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攝影/蘇曇
照片提供/陳水波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台中捐血中心今天在三民捐血室舉辦愛心捐血活動,時間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敬請大家踴躍參加,做個快樂的捐血人。您只要花費十分鐘的時間,就能挽救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多謝多謝!」台中地區的捐血人,或許對這個彷彿廣播電台講古的主持人那親切的嗓音都不陌生,因為身材略為福態、笑容滿面、操著極流利的台語的志工陳水波,時常在捐血中心、救國團、仁光愛心協會、太平青工會等單位舉辦的捐血活動上負責廣播。
他不僅在各大捐血活動現場常講這段台詞,還自行改造自己的摩托車,作為捐血活動宣傳車使用,就連自家轎車上也裝了廣播擴音器。一問之下才知道,他不僅是熱愛、認同捐血,更與捐血有極為深厚的緣分。
28歲開始與捐血的不解之緣
「欸,我朋友需要輸血,但是現在缺血。我們都去捐血,看能不能幫到他,你們要來嗎?」28歲那年,有個朋友某天找大家一起去捐血。那時候「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廣告甚至都還沒有出現,朋友們你看我、我看你,沒人知道捐血到底實際上要做什麼。不過就衝著可以救朋友的朋友一命,大家還是結伴去捐了頭一次血。
「沒想到只是被針扎那麼一下,也沒有多痛,捐完血也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這樣就能救別人的命」,這是陳水波首次捐血後的感想。那次捐完血之後,一向熱心的他從此多了一個例行公事,就是去捐血。
後來換工作時,台中捐血中心剛好在徵辦事員,對捐血印象不壞的他,就這樣在民國74年時,成了捐血中心的一份子。
陳水波自從28歲首次捐血後,便持續不斷捐血至今,圖為他於台中捐血中心任職時,因為聽說缺血而跑去捐全血500cc。
忙碌卻快樂的捐血中心辦事員生涯
當時的辦事員,要負責開捐血車,同時還有許多文書工作與雜務要做。陳水波回憶,他剛入職時的捐血車可沒有現在氣派,就是普通的休旅車,上面載著四位護理師,車上放著幾張可收合式的躺椅,和一個用來保存血液的小冰箱。車上的牛奶和餅乾也都是大家親手包裝的。他還記得,民國77年時,逢甲大學曾創下一天募得4,109單位的單日捐血量全國最高紀錄,當時他也躬逢其盛,前一天光是幫忙包裝牛奶餅乾,就包了很久。
即使已經時隔數十年,且他本人也早在民國85年便離職轉任保險業務,當年的許多行程他卻至今都仍記得清清楚楚。那時苗栗仍隸屬於台中捐血中心,而雲林則隸屬於台南捐血中心,且定點捐血室也還不多,因此捐血車有非常多的巡迴場次:每個月1號去苗栗、豐原4號、南投8號、太平20號、彰化火車站也是20號、竹山21號、田中27號……去的單位也是應有盡有,公司、學校、部隊,甚至連監獄都去過好幾次。
有時行程較遠,回來得晚了,同事們多少有所抱怨。他便會笑著跟大家說:「你們看,有人買這麼大一部車載你、有人幫你開車,油錢也有人出,帶你到那麼多那麼遠的地方玩,來回車程至少你什麼都不用做,還有工資可以領,多開心啊!」喜歡旅遊的陳水波自己便是抱著這種心情,把每一趟捐血巡迴的行程都當作一個旅程,開開心心、充滿活力地去面對每一天的工作。
他也仍記得,曾經有次在開車回到捐血中心時,看到一名家屬因為家人病重卻無血可用,而直接跑到捐血中心來,哭著求大家幫幫忙。從28歲開始便持續捐血的他,在那一刻深刻感受到,自己捐個血這再簡單不過的舉動,對別人來說卻可能有天大的意義,也讓他更有動力持續捐血。
陳水波(右)當年開著捐血車去做汽車保養,住在附近的捐血人看到後,特別穿上捐血中心的紀念T恤過來與他合照。車上所掛布條「我有熱血,我捐熱血」為當時的捐血月標語。
陳水波當年至后里戰車部隊採血後,與部隊長官之合照。
陳水波(前排右3)當年至彰化曉陽商工(今大慶商工)夜間部採血後,與學校師生之合照。
陳水波當年至德基水庫採血後,與現場工作人員在風光明媚的水庫旁合影留念。
超級業務不只推銷保險,還要推銷捐血
