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李佳芳
照片提供/蔡政峰
民國78年,適逢成功嶺新兵入伍訓練,那是蔡政峰第一次「真實的」參加捐血活動。早在成年入伍之前,還在國中的他便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在成功嶺服役時,由於諳知自己有B型肝炎,並不主動參加捐血。直到有一次,長官看到新兵們捐血不大踴躍,於是下了一道命令,「趕鴨子上架一般」,要求全員上捐血車捐血。
出乎蔡政峰意料的是,捐血檢驗報告寄來,他的B型肝炎竟然不藥而癒;而當天,也是他第一次收到用血通知,「那張感謝卡,就像老朋友孫越叔叔說的:『我不認識您,但是我謝謝您』。這份感動,像是啟動了我的捐血任務的密碼。」
「我不認識您,但是我謝謝您」這句話啟動蔡政峰捐血任務的密碼。
捐血任務的起點:病榻上的爺爺
蔡政峰與捐血的緣分,其實早在國小時候已締結。他回憶,民國67年小學三年級時,親眼見證祖父因為胃出血而向血牛買血治病。小時候的他,只能看著爺爺生病卻束手無策;長大後的他,已經是個例行捐全血、分離術血小板的捐血人。時序往後推移二十多年,民國90年時,父親又因為胃出血住院,陸陸續續輸進三十幾袋的全血治病。他以自己的捐血經歷,映照病榻上、受數位無名捐血人幫助的爸爸日漸恢復元氣,他感念以前默默地付出,現在也算是回報,當時他內心的悸動,久久不能平復。
細數過去三十多年的捐血實踐,「任務」陪著蔡政峰一路旅行。從民國80年退伍後,他便一邊在高雄上班、一邊定期捐全血。爾後,也嘗試接觸分離術捐血。即便離職回到台南,全血、分離術輪流捐的習慣,依然不輟。蔡政峰自豪地說,他不抽煙喝酒不吸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捐血過程往往都是順利完成捐血。
屢屢順利完成捐血的蔡政峰。
解鎖捐血緊急任務
其中,讓蔡政峰尤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某個夜晚在家看晚間新聞,知道有病人急需AB型的血小板。翌日早晨,他便接到了台南捐血中心的來電,表示急需血小板,詢問蔡政峰是否有空到捐血中心做分離術血小板捐血。通話一結束,他二話不說就到捐血中心完成第一次的緊急捐血任務。回家之前,他還與有榮焉地去吃頓大餐犒賞自己。然而,這份光榮,往往蔡政峰只能獨自享受。
有幾次捐血中心致電蔡政峰,詢問其能否緊急採血。這時候蔡政峰的家人會嘮叨地說:「捐血的人那麼多,為什麼每次都找你?」面對家人的質疑,蔡政峰義無反顧:「不是每一個人捐的血,患者都能夠使用。因為我的身體健康,才能成為合格的捐血人。」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信念的他,深信健康的自己可以幫忙他人,因而當自己或家人需要救命的血液時,也將能受到別人的幫助。
數次的緊急任務之後,蔡政峰又捐過幾次分離術捐血,直到後來某次、抽血檢測報告顯示:血色素超過18g/dl且降不下來,接受捐血中心建議,改捐全血,增加新陳代謝率。
帶著捐血密碼,跟著捐血社團去流浪
蔡政峰分享,有別於過去只有台南捐血站能夠捐血,現在在台南捐血很方便,各地增設了很多站室點。以前的他習慣在台南永福路捐血室捐血,一來時間地點固定,容易安排時間,二來也常常偶遇捐血逾二千次的叔叔,叔侄二人偕往永福捐血室捐血。最近的他則大都參加朋友舉辦的捐血活動,一方面幫朋友捧個人氣,一方面也隨著這些朋友和社團辦的捐血活動到處流浪。
蔡政峰擔任志工、跟著捐血社團流浪。
近年來蔡政峰加入若干志工社團,包含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志工以及警廣台南臺e車隊志工;前者是賴總統在台南市市長任內就常常參加的活動,後者最近裁撤解散。面對即將前進總統府的任務,對他而言,彷彿見一位老朋友般地親切;退休後的他,擔任社團志工之外,持續不間斷的,便是捐血。
出生在台南,祖厝也在台南市小巷內,落葉歸根的蔡政峰,將繼續帶著捐血密碼,持續他捐血救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