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蘇曇
照片提供/王美鈴
痛會過去,意義會留下
台中捐血中心志工隊副隊長王美鈴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捐血,是在高三的時候,學校在大禮堂臨時準備了很多桌子充當捐血的場地。然而民國六十幾年那時候,大家對捐血都還沒什麼了解,許多同學一想到要把血從身體裡抽出來,就已經先被自己的想像嚇個半死。不少勉強鼓起勇氣的,看到現場抽血用的針和平常生病打針的針不太一樣,針頭很粗,瞬間就萌生了退意。
王美鈴清楚地記得,她當時也被那個和一般抽血用的完全不同粗細的針嚇了很大一跳。「但是我是抱著一種要救人的使命感去捐血的,很多同學都怕痛,都想打退堂鼓,但是想一想,人生中很多事情都很痛,跌倒破皮也痛啊,捐血被針扎那一下,忍一忍就過去了,還比人生中的很多痛都有意義多了,這樣就很值得。」更何況後來捐血捐習慣了,她發現被扎那一下真的沒什麼。比起那ㄧ瞬間的痛,可以幫助到別人的滿足感反而持久得多,會一直留存在心中。
從高中首次捐血開始,她就養成了捐血的習慣。當時定點的捐血室遠不如現在多,每次差不多可以再捐血了,她在路上就會特別留意哪裡有捐血車,看到了就趕快去捐。如此游牧捐血多年,直到成為三民捐血室的志工後,才固定在自己服務的捐血室捐血。
而捐血幾十年以後,一次親身經驗更讓她下定決心,不僅要捐血,身體狀況好的時候,能捐全血500cc就要捐全血500cc。
親眼所見的奇蹟,讓王美鈴更加肯定捐血的意義
王美鈴說,那次是家中三姐住院,她去醫院照顧姐姐。雙人病房的隔壁床,住的是一位似乎是罹患癌症、七十多歲的老太太。
老太太有個極孝順的兒子,一直無微不至地在旁邊照顧著老太太。「媽媽這個您吃一口看看,很好吃的。吃不下嗎?那這個如何?也不喜歡?是又在痛了嗎,所以吃不下?沒有,只是沒胃口?可是您今天到現在什麼都還沒吃,多少吃一點行嗎?」對方的詳細情形她不便多問,但常常見到那個兒子細心周到地服侍母親,每次醫生來,拿出來詢問請教的筆記往往都是滿滿當當一整張紙,醫師的所有叮嚀囑咐也都會認真記下。奈何癌症磨人,儘管有兒子時時陪伴,隔壁的老太太仍然非常虛弱,也幾乎吃不下什麼東西。
然而某一天,醫生指示隔壁床的老太太接受輸血,王美鈴親眼看見,兩袋血輸完後,老太太就像不知從哪兒突然得來了力氣一樣,竟然能自己下床去上廁所,還突然胃口很好地吃了一些東西。
親眼看見這個過程,就好像看見奄奄一息的植物在雨水的滋潤下重獲生機一般,真的有種見證奇蹟的感動。這更讓王美鈴充滿了繼續捐血的動力,且不忘常常和其他人分享這個故事。
捐血多年唯一的遺憾:無緣的分離術
其實為了幫助更多人,王美鈴也嘗試過要改捐分離術,奈何血小板始終未能達標,只好退而求其次捐全血。
在捐血室當志工時也幫忙協助推廣分離術的她,用「天使」來形容常捐分離術的捐血者。他們往往每兩週就來捐一次,每次花費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不僅身體的狀態要維持好,飲食上也有比一般捐血更多需要留意的細節。沒有過人的堅定信念,在這個人人忙碌、自顧不暇的時代,是很難能做到這種地步的。
捐分離術其中一項要求是血小板需達到15萬以上,但王美鈴的血小板總是只有差不多13萬,這強求不來的數據讓她扼腕不已。說起這些非常有心的分離術捐血者,王美鈴眼中有明晃晃的羨慕:「捐分離術不只是要有心,還有很多指標的要求,所以能捐的人也算是『天資過人』耶。」
她還分享,由於自己不能捐分離術,多少有些遺憾,所以每次遇到身體數據非常漂亮的捐血者,都會忍不住問問對方有沒有捐分離術的意願,有次還因為這樣被對方投訴,讓她警醒之餘,也在心裡告訴自己,要更懂得拿捏當志工的分寸,給予捐血者更多尊重才行。
和捐血人變成好朋友,也把好朋友變成捐血人
王美鈴擔任捐血志工幾十年,不僅時常參加外地大型需要人手支援的捐血活動,在捐血室更交到了許多朋友。
也遇過一個常常來捐血的先生,某天突然因白血球過高而無法捐血。一聊之下,對方忍不住講起自己最近因為和別人的車子發生擦撞,處理後續事宜而焦頭爛額,覺都睡不好,她自然也盡力勸慰。有時候,就連逛街時都會遇到隨口聊過的捐血人來跟她打招呼呢!
熱心的她不僅擔任捐血志工,還是鄰長,17年來始終熱心協助里長處理鄰里間的大小事。她和許多捐血人變成了好朋友,也把許多鄰居朋友變成了捐血人。
像她有個鄰居是軍人,鄰居的太太在生產時血崩,緊急接受輸血才救回一條命,她和鄰居偶然聊到自己在捐血後,鄰居抱著替太太回饋社會的心情,也開始捐血,兩人每次相遇,就要分享一下最近的捐血活動資訊。
而這樣的熱情,自然也會感染到自家人。王美鈴的先生因身體因素不便捐血,兒子則和她一樣對捐血充滿熱情。在外地工作的兒子,生日時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大餐慶祝,這時王美鈴會對兒子說:「來來來我們去做件有意義的事情慶祝一下!」接著便拉兒子去捐血。而兒子不僅樂於響應,更是從大學開始,就會邀請身邊的同學和自己一起來捐血,還會驕傲地和同學們分享:「我媽媽是捐血志工哦!」
兒子以她為榮,兩人更都以自己是捐血人為榮。
111年兒子生日當天,王美鈴拉著兒子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捐血來慶祝,而兒子也非常樂於配合。
王美鈴與其他志工一同在一中商圈掃街宣傳捐血活動。
王美鈴於113年3月,警廣70週年的「空中傳愛挽袖捐血」活動中擔任志工,正在指導捐血人填寫資料。
112年3月,台中市政府警察局於中部辦公室大禮堂舉辦捐血活動,並結合交通安全、反詐騙等宣導活動,王美鈴(右2)也在現場擔任志工。
沒有嘗試過捐血,就體會不到這種助人的快樂
王美鈴身為志工隊的副隊長,除了在捐血室與活動現場服務外,幹部們另有群組,會分享各種大家服務時遇到的事情或緊急狀況,也會互相討論商量更好的處理流程;再加上鄰長的工作,王美鈴每天都忙得充實,卻也忙得開心。
「我覺得能夠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把我的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頭,做我能力所及的事情,是非常快樂的。我很喜歡幫助別人,這是我的本性。」王美鈴笑容燦爛地說。
每當遇到會怕痛、會害怕而踟躕不前的人,王美鈴都會對他們說:「你沒有嘗試過一次捐血,你怎麼知道你捐完以後是什麼感覺?你怎麼能體會到那種幫助了別人的快樂?」這種快樂是王美鈴最樂於和他人分享的寶物,而她也誠摯地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體會到這種快樂。
103年王美鈴(左4)於捐血績優表揚大會上,接受頒獎表揚。
王美鈴(左3)於志工工作檢討會中獲頒衛福部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