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用熱心吸引熱血 台中市地政士公會用熱情做好事
 
採訪撰文、攝影/蘇曇
 
113年11月1日,對全台地政士公會而言原本是個特別的日子。
 
       台中市地政士公會長年固定舉辦的捐血活動,原本預計在這一天擴大為全台地政士公會的串聯活動,所有縣市一同舉辦,將這份愛心擴大為無數倍,怎知前一天正巧遇到康芮颱風肆虐,全台所有縣市都放了颱風假。許多縣市的地政士公會在經過種種考量後,只得先暫停隔天的捐血活動。而未停辦的縣市如台中市,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這天早上,台中市雖然狂風暫歇,卻仍時不時飄著小雨。清道夫還沒來得及整理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斷枝落葉。路上行人寥寥,但大墩文化中心的大門口卻一早就十分熱鬧。除了當天主辦捐血活動的台中市地政士公會外,還有台中市地方稅務局的志工隊,以及大里區農會和一些地政事務所等在此設攤。
 
康芮颱風雖然已經離去,捐血活動當天卻仍然是飄著小雨的陰濕天氣,感謝這一天仍然願意出門參與捐血的所有民眾們。
 
台中市地政士公會愛心開花,同天於六處舉辦捐血活動
 
       雖然一早因天候不佳,前來捐血的人暫時不多,但地政士公會的志工們卻個個活力滿滿。他們戴著公會手工自製的小帽子,十分吸睛,紛紛趁著參加民眾還不多的空檔先行捐血,並馬上把自己捐血的照片傳往各個親朋好友的群組,想再多拉一點人來參加。
 
       其中笑容燦爛,帶著兩個孫子穿梭於現場不停忙碌的,就是台中市地政士公會的企劃主委黃麗卿,也是捐血活動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企劃委員會負責台中市地政士公會的對外公益活動,每年固定會舉辦捐血活動與愛心園遊會,園遊會所得則全數捐給慈善機構。
 
台中市地政士公會企劃主委黃麗卿與兩個孫子的合照。頭上的可愛小帽子,是台中市地政士公會的祕書多年前參考網路後自行設計製作的,就為了多吸引路人的目光,招攬更多人來捐血。如今每年捐血活動,地政士公會的志工們都會配戴。
 
       當天原定的全台地政士公會捐血活動大串聯,起因是某次全國聯合會上,台中市地政士公會偶然和其他地區的地政士公會分享舉辦捐血活動的經驗,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在請示過內政部,並得到支持後,才有了今年擴大為全台同天舉辦捐血活動的想法。可惜因遇到颱風,後來由各縣市自行決定活動是否延期。
 
       這一天,台中市地政士公會也同時在台中的大墩文化中心、中港捐血室、三民捐血室、中正公園捐血室、台中公園捐血車、新光三越捐血車這六個點舉辦捐血活動,不僅派出志工前往協助捐血活動進行,亦贊助當天該點提供的所有紀念品。
 
       黃麗卿提到,今年在台中同時贊助六個點的紀念品,其實超過了公會預定支出的預算。後來是因為大家都不想放棄這個做法,紛紛以個人名義加碼贊助,才使得一口氣送愛到各處的構想成為現實。「其實我覺得大家都很有愛心,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這個機會激發大家的愛心而已。」
 
黃麗卿無緣捐血,但和辦捐血活動有緣
 
       黃麗卿回憶,台中市地政士公會舉辦捐血活動的最早年份與緣由已不可考,應該至少有九年了,她自己便已協助公會舉辦捐血活動六年之久。每年除了一般宣傳外,還會結合地政士講習,課程就辦在大墩文化中心,鼓勵來上課的地政士們利用上課前後多多響應捐血活動。
 
       黃麗卿年輕時也曾嘗試捐血,但兩次捐血後都暈眩不已,直到懷孕時做了詳細體檢,才知道自己因為身體因素,並不適合捐血。雖然此後她與捐血無緣,但不妨礙她舉辦捐血活動、和身邊的人分享捐血好處的熱情。今天大墩文化中心現場的一號捐血人正是她的媳婦,特地趕在上班前來響應活動,順便也為公益貢獻自己的一點心力。
 
