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晨昏不羨侯
蓮花公園石碑中所描寫的情境,是否讓您領略到詩中如畫的意境。好美!是不?這就是蓮花的故鄉~~台南縣白河鎮
夏日陽光灑落在競豔的蓮花瓣上,映入眼簾的盡是一片隨風起伏的荷葉波浪閃爍起舞,讓蓮鄉洋溢著迷濛的青春朝氣! 清明過後,層層疊疊的蓮葉叢,伸出朵朵嬌豔的花仙子相互比美,蓮花村中洋溢著蓮花芬芳氣息。仲夏之夜涼風送爽,古樸的三合院舊宅前,溫馨的天倫之樂、鄉間閒逸溫情,與恣意飄送的花香交互瀰漫,更覺詩意篇篇!清代曹寅詠荷詩:『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香滿家』詩中所寫的意境,正是白河鎮最好的寫照。
白河鎮為台南縣七大古鎮之一,地處嘉南平原東南偶,玉案山陲,荷蘭占據以前,屬舊哆囉嘓平埔番社;明鄭時期,泉州人初墾於境內大排竹,為本鎮漢族聚落的開發先河,後因山產,農產的交易日興,〔店仔口〕應運而生,日新月異,漸成街市,終發展成今日行政、經濟、教育等之中樞,也成為白河舊時的代名詞。日治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店仔口街〕始更名〔 白河庄〕,乃因白水溪流貫其境內之故,光復後,轄區歸隸台南縣 。
名聞暇爾的關子嶺溫泉開發於日據時代,至今百年有餘,與陽明山、北投、四重溪、知本溫泉,並列台灣五大溫泉,更是其中唯一的濁泉,全球僅有三處。溫泉區中有傳統溫泉旅社,宛如東洋,潺潺的溫泉溪流貫其間,捎來涼風更覺詩意篇篇。
關子嶺境內有大仙寺、碧雲寺與崁頂福安宮並稱為白河鎮三大廟宇,信徒甚多,香火鼎盛,每到假日或神明聖誕千秋,香客眾多。大仙寺名列三級古蹟(俗稱舊巖)山門壯麗宏偉,廣場氣派,寺中寶殿依山而建,景致非凡,暮鼓晨鐘發人深省,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舉行浴佛節,進香團絡繹不?,相當熱鬧。碧雲寺(俗稱新巖)為縣定古蹟,寺門古樸雅緻,兩旁有一對雕工細緻的石獅子,牆邊有一處「出米洞」乃日據時代民眾造反,寺方將米糧藏於洞中,要用的時候再從石洞中取出,村人誤以為石洞會出米,乃傳稱為「出米洞」,寺後山傳有「風動石」,風一吹聲音即響,且四季晨昏各有變化。碧雲寺附近有水火同源奇景,俗稱水土洞,地層裡同時冒出地下水與瓦斯氣,熊熊火焰在水面燃燒跳躍,經年不滅,蔚成奇觀。【水火同源】一直是白河鎮極具震撼的圖騰,所代表也是族群共存共榮精神,被台南縣選為精神象徵。而位於關子嶺南寮部落的崁頂福安宮,供奉福德正神,最早只是以石材建築而成的小廟,後因神威顯赫經信徒發願捐款建廟,幾經修建而成今日規模。因為崁頂福安宮擁有全省最多的土地公分尊,因而號稱全省最大的土地公廟。每逢土地公的誕辰,由各地所請回供奉的土地公分尊們,絡繹返回福安宮過火,眾位土地公並排而坐,校閱著廣場上的大戲,場面相當熱鬧。
位於白河往關子嶺途中的白河水庫,兼具防洪、給水、觀光功能,雖因集水區山坡地過度開發,導致水庫淤積嚴重,防洪灌溉功能大不如前,但水庫中林木蒼翠, 蘊藏著無數的林木,綠意盎然的大自然,羊腸小徑中經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美麗風光,而未經開發的水域中,沼澤區中的朽木,同樣以曼妙的姿態,向您展現風情,仍不失為郊遊踏青的好去處。
崎內里位於白河鎮東北方,擁有一座湖光山色美景的鹿寮溪水庫,雖然人煙罕至,但卻也因此保留許多生命,波光粼粼,倒映蒼翠山色勝境,夜晚的溪畔,閃閃飄搖的火金姑,穿梭在叢草間,更體會出「山色有無中」的詩意,想想,這正是多少人長期企盼的夢境啊!
『夏採蓮子冬挖藕』是白河小鎮的特有產業風貌。採收後,蓮田靜靜等待乾涸,花謝莖萎的枯黃蓮田表面底下,正孕育著地底的蓮藕, 有別於稻作秋收冬藏,寒風襲來的冬尾,卻是蓮鄉的最忙碌季節。蓮農們裹著厚厚的冬衣,在蓮田之中翻挖著土塊,將一條條的蓮藕撿拾回去,製作成白裡泛紅的純正藕粉。蓮藕粉煮水食用口感極佳,對於胃腸、養顏美容、退火具有相當成效。
關子嶺回春計劃和蓮花產業的提升、 文化的營造,尤其頗負盛名的【白河蓮花節】,經由台南縣文化中心及歷任鎮長的苦心擘劃下,為社區總體營造樹立最佳典範。
如此美麗又極具文化特色的白河鎮當然也是台南捐血中心選定的捐血巡迴地點,每月的27日10:00~16:30在白河鎮公所前為民眾服務,歡迎踴躍加入捐血行列!誠摯的邀請大夥兒一起欣賞蓮鄉的美,再大快朵頤"蓮子大餐",便不虛此行了。(薛寶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