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與漢族及荷蘭人等外人接觸之前,原係西拉雅族大目降社聚居生息之地。不過,西拉雅族大目降社人卻不一定就是最早在新化地區活動的人類族群。因為更早前曾發現大舊石器時代「左鎮人」的骨頭化石及少數的石器,所以推測早在西拉雅族大目降社進入之前,可能已有其他文化的族群在此地活動或生活。新化鎮的境域,是以山川與其他鄉鎮相毗鄰;北為潭頂溪、西為許縣溪、東側及南側為新化丘陵拱衛,因此,新化鎮盡為山水所屏障,而丘阜疊嶂、麗水曲迴也成了本鎮的地理特質。
值得一提的是新化鎮內的協興里舊稱「營盤後」,相傳即為鄭成功登陸台灣時,軍隊曾在此地駐守及紮營屯墾,一邊訓練,一邊種田,準備有朝一日反清復明。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據台,由於新化鄰近其所統治的赤崁地區,因此甚早接受到外來的教化與影響。到新化來,你要先到老街去,新化老街建於日據時代,為連棟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模式』,在台灣城鎮建築中極為罕見,是新化人引以自豪的文化資產。這條商店街,每個家戶所建築的外觀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內部材料以檜木為主,店名則是直接黏貼的水泥字,經久亦不掉落,可見其作工品質之精細,雖年代久遠,仍未腐朽。這一段街景壯觀亮麗,極富藝術風味,儼然是新化文明躍昇的象徵,「新化老街」不僅為昔日的繁華留下紀錄,更成為地方上最突出的特色表徵。
提起虎頭埤,大台南地區無人不知,沒人不曉,也許您只知道她的美,她可是名列台灣十二勝景之一喔!但是您可能不知道她也是台灣最早興建的水庫。虎頭埤,創建於清道光26年(公元1847年),迄今已有159年的歷史。虎頭埤山狀如虎頭,雄偉聳峙,故名之。她的湖面蜿蜒曲折,綠島突出,吊穚橫掛其中,水面上下相映成趣。大目降秀才王則修先生有詩讚頌之,讓我們欣賞一下,藉由詩詞來體會虎頭埤的美。
虎頭倒影:虎頭凝紫日西斜,倒印嵐光落水崖;隔岸遙窺清醮裡,分明樹上躍魚蝦。
水橋虹影:隱隱飛橋隔野煙,洪流一道瀉平田;雲間未霽何垂影,萬丈紅霓落九天。
江亭坐月:團圓皓魄一亭臨,欄外清光樂素人;近水蟾輝風習習,吟懷不為俗塵侵。
虎頭埤畔有一座忠烈祠,是台南縣政府於民國72年所興建的,每年春秋兩季祭拜革命先烈,原設在新營醫院舊址,後來遷建於山明水秀的新化虎頭埤,從此湖山勝景,我烈士英靈得以入祠,受人瞻仰祭拜。青山有幸祀英靈,綠水長伴先烈魂。忠烈祠設在新化,是肯定新化為好地方,希望您到虎頭埤一遊時,順便到後山走走,向我們的忠烈牌位行個最敬禮。
新化有個著名的省府機構叫「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其前身為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種馬牧場」,創立於民國29年,大目降人都管他叫「牧場」,它位於拔林轄區,面積達443公項,舉凡有關於家畜、家禽的育種、改良、繁殖的試驗研究,以及飼料研究改進、牧草栽培、畜產加工等,項目繁多,簡直像一所大學一樣。環境幽美,綠草如茵,令人覺得舒適無比,近年來,李前總統曾多次前往視察畜產所及其分屬機構,都非常讚許。各國政要也都先後蒞臨參觀,均給予讚賞和肯定。
蟋蟀,是一種生長在田野裡的昆蟲,俗稱「黑龍仔」或「蟋蟀仔」,而「鬥蟋蟀」本是古時農村一種休閒活動,尤其是小孩子的最愛。這種活動一直保存下來,而能把它發揚光大,辦得有聲有色的,當推咱們新化鎮豐榮社區一年一度鬥蟋蟀大會了,比賽之日,但見「蟀哥」們捧著瓶瓶罐罐,陸續前來報到,主辦單位還設「選手村」讓蟋蟀們在蔭涼處休息備戰。比賽開始前,先讓蟋蟀作熱身運動,名為「溜蟀」,兩位飼主用雙手拍動蟋蟀使之跳躍,時間一到,就把蟋蟀放入長條形櫥子裡,用貓鬚做成的「逗弄棒」觸之,以激發其鬥志。接著裁判將中間的隔拿開,雙方即進行決戰,其輸贏往往一、二回就決定勝負了。
「十八嬈」也是新化特有的民俗活動之一,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舉行,屬性僅止於「迓媽祖」活動,相傳,大目降在古代,是地理師(風水星相家)口中的「八卦蜘蛛穴」,除了「八卦」之說外,又有「七星墜地」之說,兩相結合,使大目降成為風調雨順、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七星」是指鎮內街面有七座寺廟而言,這七座是指:武安宮、北極殿、護安宮、太子廟、觀音廟、清水寺和朝天宮。由於七星和八卦相結合,對地方而言是福氣,唯有一害,那就是有「蜘蛛精」會作怪。 據說每年在農曆新年過後,大目降婦女都像中了邪一般,不做家事,放蕩浪漫,眾人皆束手無策,只好求助於神明,經媽祖顯靈指點,必須請出七星眾神遊街,才能有效化解。往後農曆正月十八日本地人便利用晚間舉行「十八嬈」,鎮內的寺廟請出神明,清除蜘蛛絲,陣頭助陣,鑼鼓喧天,大家手持火把,繞街遊行,熱鬧不已。「十八嬈」,在新化人的心目是一項重要的地方活動。不但為新化增添了傳奇故事,更為單調的農村生活增加了許多樂趣。
新化鎮為朝向精緻化農業的方向發展,根據既有的自然與人文因素,於是選定了--「蕃薯毋驚落土爛,風吹日曬根愈湠」象徵著台灣人刻苦堅忍特性的~【甘藷】。「吃旺萊,好運旺旺來」~香甜的【鳳梨】、及「春雨綿綿潤大地,春筍吐露正鮮綠」~脆脆的【綠竹筍】等三項農產品為代表,稱為新化三寶號。別忘了來到此地時好好品嚐一番喔!
台南捐血中心為籌募血源因應雲嘉南地區醫療院所所需,積極在各鄉鎮地區設立捐血巡迴車,讓各鄉鎮地區的民眾能夠就近捐血救人,本中心所選擇的捐血地點,都是極具鄉土文化,人文地理特質的鄉鎮,讓大家能夠一邊捐血一邊享受文化之旅。每月的1日及15日10:00~16:30在新化鎮公所前舉辦捐血活動,歡迎獻出愛心踴躍加入我們捐血行列。(薛寶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