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的活動。活動號召上百人參與,連媒體記者也到場採訪,但是呂金木先生為善不欲人知,其實他是個很低調的行善家。
主辦人呂金木先生說,20年前從高雄回到澎湖時,真的很不適應澎湖的生活,連想要做善事也不知道找誰。偶然的機會,行經馬公捐血站,才驚覺其實做好事不一定要花大錢,從本身一個小動作,伸出雙手挽起袖子,捐出熱血就可以救人無數。就這樣呂先生一捐就是20年,不但自己捐熱血,也舉辦捐血活動,經常在馬公捐血站舉辦捐血贈白米的活動,號召更多的澎湖人一起來捐血。
今年活動當日,呂先生不但一早就在現場張羅,還請老婆、兒子及員工十餘人都來馬公捐血站一起響應。其實做鷹架是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金木鷹架」員工知道當天要捐血,前一天睡眠滿6個小時,前一天工作完就早早休息,而且捐血前也不吃油膩的食物避免血液變成不能使用的乳麋血。呂先生的兒子呂曜任表示,從小看爸爸、媽媽捐血完後,他就可以等著吃點心,耳濡目染長大後,他也養成捐血的習慣。
今年三月就滿65歲的呂金木先生,雖然已經接近捐血年齡上限,但是他說雖然自己不能捐血,但是還是可以透過舉辦捐血的方式來幫助更多人,以後他也會定期在馬公捐血站辦理捐血活動,號召更多的澎湖人響應。(葉正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