從質疑到認同,楊淑慧首捐五十幾才開始
 
       現場志工雖然許多年紀都偏大,自己已不能再捐血,但都在努力找親友來參加活動,當被問到誰最常響應自家的捐血活動時,被推出來的就是同為企劃委員的楊淑慧。
 
       楊淑慧年輕時對捐血其實並不認同,總認為好不容易把身體養得好好的,捐了血好像就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就連小兒子一出社會就開始捐血,也總會遭到她的勸阻。「兒子自己覺得很好,很年輕就開始捐血,每次捐完都會跟家裡分享,但我就很擔心他啊。還一次都捐500cc,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每年他跟我們分享,我都會勸他不要捐血。他就會跟我說,他很健康的,捐一下沒關係。」
 
       「直到我們公會自己開始辦捐血活動,我看到那麼多人都那麼熱心要來幫助別人,而且大家捐完也都好好的,又想說我們公會自己辦的活動,自己應該要捧場吧?別人都可以捐,我應該也可以?說實話,這麼晚才要捐,多少會有點怕,所以也不會想去不認識的地方捐血。就是因為自己公會辦的,自在很多,才會決定要來試試看。結果一開始又因為低血壓不能捐,直到五年前才終於順利捐血,就一直捐到現在。」
 
何時開始都不算晚,楊淑慧期待捐到70歲
 
       今年62歲的楊淑慧,現在不僅每年都會參加自家活動、參與捐血,也打算65歲以後,還要挑戰每年讓醫生確認身體狀況,繼續捐到70歲。不僅如此,她更以自己「何時開始都不算晚」的例子,鼓勵身邊的朋友們勇敢踏出第一步。每年捐血時,她都會拍下照片傳到群組,呼籲所有朋友:「趕快來參加!」
 
       她說,身邊就有讀書會的朋友,一直覺得捐血很有意義,卻總是少了一點勇氣。直到朋友看到她分享的照片後,才終於在60歲那年首捐成功。
 
       現在回憶起五年前終於踏出第一步、勇敢捐血時的場景,楊淑慧仍然喜形於色。她更分享:「我那天回家有跟全家人分享,說我今天也捐血了,他們都很開心,說我能捐真的不簡單。我先生會怕血所以不敢捐血,但兩個兒子都有在捐血。現在有人去捐血,回家分享,大家都會很為他高興。」
 
楊淑慧捐完血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把這張照片發給朋友們,邀請更多人一起來貢獻熱血!
 
用熱心吸引熱血,齊聚一同做好事
 
       現場台中市地稅局的志工們則提到,地稅局出動志工隊協助地政士公會的捐血活動,已有五年之久。往年天氣好時,這裡總是十分熱鬧,九點開始的活動,通常七點多便有人來排隊,往往活動開始時,排隊都已經排了至少三排。
 
       地稅局的志工中,有幾個在學期間曾經捐血,後來就一直沒再想起過這件事,也是因為每年都來支援,而在活動中恢復了固定捐血的習慣。
 
台中市地稅局志工們已連續五年支援地政士公會舉辦的捐血活動,對民眾們的熱情印象深刻。同時他們也十分歡迎民眾加入地稅局志工隊的行列。
 
       黃麗卿也提到,每年都會在捐血活動中看到許多很有熱忱要幫助別人的熱心民眾,讓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有「白袍恐懼症」的民眾,只要一上捐血車,看見護理人員,便會無法控制地心跳、血壓等都往上飆高,總是無法通過體檢而難以捐血。但該位民眾被勸離後,回家一量數值正常,便又十分熱心地再次跑來排隊,同一天前前後後就來了三次。
 
       到了第三次,志工們仍舊不敢讓數值一直無法達到標準的他捐血,但他非常堅持要坐在旁邊等等看。很幸運地,半個小時後,這位熱心民眾的數值終於落在合格範圍內,如願捐血離開。就像黃麗卿一直認為的,別看現代人似乎忙碌冷漠,其實有愛心的人真的很多。
 
或許,一群可愛又熱心的人一起努力,就總能吸引來更多熱心的人吧!
 
當天設攤的各單位個個都活力滿滿,積極招攬民眾參與捐血,及宣傳自家事務。
 
瀏覽人數:322
最新異動時間:2024/12/20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