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可以抵抗細菌得侵入,主要是靠表皮細胞彼此間緊密的連結。讓細菌無法侵入組織引起發炎。但針尖會像刀鋒一樣把細胞切開,細胞間的連結就被破壞了。此時表皮細胞能很快移動到這個缺口上,彼此接觸後,在接觸點產生連結物質,把這個缺口又緊密地封閉起來。這需要約24小時。因此建議最好捐血24小時後再游泳較安全。
王先生說已跟朋友約好去游泳了。有沒有方法預防針孔發炎?當然是有啦。只要在針孔上貼一片防水透氣繃(醫療用品店都有販售),把水與針孔隔離開來就可以了。但因游泳時運動量很大,有可能流汗在針孔周圍。雖不像泡水那麼嚴重,但仍需預防處理。在貼防水繃前,先消毒針孔表面。游泳結束後如防水繃內有濕氣,表示有流汗。要把防水繃去除,針孔再消毒一次。用75% 的酒精或市售優點藥水都可以。
此外,泡澡,泡溫泉的狀況都和游泳很類似,可用同樣的方法預防針孔發炎。
至於夏天容易流汗的時候,可以在針孔上簡單消毒就可以了。基本上只要保持針口乾燥,就算有細菌在皮膚表面,細菌也無法繁殖。就像東西曬乾了就不會腐敗一樣。至於沖澡,由於水很快經由針孔表面流走,細菌不容易停留並侵入針孔,沖澡完保持皮膚乾燥就可以。(台北捐血中心負責醫師 洪正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