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在美國,因為朋友開心臟,急著用血挽救生命,因而她奮勇捐出500cc血,因當地捐血不可吃東西,故捐完有些頭暈,但是救人的喜悅早忘了自己的不適。
又一年她人在土耳其行醫,眼見腸穿孔病人急需開刀救命,因為主修內科無法幫上忙,眼睜睜看到病人疼痛難耐,當時她感到無奈、自責,故院長馬上轉學外科繼續學習來解決病人問題,此種慈悲心及堅毅熱忱助人的心、真不是筆墨所能形容。
民國76年,她回到台灣耕莘醫院服務,擔任副院長一職,看到捐血事業的艱苦,民眾接受度不是很高及供不應求情況下、雖然在美國有一次不好捐血經驗,但仍挽袖至捐血車捐血,直到85年新店捐血室成立,院長即成為捐血室好鄰居,還記得,院長第一次來捐血由秘書陪同,當時看起來些許嚴肅、說真的我們有些緊張,但經過接觸、深深感到她的親切及平易近人,如今近10年,她的堅持及不間斷的捐血精神、早已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數年來、院長不定時呼籲同仁捐血救人的理念,教書時必教育(耕莘護專及輔仁大學的同學)捐血的必要性,並特別呼籲民眾健康的人要捐血,另外血色素高及停經的婦女更要捐血,讓身體有更好的代謝。
院長服務醫界長達33年,最大成就是經由她的醫治都能平安返家。雖然現已逾齡、仍絕對配合政策,經捐血中心醫師許可下才繼續捐血,讓病人不為缺血而煩憂。現雖卸下院長職務、然而她未來人生觀,帶動醫護人員做好預防醫學、使健康人多一些、生病人少一點、如此對捐血事業捐供平衡盡心盡力。
聽完了院長的故事,想想她是如此偉大,自己真是太渺小,真應該學學院長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朋友!讓愛傳下去就從捐血開始吧!
(常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