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宣告罹患「白血球過多症」也就是「血癌」,在那醫藥不太發達的年代,沒有任何保險制度,沒有任何的特效藥,只有靠著不斷的輸血,來爭取生命的廷續。父親除了經常支付醫院的醫藥費外,為了能維持不斷的「血源」,不時高價向血牛買血,以減輕哥哥的病痛,繼續維持生命。
父親不計一切搶救愛兒生命,不論再貴再難求的藥,父親絕不放棄任何機會。哥哥的身體卻也因長期吃藥及輸入毫無品質可言的血液,而逐漸呈現水腫虛弱的現象,漸漸的,二哥不能陪我玩了,躺在病床時間愈來愈長。直到12歲時,他終於擺脫病魔的糾纏,隨著死神遠離人世。經過8年買藥買血的日子,二哥不再喊我了、父母親被擊潰了,原本經營煤炭生意的富裕家庭經濟被拖垮了。
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影響了我很深很深。在就讀逢甲大學一年級時,看到校園裡貼著捐血海報,海報上每一個字緊緊牽引著澎洋的思緒,內心深處的記憶一一被喚醒,心想著「如果早一點」有捐血中心的話,哥哥就能得到「無償捐血」的醫療照顧,輸入健康安全的血液。在整個醫療過程申,不僅能得到較好的照顧,維持更久的生命,也不會有散盡家產的情況發生,造成雙重的遺憾。在這個因緣巧合下接觸到捐血中心,我隨即立下要為社會中需要血源的病患服務的意念,用感恩回饋的心開始我的第一次捐血經驗。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不再只是口號,它真的是許多病患家庭的救星。在此期許我們社會大眾能多多「散發熱情、捐出熱血」。(劉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