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取消
             
 
 
熱血雜誌第278期94年12月 - 台南版 更多本地文章
 
〔巡迴捐血車系列/台南篇之二〕柳營 綠色隧道負盛名
 
 
 
東高西低,東西長約十六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成長方形略扁之地形,東南方丘陵起伏,西部地帶為平野,柳營鄉為典型農畜漁業鄉村,土地面積約六十二平方公里,其中農地面積約三九八八、五七公頃,林地約占一二八九、八六公頃,全鄉呈現一幅純樸的農村景象,柳營鄉的產業以酪農業最特殊,是台灣最大的乳牛養殖區。柳營鄉東邊與東山鄉為鄰,西邊與下營鄉為界,南邊與六甲鄉相望,北與新營市毗鄰。除了東南方果毅後東側一帶為丘陵外,其餘皆屬平坦曠野,為嘉南平原的一部。

柳營鄉地理位置居於新營市、東山鄉、下營鄉、六甲鄉之間,台一省道、縱貫鐵路貫穿本鎮;西邊接近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依靠南69和下營相接連,東邊山區有縣道165作為觀光道路,和東山鄉交通。南108、南110、南81為村里間的重要連絡道路。此外,南112、南107等鄉鎮道路均可與鄰近鄉鎮相連接。

柳營昔稱「查畝營」,據傳於明朝末年,鄭成功於一六六二年逐退荷蘭人,以臺灣為反清復明基地。為求軍民糧餉之富足,採屯田政策,派官兵分駐各地墾田,乃新營、下營、林鳳營、中營…等地名的產生。另設「查某營」顧名思義即勘查田畝之營部,專門負責農地之丈量分配。「查畝營」用閩南語發音即成為「查某營」,不明就裡的人誤解為女人國了,至日本佔據後,嫌為不雅之稱,遂將大多數居民劉姓之劉字音韻日音謂柳,故譯改為柳營。日據時代為柳營庄,光復後改為柳營鄉。

柳營雖然不是富庶的鄉鎮,卻以義士路綠色隧道的「太康綠隧」及尖山埤水庫的「尖山煙雨」雙雙入選「新南瀛勝景」,兩景都值得一遊。柳營鄉的綠色隧道可以說是臺南縣碩果僅存的芒果樹構成的綠色隧道,全長四千四百七十二公尺,有七百餘株芒果樹,這條路在日據時代開始種芒果樹,每一鄉民負責照顧五株,有「軍路」之稱。

柳營鄉鄉公所,原辦公廳於民國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庄役場廳舍落成時啟用(士林村102號),及至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新建辦公廳舍(柳營路二段59號)落成啟用,遷駐迄今已二十六年。斜對面柳營鄉農會經營有成的乳香廣場,是以鮮奶為主題的餐廳。來這裡大家必點的招牌餐點,非牛奶火鍋莫屬。

柳營鄉巡迴捐血車於單月五日上午十時起至下午四時卅分止,在柳營鄉公所前舉辦捐血作業,期望在柳營行政中心週邊,締造快樂捐血,健康加倍的柳營新氣息。(逢周日、春節、端午、中秋節則暫停作業)

 
 
建檔單位: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建檔者:admin建檔日期:2012/12/21
 
行動條碼:
瀏覽人次:800
 
 
 
 
行動條碼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