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蔡閔如:捐血會畢業,但對捐血的熱情可以傳承
 
採訪撰文、攝影/蘇曇
照片提供/蔡閔如
 
       蔡閔如第一次捐血,是28歲那年,孩子們才7、8歲。如今,最大的孫子都已大學畢業,她也年屆70歲,終於從捐血這件事情畢業。一路看著她捐血、為她捐血而開心驕傲的,從曾經年幼的孩子們,變成了年幼的孫子們。42年來,捐血不知不覺帶給她許多重要且難忘的回憶。
 
別人有錢捐錢,我有血捐血
 
       第一次捐血那年,蔡閔如28歲,嫁到南投已有八年,最大的孩子都上小學了。在工廠工作,薪資不算豐厚的她,每回看到電視上的捐血廣告,總會有點嚮往。「我們在工廠,薪水有限,也沒有什麼家產。但是我們有血,這就是我們能跟別人分享的東西。你抽掉了,它會再生,不用煩惱。我那時候跟同事也是這樣說。」
 
       她始終懷著有能力就要盡力去幫助別人的想法,因此那天在街頭突然看見捐血車,並看到了長長的排隊人龍時,既不怕血、不怕針,又不怕痛的她,心想:「我也要和他們一起捐血救人。」二話不說便上去捐血,並且「一捐成主顧」。
 
       在四十多年前,捐血觀念還不普及的當時,不僅她身邊幾乎沒有其他朋友在捐血,爸媽知道她去捐血後,更是憂心且焦急地對她說:「妳傻傻的耶,跟人家去捐什麼血,血抽一抽,萬一人就昏倒了怎麼辦?」一向身體健壯的她則總是豪爽地回答:「不用煩惱,不會有事的啦。」
 
運動習慣打造超健康身體,成為捐血的最大資本
 
       事實上,就如同當初蔡閔如對父母親所說的,真的一點事都沒有。捐血的42年來,她從不曾在抽血後有任何不適,體檢也次次通過,從沒有遇到無法捐血的狀況,連一般的病痛都很少。甚至因為捐血,讓她整個人感覺身體輕鬆很多,每幾個月過去,身體裡彷彿就有個定時鬧鐘在提醒她:該再去捐血了!
 
       這樣的好體質,除了天生的基因使然外,恐怕也和蔡閔如的運動習慣有很大關係。從年輕時起,嫁到南投的她就保持著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先去爬座小山,上下山大約花費一小時,呼吸新鮮空氣、舒展筋骨,順便看看風景後再下山,回家後八點再出門上班的作息。
 
        大約七年前退休後,她在彰化又找了一份工作。雖然因為平日住在宿舍,早上不能再去爬山,但她還是保持著起床後做大約一個小時的運動再去上班的習慣。兩年前,她妹妹因乳癌開刀,學到「猿猴式超慢跑」這個運動方式,並回來傳授給她。從此以後,超慢跑也成了她主要的運動內容。
 
平日,她因為早起爬山,自然早睡;吃的雖然未曾多加注意,但也大多簡單。
 
       這樣數十年如一日超級健康的生活型態,恐怕要令年輕人都自嘆不如,但蔡閔如卻只是笑著揮揮手說:「也就爬一個小時而已,也沒有爬什麼很高的山啦。」
 
捐血是值得與家人朋友分享的驕傲
 
       初次捐血後,身體感覺更好了,還可以幫助別人,讓蔡閔如從此愛上捐血。雖然剛開始爸媽並不鼓勵,但看到她始終健健康康的,便也沒再多說什麼。孩子們從小看著她捐血,長大後也都紛紛嘗試。大女兒因身材比較嬌小,捐血兩次後便因體重過輕而無法再捐,但她仍十分鼓勵蔡閔如持續捐下去;兒子也是大學時便開始捐血,之後想到就會去捐一下;小女兒則是因為身體不適合捐血,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捐血。
 
       捐血收到的各種獎狀及感謝狀,她不好意思貼在家中牆上,卻每一張都極其珍重地拿去護貝,珍惜地收在抽屜裡,時不時就要拿出來看看。自言讀書時期沒拿過獎狀的她,還是頭一次得到這麼多肯定。兒孫們都知道她有一個寶貝的抽屜,裡面存放著這些珍貴的紀念,每逢兒孫回家,她便會高高興興地打開抽屜「炫耀」一番:「你們看,阿嬤又拿到獎狀囉!」大家就會七嘴八舌地說:「阿嬤好棒,我們請妳吃飯!」捐血得到的紀念品,她也很喜歡和孫子分享。捐血在蔡閔如與家人之間,是件值得分享,更值得驕傲的事情。
 
