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月   校園捐血   熱血青年      環台醫療聯盟   \警消夥伴挺熱血/  
更多期刊
高佩中忍扎針之痛 堅持為兒子累積福報
採訪撰文/蕭紫菡   
 
  「我十八歲時去捐血,是想做一件『大人才能做的事』;而三十九歲開始持續兩周捐一次分離術血小板,是為了我兒子。」
 
  高佩中從十八歲就在桃園火車站前的捐血車獻出第一袋鮮血,今天五十二歲的他,捐血次數已達1005次。三十九歲前,他大約只有70多次的捐血紀錄,而影響他開始持續捐血的動力,是因為兒子出生後,約一歲半時開始發現他不會走路、講話,經診斷為自閉症加輕度智障。這讓他篤信佛教的他,下定決心開始持續捐血,想幫兒子積功德。
 
高佩中捐血1005次,為兒子累積善念福報。(照片提供/高佩中)
 
監獄百態,讓他深刻感受生命責任
 
  「我相信因果論,即便我持續捐血後,兒子並沒有進步得比較快,但我還是持續地為他累積福報。」
 
  高佩中的兒子今年十四歲了,由夫妻兩人辛苦帶大。高佩中說,其實自己從小就很怕針、也怕痛,自己的血管也比較細,不好找,護理師常扎不到,一再拔針、換位再扎的過程,每每讓他痛到想流淚,護理師看他這麼痛就跟他道歉,而他總忍著淚跟他們說沒關係,一路捐到現在十二年,也超過一千次了。
 
  高佩中是公務員,曾在監獄工作過十多年。他說,在這份工作裡,他常在送受刑人去醫院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年紀比他還輕的受刑人,血糖、血壓指數都比他還高,「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健康的人才能捐血,所以能捐血是應該的。」
 
  監獄裡,也讓他看見人生百態,並對生命有更不同的反思。他曾看到一個從小讀名校、也有份好工作的男性受刑人,因求前女友復合不成而殺害對方。平常,他和對方天南地北話家常,有次,他問對方說:「你有夢過她嗎?」對方點點頭,說前女友在夢裡問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他想跟她道歉,卻發現被銬上腳鐐的自己動彈不得。高佩中常看著這位受刑人在獄中發呆,曾經什麼都很風光的他,也許是第一次面臨這麼大的挫折,從他的茫然中,似乎讀到他的後悔,而年紀輕輕的他必須在牢裡待到五十多歲才能假釋。
 
  另一個受刑人,因和朋友的口角,而犯下殺機。在死刑處決前,他看見他口裡不斷念著佛經,面帶微笑,他感慨地說,很多人也許不是真正地壞,但一時衝動,心裡即便有所悔改,但往後的生命仍要為此負責。
 
  因此,篤信因果的他,相信從此刻開始種下善念善果,也是一種對往後生命的負責。
 
施比受有福 主動成為「給予」的一方
 
  而在某一年的捐血績優表揚大會上,有件事也更加深了他的捐血動力。當時,他第一次見到捐血人何清泰,他是一個左手臂完全切除的身障者,捐血次數卻在當時已逾千次,「當時看到他走上台,我就激動得淚流滿面了,一個身障者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讓我非常感動,人常說『施比受有福』,他應該是『受』的那一方,卻能主動創造命運,成為『給予』的那一方。看著,我也覺得自己要更加堅持。」
 
  高佩中的老婆,也是長期捐血者,每年固定捐滿1,000C.C.全血,夫妻兩人一同為兒子累積善念福報,即便高佩中曾有段時間血壓上升到150 mmHg,經過2個月斷食療法後,已回復正常,捐血的行動讓他更加注意保持健康,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多年來,捐血站已成為他的另一個家,他記得,女兒六個月大時,他推著嬰兒車去捐血,分離術一捐就是兩個小時,女兒中途尿布溼了大哭,動彈不得的他請護士幫忙,他印象深刻,那位護士換完後笑著告訴他:「我已經三十年沒幫嬰兒換尿布了。」
 
  捐血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無論是扎針之痛,還是溫馨的人情,都讓他在這條路上持續前行。他相信,無論事物的表象有無改變,只要心念正確,所有的累積,一定會在未知的節點上開花。
 
 
瀏覽人數:1972
最新異動時間:2022/05/06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