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取消
             
 
 
熱血雜誌第283期95年5月 更多本期文章
 
掃除陰影
 
 
 
深切體會箇中滋味。

人雖沒老,卻常反省年輕時的一些遺憾,其中一件就是家母中風的這事。媽四十九歲時就中風,至過世,中間病苦了十八年。雖說,家父照顧及我們陪侍也有同樣歲月,但偶而思來,如果媽沒病…,她這十八年的生活至少快樂得多。媽過世已十來年,但為著是她子女,我一直做著一件更有意義的事,並藉此期盼她的苦痛不會臨在我的身上。

要說清楚,得倒帶到媽還是四十來歲的時候。

昔日婦女常把苦、痛悶在肚子裡,媽就是這麼一個人。約是高中時候,她就常說後頸及兩側肩膀疼痛,我們雖口裡勸說要她看醫生,但以一個沒讀幾年書的婦女,要離開桃園到台北都會區,她連方向都摸不清楚,何況弟妹也需要招呼吃食,說了也等於沒說。就這麼一拖再拖(那病可能只是頸椎老化),致媽長期遭到高血壓侵襲和前述毛病攪雜在一起,還誤以為只是「神經痛」。終於,在我當完兵的那年,整體併發而成半身不遂。

每憶及我和爸送媽到台北空軍醫院的那晚,心頭就燃起無限的痛。總結所有的悔恨,只有一句話-我們對高血壓的認識太貧乏了,才使得媽要獨自承擔所有疏忽的後果。至媽過世前,其左手、左腳始終未能正常使喚、行走。幸虧,爸全心照顧,我們才得安心工作。

村子同輩中,媽是第一個罹患中風的,心情的鬱悶可想而知。她常自忖未曾作過虧心事,怎麼就倒楣成這樣?直到孫運璿資政得了此病,她的心情才釋懷。因為以孫資政這等高官,對這病也無能為力,可見,遇上了也只得認命。

從年輕開始我就捐血,起初或因虛名,只在次數上打轉,以累積的次數而傲於人。慢慢地發現我所認識捐血朋友中,不僅都有顆熱心助人的心,而且因著捐血益發注意自個兒身體,並藉著捐血來證明自的「堪用」,觀念也因而變得謙遜。甚且,還體會出「蘭亭集序」中「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的喜樂。

每次捐血,第一關就是量血壓,迄今,我沒有一次是因為血壓的問題而打回票的。因此,我常心懷感恩,為著有一個護守天使(捐血站)常保守著我的血壓,我不僅放心,還以此為樂。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跨越變化始得成長。個人的生命無論多長,在永恆面前也只是一眨眼工夫;活出怎樣的價值就靠自己的掌握。捐血是我此生持守不變的課題,更是測定我繼續往下走的中點站。(蕭漢屏)

 
 
建檔單位: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建檔者:admin建檔日期:2012/12/21
 
行動條碼:
瀏覽人次:880
 
 
 
 
行動條碼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