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從受血人到捐血志工 廖瑞菊越忙越快樂
 
採訪撰文、攝影/鍾采芳
照片提供/廖瑞菊
 
       「孩子大了想找點事情來做,剛好看見新竹捐血中心招募志工,就這樣踏上捐血志工的行列,一轉眼30年就這樣過了!」大家口中的瑞菊媽媽,是新竹捐血中心草創時期的第一批志工。當初原本想去醫院當志工,在先生鼓勵下,認為來捐血的都是健康且熱心的人,於是就來面試,沒想到已經是30年前的事情。「當志工看似替別人服務,其實受惠最多的是自己!」
 
       瑞菊媽媽85年就到新竹捐血中心服務,是中心第一批志工。她說:「當時只有大約10多位志工,正式服務之前,捐血中心幫我們安排上課,進行教育訓練,非常有制度。」數十年的歲月都在新竹捐血中心服務,也因此結識好多好朋友。
 
       「您好,要捐血嗎?歡迎您,這邊請先抽號碼喔!」每週一上午在竹北愛心樓捐血室都能看見志工廖瑞菊的身影,數十年如一日,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以前還沒接觸捐血前,對捐血這件事非常不了解,加上本身因為不能捐血,原本還以為捐血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後來透過志工服務才了解,原來捐血的好處很多,所以我很羨慕可以捐血的人,那表示身體健康才能幫助人。
 
廖瑞菊是新竹捐血中心的第一批志工,服務至今超過30年。
 
因為志願服務 找回生活重心
 
       廖瑞菊結婚之後,就退出職場,將重心放在家庭,專心照顧一兒一女。總是笑臉迎人的她,無論做什麼都是全力以赴,在孩子眼中是一位非常稱職的好媽媽。她說,家裡的傳統就是女生結婚後,把家庭顧好就是最重要的工作。規律的全職媽媽生活,一直到民國85年孩子長大後,有各自的生活圈。為了避免大家所說的空巢期,廖瑞菊選擇走出戶外,透過志願服務回饋社會,除了在新竹捐血中心服務之外,新竹縣文化局的縣史館及美術館她都固定前往執勤,她說:「服務帶給我很大的快樂,生活變得更充實。」
 
       在新竹縣美術館及縣史館服務,與在新竹捐血中心差不多同時期,也曾擔任總幹事及志工隊長,算是資深的志工,因為服務認識很多好朋友,每天都過得多采多姿。
 
新竹縣文化局經常辦理藝文活動,廖瑞菊擔任志工也經常參與活動。
 
廖瑞菊(前1)與志工夥伴變成好朋友經常出遊。
 
參加新竹捐血中心志工隊慶,廖瑞菊(前右2)與志工隊夥伴都是好友。
 
發起捐血活動 竹北天后宮創紀錄
 
       談起捐血這件事,廖瑞菊有點失落的說,因為身體狀況不能捐血,所以非常佩服及羨慕可以捐血的人。覺得能捐血很幸運,可以盡一份心力幫助他人。「即便如此我也不曾放棄,我選擇擔任捐血志工,透過服務一起響應捐血。」
 
       除了擔任志工,瑞菊媽媽還有另外一個身分,那就是目前在竹北天后宮擔任副主委。在她的引薦下,竹北天后宮也開始辦理捐血活動,且參加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今(113)年2月17日更創新高,共募得448袋血液,成功號召300位捐血人共襄盛舉。
 
       廖瑞菊多年前在竹北天后宮委員會裡擔任總務,一次例行會議中跟大家提議,或許可以在年度計畫中,將捐血活動納入,成為固定的行程之一。邀請捐血車到宮廟面前,讓前往宮廟參拜的信眾也有機會就近參加捐血。109年開始先在竹北愛心樓捐血室,展開第一次的捐血活動,首次辦理捐血就突破200袋,這也奠定她們定期辦理捐血活動的決心。
 
竹北天后宮捐血活動,廖瑞菊(左3)籌辦活動樂在其中。
 
       一開始的初衷發想是因為宮廟有很多結緣品及物資,之前援例會捐贈弱勢族群,因緣際會下,覺得也可以用來鼓勵大家捐血。於是他們與竹北國際蘭馨協會合作,早期一年舉辦兩次捐血活動,一次在室內竹北愛心樓捐血室辦理,一次是在竹北天后宮前擺放捐血車號召。有感於參加捐血的人數越來多,目前捐血活動以竹北天后宮前為主,每次兩台捐血車前往服務。
 
       一年辦理兩次捐血活動,分別在元宵節前及中元節後的假日。選擇元宵節前,主要是因為適逢春節連假接近尾聲,民眾所謂的小過年。當次的活動會加贈招財錢母、發財金、福袋等,吸引民眾參加,希望透過領取錢母獲得好兆頭,藉此拋磚引玉;選擇中元節後則是因為遇到普渡,有比較多的資源,可以藉此鼓勵捐血人。
 
       回憶起當初提議辦理捐血,所有委員會都很支持,覺得特別感動,每場活動辦起來都很順利,且越辦越好。最特別的是,我們活動都沒有特別宣傳,但卻已經培養一群固定的竹北天后宮粉絲,每次活動9點開始,7點多就開始湧入排隊人潮。
 
竹北天后宮捐血活動剛開始,已湧現排隊人潮。
 
       一星期七天,瑞菊媽媽有三天時間擔任志工,其餘時間都在天后宮幫忙,公益變成生活的重心。她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都樂在其中。不僅孩子大了,連孫子都上大學了,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力量。一件好事,大家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就像辦理捐血活動,正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才能成就這件好事。
 
曾經輸血 如今以行動回饋社會
 
       廖瑞菊62年因為子宮外孕手術失血過多,需緊急輸血,由於過去捐血觀念並不普及,不像現在輸用血液有捐血中心嚴謹把關,礙於當時情況緊急,家人顧慮不了這麼多,只能趕緊向血牛買血。瑞菊媽媽說,當時迷迷糊糊還問家人說,買來的血是否安全。
 
       即使經過51年,回想起來依然記憶猶新,要是當時沒有輸血,可能生命就此結束了。感覺自己跟捐血這件事很有緣,雖然不能捐血,但是曾經是用血人、擔任捐血志工,還成了捐血活動的主辦單位。
 
志工最高榮譽 服務8000小時「金牌獎」
 
       112年的全國績優志工表揚典禮,表揚服務超過8,000小時的472位績優金牌獎志工,瑞菊媽媽是其中一位,這是志工的最高榮譽。但她說,30多年志願服務,她是歡喜做、甘願受。看似付出,得到最多的卻是自己,這種快樂是用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做志工自己真的很快樂,那種付出是打從心裡的心甘情願,對於志願服務這條公益路沒有設限,「只要哪需要我 我就在哪裡!」
 
112年全國績優志工表揚典禮,廖瑞菊(右5)獲頒金牌獎。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李麗芬(左)頒贈金牌獎給志工廖瑞菊(右)。
 
瀏覽人數:514
最新異動時間:2024/06/01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