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捐血助人無法擋 呂卓泓堅持付出換得支持
採訪撰文、攝影/周永悅
 
       在汐止捐血室被暱稱為「大魔王」的呂卓泓,長得不魁梧,也不兇狠可怕;相反的,他是個客氣健談又風趣的人。
 
       小時候的呂卓泓,體型瘦小,先天就是個藥罐子,一變天就很容易支氣管感染,動不動就得去看醫生。
 
       54年次的他,專五時捐血車進了學校辦捐血活動。當時他完全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不過就是單純覺得捐血後下午就能放榮譽假不用上課,就直率的跑去自告奮勇了。當時他的體重在捐血標準50公斤的邊緣,勉強過關;但捐完血回到班上時,臉色蒼白的他讓同學又驚又笑的說彷彿看到鬼,還揶揄他是不是得再回捐血車上請護理師把血輸回去給他。自此之後,他就沒有再特別去捐血,這麼一隔,竟然就隔十多年了。
 
和捐血的緣分未了,為助人願忍痛扎針也不為苦
 
       大學唸土木系,之後在營造業工作的他,在關渡的總公司上班。民國89年的某一天中午,他正在思索午餐要吃什麼好;當時在承德路七段加油站旁,有一輛捐血車,他想:既然不知道要吃什麼,而捐血車上會提供飲料點心,何不就去捐個血順便吃午餐呢?
 
       沒想到這隔了十幾年後捐的第二次,就再度牽起了他和「捐血」的緣分,並激起了他的熱情,認定自己行善的方向。
 
呂卓泓年輕時捐血後,曾中斷了許多年;沒想到因為一個隨性的想法,重新牽起了他和捐血的緣分。(照片提供/呂卓泓)
 
       因為天生血管較為細小,許多護理師都無法順利的找到他的血管,有時甚至挨了好幾針也無法順利上好針,不但他會痛,護理師也會有挫折感。曾經有一次,他左右兩手一共被扎了6針,最後才找到血管;也曾經發生過已經到最尾聲了,但發現手黑掉了,原來針還是跑掉了,血沒有順利回流進去,只好再重新扎針。因此護理師們都視為呂卓泓上針為一個極大的挑戰,不但稱他的血管是「考試級」的,還替他取了一個綽號「大魔王」。捐血室的護理師甚至為了改善這個情況,排班時特地配合他捐血的時段,由她親自上針,讓他覺得很感動。呂卓泓說,他不怕多扎幾針,也不在乎痛,他的忍受度是很高的,因為這些外在的傷口都是很快就能恢復的,唯獨怕的就是不能捐。為了能讓護理師放心,不要有壓力,他在洗手時一定做到兩隻手都清潔乾淨,並且讓護理師主動選擇適合的手臂扎針,只要能夠找到血管就好。幸好後來護理師也想出一個方法,即使是夏天,也一定給他熱水袋握在手上,幫助擴充血管,就算是燙手的溫度,他都願意忍耐,在這樣互相配合之下,捐血就幾乎可以順利。
 
       自小身體不好的他,知道運動比吃藥好,唸專科時就開始打球和游泳;現在他一年用不到一次健保,幾乎不感冒,就算有點不舒服,也都是喝熱開水達到自癒,不打針吃藥以保有能定時捐血的好體質。年輕的時候他的血小板量非常充足,對自己的身體也很有把握,捐血前不需特別吃什麼補充的料理;但近年來曾出現過血紅素不足的情況,其實也是在提醒他當年紀到了一定的程度,勢必還是需要做一些生活上的調整與食物的補充。例如充足的睡眠,吃一些能補充鐵質的食物,都有助於改善這個問題。現在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有信心,一切都掌控得很好,所以妻子也不再擔心了。
 
妻子由不解轉為支持,愛的力量讓他更堅持下去
 
       提到妻子,呂卓泓說其實當初在關渡又開始捐血時,她其實是有微詞的。除了一般人觀念裡的「共用針頭」、「捐血就是失血」外,她覺得假日陪伴家人是很重要的,但為什麼自己的先生還要每兩週去花那麼多時間捐血而犧牲陪孩子的時間?他知道太太是出自善意的關心,也知道假日捐血的確有時會影響家庭出遊的計畫;但他始終覺得這是他的使命、他一生中熱愛做的事情、也是一件功德;如果他一年能分24次救人,那為什麼只選3次?經過不斷努力的溝通,妻子也親身感受到他的善心與堅持,終於也慢慢軟化、改變態度,進而轉為支持了。現在每當捐血的日期快到了,妻子還會提醒他,而他對於另一半這樣的轉變,也非常的欣慰與感動!因為妻子終於了解為什麼他要這麼做,不但接受了他的堅持,更進而支持、鼓勵他,這是他覺得最最開心的事。 
 
就如同手舉牌上寫的,呂卓泓就是個熱血的人,這份助人的心從他重新開始捐血後就沒有再停止過。
 
       在這二十一年的捐血過程中,呂卓泓認為志工的影響力是頗大的。每次來到汐止捐血室捐血,這裡的志工總會很熱情的和他聊天、分享自己的心得,這樣的互動,不但能讓初次來的捐血者卸下心中的緊張感,和經常來捐血的人更早已成為朋友,彼此鼓勵關心。和其他眾多的捐血人一樣,呂卓泓也期望自己能繼續捐血到不能捐為止。他說,有心要做這個志業,就要好好保持身體的健康,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次能因為捐血進總統府表揚,他很驚訝,也很開心。原來他期盼捐滿1000次的表揚因故取消,就也沒有再想著有什麼特別的機會能為自己留作紀念。沒想到今年能獲得這樣的機會,除了覺得榮幸之外,也在第一時間分享給家人,他們覺得與有榮焉。除了感謝父母給他這樣的身體能夠幫助別人,感謝妻子後來的理解並全力支持,更重要的是他自己這一路上的堅持;先天條件上他或許不是那麼好,但靠著後天的努力,他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什麼樣的苦,他都不覺得苦了。
 
瀏覽人數:1197
最新異動時間:2022/10/07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