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緊急救難交給專業消防人員,想助人的去捐血就對了!
 
採訪撰文、攝影/蘇曇
 
       在怵目驚心的車禍現場,有一群人總是搶先抵達、開始救援;民眾在家昏倒、上山遇到蜜蜂叮咬、甚至是孕婦在家中突然破水需要接生……無論何種危險狀況,大家都會第一個想到要先打119找他們。這群消防人員可說是水裡來火裡去,始終在為民眾的安全而努力。
 
       114年的1月19日消防節這天,台中市政府特於府前廣場及穿堂舉辦「守護台中消防節」誌慶活動。除與台中知名的小蝸牛市集聯名,設置大量攤位有吃又有玩,當天還有捐血活動、政府攤位宣導政務及消防闖關體驗。
 
       舞台上則除了表揚去年榮獲全國鳳凰獎的楷模或菁英,頒發老舊電線汰舊換新感謝狀外,還有兩隻搜救犬引退的感謝儀式。最後還有各地婦宣隊(婦女防火宣導隊)的表演、消防月曆上猛男們帶來的熱舞,以及其他特邀演出,場面十分精彩熱鬧。
 
台中市消防局長孫福佑於消防節熱情響應捐血。
 
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表揚去年榮獲全國鳳凰獎的楷模或菁英消防人員。
 
現場貴賓、消防人員及婦宣隊成員大合照。
 
蔡昭霖挽袖獻熱血,回憶消防業務變遷
 
       當天現場的捐血活動,由台中市消防局第八救災救護大隊主辦。從事消防工作已有37年的第八大隊大隊長蔡昭霖,自然也響應捐血。他回憶自己第一次捐血,似乎還是二十幾歲的大學時代時,當時就讀警大的他,看到有捐血活動可以幫助別人,沒什麼猶豫就參加了。
 
       但之後工作繁忙,往往都是好不容易想起來,或者剛好隊上有舉辦活動,才會再去捐血。他笑著說,直到孩子們長大,他才又比較常捐血。因為孩子們剛好就讀醫療護理相關科系,總是會說,每個人不知道何時就會需要輸血,能捐的時候多捐一點也是好事。「現在都是小孩子說『爸爸我們一起去捐血』,我就被他們拉到捐血中心去,他們捐得比我還多。」
 
       蔡昭霖分享,自己曾經因為車禍接受輸血;許多年以前,也曾遇過同事因車禍危及生命,半夜隊上一個個打電話、傳簡訊,呼籲同血型的同仁趕快前往醫院捐血救人。如今各地醫院皆由血液基金會供血,大家平常捐出的血液都會被妥善分配到每個地區,也就不再有這樣的狀況了。
 
       他更細數自己成為消防人員後的工作內容變化:一開始緊急醫療救護並未完全規劃為消防局的業務,他們出勤時,最常做的其實是各種建築物的消防安全檢查。後來各項救災如車禍、火災、地震等才納入他們的工作範圍,而這也是一般人最熟知的消防人員工作內容。近年來,因為人口老化,緊急救護勤務中遇到老人家因疾病與退化造成突發狀況的機會也多了不少。但無論如何變化,不變的是他們總是盡力救助需要的人的那一份心意。
 
台中市消防局第八救災救護大隊的大隊長蔡昭霖,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仍會和子女一同去捐血,活動當天自然也熱情響應捐血。
 
捐血不須想太多,只要知道可以幫助到別人就去做
 
       台中市消防局第八救災救護大隊水湳分隊的許賀鈞,當天在捐血活動的攤位負責場地佈置、協助捐血民眾登記資料,及處理現場突發狀況等工作。他說,捐血雖然早上十點才開始,但八點多場地佈置前,便已有熱心民眾前來排隊。一直到下午,排隊人潮始終不曾間斷,現場民眾參與踴躍,一切都很順利。
 
       許賀鈞自己第一次捐血是在高中時,想到可以幫到別人,就高高興興的去捐血了。但在這之後,尤其工作後生活忙碌,三個月才一次的捐血時間常會被不小心拋到腦後,下次想起來又不知已過了多久。
 