在台中捐血中心擔任辦事員11年後,陳水波離職轉任保險業務,空閒時間卻還是在擔任捐血志工。且他對捐血的熱愛,也已經不知不覺刻進了骨子裡。
每當遇到相談甚歡的新客戶,眼見保險差不多要談成了,他便不忘開始約人家一起去捐血:「你現在買保險是為了有個保障,還有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我也想介紹給你,就是捐血。我們什麼時候會用到血不知道,但平常沒事去捐個血,可以幫助到別人,等我們有需要用血了,也會有人幫助我們。」
看客戶不太反感,他便積極地接著往下說:「有空的時候要不要來去捐個血?會害怕也沒關係,不然第一次我陪你去,幫你加油,這樣你可能就比較有勇氣、比較不會怕了。」配上他親切的笑容,看起來十足誠懇。
在對方猶豫時,他會瞄準買保險者的心理顧忌,接著說:「其實你去,也不一定能捐成,有些檢查項目沒通過是不能捐血的,但是當作去做個檢查也不錯啊,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健不健康。你買保險不也是為了要可以健健康康活得好、活久一點嗎?看什麼時候我們約一下,不然我載你去啊。」
除此之外,喜歡到各地遊玩,順便捐血拿紀念品的他,還會適時分享:「像那個紫南宮捐血送的錢母就很不錯,你覺得怎麼樣?不然我們一起去捐血拿那個錢母吧?」
自言從小就是雞婆個性的他,在擔任保險業務期間,也本著這種「和客戶分享利人利己的好事」的心態,成功讓許多客戶踏出捐血的第一步。他說:「我做了好事,客戶也可以做好事,還會有第三個人因此受惠,何樂而不為呢?」
自行打造宣傳廣告車,跑業務也要順便宣傳捐血
而陳水波無論以機車或汽車代步,車上不是綁著自製的捐血活動廣告牌,就是用擴音器播放捐血活動相關訊息。隨著他跑保險業務的範圍遍及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等地,他自己儼然也成了一個活動式的捐血廣告。
112年8月,太平青工會在台中市北屯區舉辦捐血活動,陳水波(右1)也前往擔任志工。
陳水波分享,用自己的車子來宣傳捐血活動,是從他在大里擔任捐血志工時期開始的。他笑著說,捐血是件好事,但仔細觀察會發現,捐血中心的工作人員,因為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捐血中心,有時說話反而較為謹慎保守;像他這樣已經不在捐血中心任職,彼此沒有利害關係,反而更容易以第三者的立場,大大方方將自己感受到的捐血優點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其他人。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開始構思在自己的機車後座加上廣告牌,但做成四四方方的盒子的話,只有正後方的來車才能看清訊息,太可惜了,不如做成兩面斜面,讓左右兩側的人也都能看到訊息。然後他又陸續裝了麥克風、拉線放廣播帶,以及為了夜間足夠顯眼吸引注意而加裝了燈;這台陪他闖遍中部的宣傳機車就此誕生,而且還在不斷進化之中。
陳水波的自製宣傳機車,以宣傳帶廣播外加廣告牌的形式,陪他在跑業務之餘四處宣傳捐血活動訊息。
花費大量時間從事捐血相關活動,只因「愛捐血」
工作跑業務時,他開著車到處去,這兩台車也跟著他四處傳播捐血訊息;閒暇時,他在台中公園當捐血志工,發揮超級保險業務員的功力,總能拉到不少好奇卻又不敢嘗試捐血的生面孔。
陳水波現於台中公園擔任捐血志工,有時人少,他也會自己挽袖捐血。
陳水波說到高興時,點開手機,分享自己臉書上的文章,七、八成以上都是去了哪裡捐血,或是某場捐血活動的紀錄。手機裡上萬張照片也是,有許多都是捐血現場的紀念照,以及翻拍過往老照片隨身攜帶留念。
從第一次捐血開始,捐血一事就默默地占據了他生命中極重要的位置。說起那些花費在捐血相關活動上的時間,陳水波笑瞇了眼睛,神采奕奕地說,是做好事,就很值得。
採訪當天,陳水波開心地出示自己的捐血志工證,與當年擔任辦事員時期的服務證。
陳水波的隨身資料夾中有他身為志工及資深捐血人的表揚獎狀,以及他與他的拉風宣傳車一同登上熱血雜誌版面的報導收藏,他也總是十分樂意和朋友分享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