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愛在捐血
撰文/葉世斌
攝影/葉乃禎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家人,在我遭受多次重大傷病期間給予我無條件的愛,培育我學習成長,我的母親生我時前置胎盤,為了保住母子的性命,選擇了剖腹產,生下我後,我的身體也不算好,喝奶多數時後總是喝的少、吐的多,成長的過程中,學習慢反應慢,直到4歲時在家具店摔倒昏迷,才發現我患有先天性腦血管瘤。
 
  血管瘤的位置在延腦上方,在治療的過程也遭遇了許多的轉折,有醫院建議做放射線治療可以多活2年,後來是因為家人的不放棄,北上台大醫院接受腦部手術,總共開了兩次腦。年幼時學習能力不好,小學一年級時老師建議母親將我送到啟智班就讀,而我母親的做法則是學習我上課所學的內容,再用心的教導我,讓我跟其他的學生差距縮小,若沒有這份愛,真的不會有今天的我,透過了持續的學習,我成績越來越好,漸漸的看不出我與正常人的差異。
 
  沒想到民國86年4月家中發生了火災,我身上因此有了24% 的2至3度燒燙傷,治療過程中經歷了清創、植皮、水療、疤痕縮減等手術,在台中榮總燒燙傷加護病房住了近3星期才出院,至今身上還有17%的燒傷植皮的疤痕,這些經歷讓我更愛惜自己,也更愛惜身邊所有的人。
 
  民國87年4月捐血車到學校,當時就讀夜校高二的我,在同學作夥力邀下捐出了第一次血,捐完後發現捐血並不難,而且兩次的重大傷病,都輸用過別人的血液,在那之後我便持續的捐血,讓我感受到捐血的重要性是民國93年時,回到台中榮總跟著社工做非正式的義工,陪伴同是受到嚴重燒燙傷的病患家屬,並分享經驗給予諮詢,心想若沒有來自各界的溫暖,家屬心中的煎熬,及當我躺在燒燙傷加護病房時,家人心中的負擔是多麼的巨大,那些日子他們是如何度過的。
 
  在這之前都沒想過這樣的問題,也讓我了解我還有機會捐血,也證明了我也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在前13年的捐血過程中,隔段時間就會聽到有人捐500次、600次,還有破千次的,於是100年12月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接觸了分離術血小板,100年至今,每年都健康的捐滿了24次。
 
  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完成24次的捐血,因為過程總是讓人愉快的,可以讓自己放鬆,看看電視或是參與同是捐血小板朋友們的話題,再配上捐血室提供的牛奶與餅乾,真的是很享受的一件事,回程時還可以一路的吃回去,有幾次還吃到迷路。為了讓血液數值達到標準,我的做法是捐血前4天不喝咖啡不喝茶多吃紅肉,煮紅豆湯來喝,平日多做重量訓練及間歇訓練,讓自身的代謝率提高,及減少重口味的飲食,這些都是經過多次數值偏低及血液經離心後太油被請回家的經驗中慢慢調整出來的方法,靠這些小小的自我管理,我的血小板數量也從28萬至30萬,再升到30萬至35萬,只有一次因過年過度的操勞,血小板剩下24.9萬,運動過後血小板升至26萬,深怕再做下去ALT數值會超標影響到下一次捐血的時間,所以直接回家,在那之後一切正常。貧血的問題、抵抗力差、腳部植皮部位乾裂發炎,這些問題,其實要不是為了捐血小板,以前真的沒這麼注意過,也總是認為那些是無法避免的。
 
  我相信善良是一種選擇,當你選擇了善良的對待身邊每一個人時,你可能不會因此而過的更好,但這社會卻會因為你的善良變的更美好,也相信誰在乎你,誰就是你的家人。這件事與血緣無關,能帶給你幸福的人,就是你的親人,當你的熱血注入了病患的身體,病患的生命又再一次的充滿了無限的希望。無償的捐血就如同親人的愛,只要為了我們更好,必定是無條件的支持與付出,只有我們更好,親人們才能夠踏實的過好日子,捐血的愛跟親人所給與的愛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個善良的循環是無價且無私的!因此我一直認為捐血的環境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只有更多的愛,沒有任何條件,永遠不會因受血對象而有著不同的條件產生,一切都是這麼樣的美好。捐血至今滿21年的我,在餘生還可捐血的日子中會持續的捐血下去,直到年齡的上限為止,因為我深深的了解與認同,真正的公益不期待偶然的大發慈悲,但求長期的陪伴與付出,捐血更是如此,因為血品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希望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多年後我們還是一家人,讓我們一同努力將這份愛與希望不斷的延伸與延續下去。


葉世斌先生。
瀏覽人數:1564
最新異動時間:2019/04/04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