       大約三、四年前,有一次他在捐血時,護理人員偶然問他有沒有興趣捐分離術?「捐全血的話三個月一次,很容易就忘記了,最後就是有看到或不知怎樣想起來才會去捐;分離術的話,固定兩週就可以捐一次,比較好記。現在捐血中心的環境很舒適,去那邊捐分離術,雖然要比較久一點,但是就當作休息啊。」
 
       許賀鈞說,他們的班表通常會提前確定,現在臨時進來的勤務也比較沒那麼多,平時都還是可以順利預約分離術,不怕被緊急勤務影響;而血液基金會的官方LINE帳號「愛捐血」,會提醒捐血人下次何時可以再捐血,也幫了他很大的忙。
 
       雖然消防人員主要負責的是救難,後續就交給醫院處理,比較沒機會知道哪些狀況的民眾後續會需要輸血,但不需要知道細節,只要知道自己捐出去的血,都能夠幫助到別人,對他來說就已經很有意義。
 
       許賀鈞也說,他很鼓勵身邊的朋友來捐血。「捐血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其實跟打針差不多而已。但捐血不但可以救人,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自己更健康,所以我很鼓勵朋友們來捐。」
 
一不小心就會觸發人生跑馬燈的艱辛甘苦談
 
       談起消防人員的工作,許賀鈞說,年輕時覺得這是一份職業,又可以救人,沒有想太多就來了。後來才知道,不僅是工作中,有許多專業的訓練也都有它的危險性在。當天活動到場致詞的立法委員廖偉翔就提及,在公務人員中,警消人員人數約占11%,但因公死亡率卻占了全體公務人員的38%,由此足見這份工作的艱辛之處。
 
       許賀鈞分享,比如由於他們時常需要在風災或水災中進行救援,因此會有額外的船艇訓,以及在各種水域、激流中進行的特別訓練。「像那種訓練中,有時候人生跑馬燈也會就這樣跑過去啊。」
 
       而一通電話進來,消防人員無論上山下海都得使命必達的工作性質,也注定了他們每個人都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雖然119接到報案,都會先問民眾現在是什麼狀況,但是打電話進來的人往往很驚慌,資訊也提供得很混亂,通常還是要等到了現場再臨機應變。」
 
       他提及,多年前就有一次,報案時收到的訊息是捷運施工時鷹架倒塌,趕到現場才發現,實際狀況是捷運軌道上在進行吊樑工程時,重達兩百多噸的鋼樑意外掉落。「當時那個砸下來的鋼樑壓扁了一台車,狀況跟我們本來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們一到現場,就是先想辦法把那台車拖出來,再破壞車體,把裡面的人救出來。車拖出來的時候,一看底下都是血,我們大概就知道,裡面的人都已經沒救了,但還是盡速繼續破壞車體,把裡面的人再救出來。」
 
工作之餘仍熱心助人,義消張助銘行善最樂
 
       各式各樣的驚險場面,不僅是以此為業的消防人員會碰上,利用工作之餘受訓、支援救災的義消兄弟們也同樣看過許多。義消后里分隊的分隊長張助銘,擔任義消已經38年,因為父親從前也是義消的顧問,因此自己在退伍後、工作之餘,也自然而然地就來幫忙。
 
       張助銘說,他參與過九二一大地震的救災行動;之前颱風導致大甲溪下游的后豐大橋橋面斷裂坍塌時,他也曾參與救援行動,平時最常支援的則還是火災現場。雖然自己因為身體因素一直無法捐血,但見過許多生死場面,他仍十分肯定能幫助到別人的各種舉動。
 
義消后里分隊的分隊長張助銘雖因身體因素無法捐血,但肯定捐血的重要性。
 
       雖然一般人很難有像這樣消防人員這樣時常助人的機會,但只要挽起袖子、伸出手來捐血,助人其實並不一定要做多麼困難的事,你我都可以輕鬆做到!
 
瀏覽人數:41
最新異動時間:2025/04/28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