安全,邀請日本佐竹正博教授分享「以證據為基礎的血液政策以及風險管理」,他以潛隱性B型肝炎為例,介紹日本的血液主動回溯(Lookback)系統,以及如何利用相關研究證據,決定捐血人緩捐規則及血液篩檢策略;另外請中國朱永明教授及埃及Ekiaby教授分享血液製劑在該國的發展。第四部分則邀請5個經濟體或組織(含中國、ISBT、台灣、泰國、及印尼),介紹各經濟體政府、血液中心、學會、病友團體、以及學術單位如何合作,達成「2020年願景」,邁向高效能的血液系統。台灣由本會顧問醫師林東燦教授,介紹本會與政府和學會合作的項目,包含建立血液監測系統(Hemovigilance)、發展Mia血型單株抗體試劑、殲滅C肝病毒等。
綜合各經濟體在大會分享的內容,在促進區域血液安全的過程,政府參與和法令的訂定是最優先需要進行的工作,其次是品質系統的導入和觀念推廣,再者是納入提升品質的工具,如推廣無償捐血、以核酸檢驗篩檢血液、採用資訊系統、集中化之檢驗及成分製備、以及病人用血管理等。各經濟體執行「2020年願景」的進度大致都已達到政府法令制定和政府參與的階段,然而品質系統導入的過程,往往因血液機構分散各地導致概念推廣和稽核不容易遍及各角落,因而使血液品質存在區域差異。各經濟體目前所導入的品質系統以ISO 9001、ISO 15189 (檢驗實驗室)、以及GMP為主,部分經濟體表示有參與國際檢驗能力試驗,如EQAS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ervices),且部分經濟體同時存在內部稽核和外部稽核機制,有些尚未取得認證的經濟體也已導入SOP精神。至於提升品質的工具,比較具體可見的成果是無償捐血的比例,部分經濟體已經接近100%;其餘的工具各經濟體報告內容所著重的層面並不相同,也因此可得知自產生政策至實際落實尚有努力的空間。這些經濟體在達成「2020年願景」的過程,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並接受其訓練,如WHO、AABB、ISBT、APBN、APEC等;或接受先進國家的協助,如日本、澳洲、德國分別協助泰國、越南、以及巴基斯坦。除了外援,這些經濟體也透過政府的媒合,與國內專家學會合作,建立「政府-專業學會-血液中心」三方的夥伴關係,以提升血液品質。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是這些經濟體得以進步的重要原因,我們有能力分享我們的經驗,提供適當的訓練課程,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血液事業;我們也需要了解先進國家的作為,做為我們繼續前進的目標和動力。基金字會自2014年起即開始參與第一屆APEC血液供應鏈政策論壇,在2016年主動向大會爭取2018年的主辦權。經過一年的努力,大會於2017年雅加達會議正式宣布侯勝茂董事長當選「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生命科學創新論壇血液安全網絡 (APEC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Blood Safety Network)」主席,並由我國舉辦第五屆血液安全政策論壇,預計於2018年12月5日至6日在台北舉行。大會考量台灣在血液安全的卓越表現,因此明年會議將突破以往「著重品質」的架構,朝向「血液安全」邁進,期望各國血液事業同儕能收穫滿滿,繼續努力提升血液安全。(陳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