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鈴齡小姐不畏風雨,仍然前來愛心樓捐分離術捐血。
家住芎林的她每兩個星期必定到愛心樓報到,捐血已是她的固定習慣,即使刮風下雨從不缺席。鄭鈴齡說:「幫助社會大眾捐血救助需要的人是件刻不容緩的事,病患在醫院裏分分秒秒都要面對生老病死的拉鋸,不忍他們受苦的心懷,即使再忙再累,也不管距離多遠,都要為醫院病患盡一份心力。只要想到他們可以因獲得救助而恢復健康、展露笑容,就是最大的心靈享受」。
鄭鈴齡將捐血的好處教育下一代,她以實際行動引領兒子進入分離術捐血行列。甫自高中畢業的兒子彭煜然,捐血次數已有15次,每次捐血鄭鈴齡都會陪同。彭煜然說他第一次捐血是在95年學校舉辦的捐血活動,其實剛開始的心情,是害怕的,但在同儕的聳恿之下,有了最初的體驗;今年6月,更在媽媽的帶領下加入捐分離術行列,如今每2個星期在愛心樓就會看到他的身影。
鄭鈴齡表示,能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付出是一種生命的喜悅,以自身的言行影響週遭的人,使社會去除暴戾之氣,人與人之間充滿愛與關懷。如今她遇到人都會宣傳捐血的好處,並以「人體不能缺血,就像大地不可缺水,布施涓滴助人,如小水滴匯入大海,永遠不會乾涸,這份愛心永不枯竭」為比喻,以此鼓勵週遭的親朋好友,「捐血一袋、救人一命」。(黃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