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曾麗華的簡單生活 捐血就能帶來幸福和滿足
採訪撰文、攝影/蘇茵慧
照片提供/曾麗華
 
       相較於男性,女性容易因生理狀況、懷孕等因素,要能持續捐血總是受到較多限制,因此每年度晉見總統的績優捐血者都設有女性保障名額,藉以鼓勵並感謝女性捐血者的熱血相挺。今年65歲的曾麗華,就是晉見總統績優捐血人代表,從高中畢業開始捐全血,一次又一次,還影響丈夫、女兒一起成為捐血人,為台灣血庫增添新血。
 
       接受採訪這一天,曾麗華才剛從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退休滿五日,過去她擔任行政人員,主要是派送公文等文書內勤工作,問起退休後的生活安排,曾麗華笑著聳聳肩說:「還沒退休前就已經大概有計畫了,我打算要來約已經退休的同事一起運動、開始安排自己的樂齡生活,感覺還滿期待的。」
 
甫退休的曾麗華,今年已遇捐血年限,正等待預約醫師檢驗,希望身體健康,能繼續捐血助人。
 
       工作的終點,也會是生活的新起點;曾麗華與退休的同事都住在新營捐血室附近,而新營捐血室又位於南瀛綠都心公園,她打算只要有空,就跟同事相約在公園,午後運動、散步、談天,讓退休生活規律、平順。
 
       「因為捐血規定的年紀到了,本來我預約三月要和醫生面談,誰知二月確診後身體一直不舒服,休養後比較好轉,就約到現在了。希望醫生能讓我過關,能繼續捐血。」曾麗華休養生息,希望未來能持續捐血,成為退休生活的另一項重點活動。
 
傳遞正確觀念 捐血就能助人
 
       回憶起對捐血的印象,曾麗華從第一次捐血前,就知道捐血對身體的好處:「我當時聽同學們在討論,好像捐血可以讓血液流暢、促進新陳代謝,我想說捐血既然對自己好,說什麼都要嘗試看看。」
 
       抱持著有機會就想捐血的想法,在高中畢業前曾麗華一直沒機會遇到捐血車,反而是畢業工作時,發現工作地點附近有捐血車舉辦活動,趁機去詢問看看,若是自己符合資格、血紅素又足夠,就決定大膽捐血。
 
       曾麗華搔搔頭說:「雖然捐血針比較粗,但我不怕打針,只是不曉得為什麼,每次要來捐血,就莫名緊張,因此每次血壓都會特別高,這種心理造成的影響很難克服,雖然我不怕,可是身體大概不受我控制吧!」
 
       首次捐血帶給曾麗華很好的體驗,身體既無不適,除了對自身有助益,還能幫助需要用血的人,這樣一想,讓曾麗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捐血的動力;她從第一次捐都是以全血為主,雖後來得知還有分離術捐血,但一聽分離術捐血要坐上長達一個多小時,曾麗華直接打退堂鼓:身材嬌小的她,體重未達500C.C.門檻,因次她每次捐血都是250C.C.,間隔兩個月,每年固定1000C.C.總量;幸好她不怕扎針之痛,因為她就是得比人多挨上幾次針。
 
捐血時間到了,就趁工作空檔捐血。
 
       「因為我捐血不喜歡等待,通常我都不會挑假日來。只要平常時間許可、捐血間隔到了,我就會趁工作空檔來捐血,大概十幾分鐘就完成了。」曾麗華說:「每年警察節也有辦捐血活動,若是我剛好能捐,我也會趁活動時捐血,就近方便捐就好。」
 
捐血帶來滿足與幸福感 
 
       早期大家普遍有捐血損己的刻板印象,曾麗華亦曾面臨家中長輩對捐血的疑問,而她大方地將捐血的正確觀點與家中長輩分享,認為助己助人無須扭捏擔心。曾麗華告知家人捐血可「促進新陳代謝」等衛教觀念,讓長輩轉而給予鼓勵支持;且婚後老公同樣是捐血者,女兒在成年後,亦有固定捐血習慣,家人間彼此互相提醒、熱愛參與捐血活動。
 
       「女兒從小就看我捐血,她一到捐血年紀,就說要試試看,後來就開始捐500C.C.,只要時間允許,我們會一起來捐,不然就是她放假回家,我載她到新營捐血,當成是母女的小約會。我想她或多或少是被我影響,我以前就常常跟她說捐血的好處。」曾麗華說起女兒,臉上漾出滿意的笑顏,像是傳承了捐血的好習慣。
 
曾麗華全家福。
 
       正如曾麗華提過的,人生每一次捐血,就是一次次的累積,次數多了就是自己一路行來的軌跡;能去總統府,也是對過往捐血付出的肯定。這種肯定除了能證明自己身體健康,更是一種依靠自己能力幫助他人的踏實感,從生理到心理都獲得大大滿足,絕對是金錢難以取代的。
 
人生至此,就是最大的幸福。
 
瀏覽人數:245
最新異動時間:2023/11/09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