       她也向來不吝於和身邊的朋友分享捐血的好,總是大力鼓勵大家多多來捐血。多年前,她捐全血滿100次,到台中參加績優表揚大會,那也是她生命中少有的隆重時刻,讓她十分開心。那天,她特地慎重地穿了一身棗紅色的優雅套裝前往,不僅女兒全程陪同錄影,還有三個朋友吵著說「我陪妳去!我陪妳去!」最後大家都一同前來。
 
       她還清楚地記得,那天台上與她同樣捐全血滿100次的領獎人只有六個,更讓她為自己感到無比的榮耀。領獎後,她和女兒及友人一起去吃了一頓大餐,和大家分享她的喜悅。
 
捐全血滿100次時,蔡閔如至台中參加捐血績優表揚大會,當天特地盛裝打扮,留下的照片也都一一護貝收好。(照片提供/蔡閔如)
 
好友們帶著孫女一起陪蔡閔如(右2)來參加捐血績優表揚大會,掌鏡的則是蔡閔如的女兒。眾人開開心心地在會場留下紀念。(照片提供/蔡閔如)
 
成功鼓勵別人於63歲完成首捐
 
       有位朋友的女兒一直也想捐血,卻始終因為怕針而猶豫不前。她曾經問過蔡閔如:「阿姨,妳捐血的時候,都不會怕嗎?」蔡閔如笑笑地瀟灑回答:「不會啊,不用怕,那個針妳不要看,到那邊他們叫妳做什麼,妳就做什麼,不用緊張,去捐就對了。」
 
       或許是蔡閔如的堅定給了她一些勇氣吧,上個月,這位朋友的女兒也在高齡63歲時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捐血,她還高高興興地和蔡閔如分享自己終於捐到血的喜悅,未來說不定還會持續捐到70歲。充分印證了「只要有心,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捐血畢業的紀念獎狀
 
       樂於捐血的蔡閔如,在今年二月捐血,醫師為她做檢查時,便被告知,今年九月便是她最後一次捐血了。
 
       被通知此事的時候,蔡閔如十分捨不得。天公伯賜給她健康的身體,讓她總是能歡歡喜喜地來捐血,這是讓她無比感激的事情。自己又不會頭暈,也沒有任何不適,身體都還勇健,真的很想再繼續捐下去。她依依不捨地對捐血室的護理人員們說:「我不能再捐,就不能再來你們這裡了耶。」護理人員們則親切地安慰她:「阿姨,妳還是可以來,妳可以來這裡做志工啊!偶爾來這裡找我們坐坐也可以啊!」
 
       就這樣,今年九月,蔡閔如捐全血第146次,畫下了她捐血生涯的句點。但無比寶貝著捐血拿到的感謝狀與獎狀的她,卻對差幾次就可以拿到150次的獎狀,有些耿耿於懷,深感遺憾。於是,為人十分客氣的她,鼓起勇氣做了一個她很擔心會不會太厚臉皮的決定:她打電話到捐血室,一開始是詢問能不能讓她捐到75歲?在被婉拒後,於是轉而詢問能不能再發給她一張捐全血146次的獎狀,作為最後的紀念。
 
113年9月7日,蔡閔如最後一次於彰化捐血站捐血。雖然不捨,但也留下了無憾的笑容。(照片提供/蔡閔如)
 
       採訪當天,蔡閔如拿到這張裱框的最後的感謝狀,十分開心。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原本覺得把獎狀貼牆上有點害羞,但有了這個框,還有供吊掛的掛勾,是不是不掛起來展示,反而辜負了大家的用心呢?
 
       雖然蔡閔如的捐血旅程至此畫下了句點,但相信兒子、孫子、朋友的女兒……總有人會再將這份熱血傳承下去。
 
台中捐血中心企劃課林尚賢(左)致贈捐全血146次的感謝狀給蔡閔如。收到有裱框的感謝狀,蔡閔如十分開心。(攝影/蘇曇)
 
瀏覽人數:576
最新異動時間:2024/11/02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