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取消
             
 
 
熱血雜誌第299期96年9月 更多本期文章
 
自我考驗
 
 
 
容的,在通過層層關卡-量體溫、測血壓與血色素後,看著被刷下來的同學,能真正捐血,都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
 
簡單來說,全血捐血250西西或500西西大約只要3到15分鐘,而經過二或三個月後可以再進行,一般是給予外科重大傷患使用;而分離術捐血則是依個人體質而流速不同,差不多要一或二小時,在經過二星期後即可再進行,它們大部份是給予長期性病患使用。
 
經過了許多年後,再也不會去想或計算說能嘉惠多少人這種付出與成效的量化虛榮感,甚至已經把捐血變成一種「習慣」,在早上捐完血後,下午已經忘記,直到準備沐浴時才發現未曾拆掉的紗布。
 
回顧整個捐血旅程,就項目來說,不論是全血250西西、500西西或是分離術所進行血漿、血小板、血小板兼收血漿或雙倍血小板減除白血球,我全都有嘗試過;就地點來說,全台所設的30多個分離術捐血點我也全踏遍了,連澎湖外島也不例外;就時間來說,從民國85年至今,長達十年多的光陰更讓我感到歲月總是匆匆催人老,因為很多以前遇過的小姐級護士,現在都結婚生子了,而本來是媽級的護士,現在有的都退休了。
 
有人問我為什麼會捐血那麼多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母親生我時,因為連續的手術而用了很多別人的血,因此我把這樣的恩情回饋出來,也正是這個原因使我能心平氣和的面對每一次17號抽血孔的扎針,正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就是這個意思吧!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母親曾說過,捐血的人已把血流出,可以免去許多血光之災,或許沒有科學根據,但經過這些年後,對照熱愛去深山大海甚至罕無人跡旅行的我,感覺似乎冥冥之中在上天的庇佑之下免掉了許多原本會危及生命的災難。
 
此外,每次捐完血都會有一次檢查報告,描述身體狀況,幫忙檢測血液常規、肝功能等項目,如果健康無誤才可以續續捐血,每一次看到健康的報告,都會非常欣慰,這代表「因為我健康,所以我捐血;因為我捐血,所以我健康」。
 
作家張曼娟曾經有過一段話「生活中的瑣碎折騰和挫敗,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因為這些困境來勢洶洶,安然度過以後,便有了一種慶幸與激!」對我來說,捐血也是如此,去捐血中心那種此忑,考驗了自己,最後看到健康的檢查報告,也會有種慶幸與感激。(黃敏峰/捐血人)

 
 
建檔單位: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建檔者:admin建檔日期:2012/12/21
 
行動條碼:
瀏覽人次:940
 
 
 
 
行動條碼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