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
台北捐血中心志工王兆平娓娓道出87年年初,發現母親經由醫生測試觀察下,疑似得到老人癡呆症,試想一位在商場上的女強人,在退休的同時竟然變成癡呆,任誰也無法接受,每每在母親病情的不斷轉變下,疲憊於家與醫院來往的奔走,一次又一次地詢問醫生有關母親的病況,王兆平去了解、去認識並學習處置老人癡呆症的問題,引導母親由逃避到面對與接納事實。
「內心有體悟、有自覺,才能付出行動」因為感同身受母親的病痛,王兆平深刻體會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在87年7月底離開了職場後,以一顆真誠的心,發揮無限的力量,依序去參加學習台北市衛生局病患服務員、台北市衛生局身心機能活化指導、紅十字會高級急救教練、中級救護技術員、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教官、日本心身機能活性療法指導士和失智症專業人員培訓班,努力提升自己的醫學知識,進而達到救人救己的能力,每一種相關課程都令他受益匪淺。
王兆平知道只要多用一點心,就會發現別人的需要,以豁達、惜福的生活態度重新規劃人生,除了學習醫學上的專業,更領悟到有能力服務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於是他又加入台北捐血中心、陽明山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台北市消防局119鳳凰、台北市消防局防災科教育館駐站解說、慈濟關渡園區音控人員等志工行列。在近八年的志工歲月,各式各樣的人才全都聚集在這裡,而今回想起這段日子,個中滋味可是點滴在心頭,但充滿歡喜為別人服務的他,每次在不同的培訓課程中,常常受到許多夥伴們的關照與指導,謙虛的他總是笑笑說著:「雖然已當上台北捐血中心的志工隊長,但隊長一職其實只在開會的時候才叫隊長,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志工的精神傳承下去,為社會、為人群做更多的服務。」
以一顆歡歡喜喜的心來當志工,正所謂「歡喜做、甘願受」。捐血已超過三百多次的王兆平,一直是志工們的好朋友,不遲到、不早退,按照排班表到台北捐血中心服務,告知捐血時的相關內容,親切並安撫前來捐血的民眾,以降低因捐血帶來的緊張,讓民眾感覺到很溫馨。
台北捐血中心表示,一群服務社會的夥伴,都是不求回報,每一位志工懷抱著一顆熱忱的心,犧牲假日在中心為民服務,對單位及社會的貢獻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缺一不可。個性溫和,凡事隨緣,志工隊長王兆平自己的故事、行善助人默默付出的精神,讓捐血中心的同事都豎起大拇指,直誇他的服務熱忱是值得大家學習與效法。此時,王兆平臉上露出害羞的表情,很謙虛道出:「如果說當了這些年的志工有什麼樣的獲益,除了有形無形的自我成長之外,最大的收穫莫過於中心讓我擁有一群這麼可敬可愛的夥伴們,他們不僅是好朋友、好老師,更是學習的對象,來自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生活領域,當然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當中學習到別人不一樣的經驗及處理事情的態度是自己成長的講義。」
志工生涯盡是收穫的王兆平,當臉上洋溢滿載而歸時的喜悅,他感恩自己擁有健康的身心與機會來服務別人,也感謝捐血中心提供這麼多的學習機會讓自己不斷成長茁壯,當然,更要感恩家人對他的支持與包容,未來在志工的路上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文/張美玲 本文轉載自勝利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